1、人教2011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现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体现了诗人激越的爱国情怀。【学生分析】初一学生是1213岁的少年,应该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就解决;但是,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尤其是学生的总体朗读素养还不够,可利用诗歌教学的契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良好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地朗读素养。【教学设想】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
2、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积累相关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2
3、、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品味语言,通过合作交流,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诵读诗歌,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难点:体会和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化的发源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这条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先请同学们看清学习目标。一、积累请同学们积累诗句,字词积累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
4、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积累2:巅(din) 澎湃(png)(pi) 狂澜(ln) 屏障(png)(zhng) 哺育(b) 九曲连环 浊流(zhu) 滋长(z) 一泻万丈(xi) 体魄(p) 浊流(zhu) 过渡语:同学们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可真多!字词掌握得比较好,看来,同学们课前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黄河颂。同学们请看标题,黄河颂,“颂”是什么意思呢?歌颂、赞美。二、欣赏。(出示几幅黄河的有关图片,配上黄河颂歌曲。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黄河的壮美。请同学们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整体感受
5、。示例:我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掀起的万丈狂澜。我感受到了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我体会到了黄河那英雄的气魄和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我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跳出了胸膛,浑身的热血在沸腾。过渡语:同学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真强,同学们想像的非也常丰富!三:诵读。同学们知道吗?黄河有着如此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诗人为她写了无数优秀的诗篇。1938年秋冬,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中华民族的大地。现代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挥笔写下了这首黄河颂!下面就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这篇课文。思考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
6、么?朗读注意体会:(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高声地朗读中重点要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教师师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可配合进行。注重朗读的评价和引导)四:品味。下面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读诗歌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7、把你读懂的和没有读懂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你这个小组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分小组讨论品味诗歌) 教师预设问题: 1、为什么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 这是一个喑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诗中类似于此的比喻还有两个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2、为什么在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我觉得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的目的是引起听众的注意,知道
8、是歌唱黄河的歌。前面的朗诵词交代演唱主题,确定演唱基调,有“引言”的作用。3、诗歌歌最后两句为什么重复?最后两句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这里用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4、三处出现了“啊,黄河,”有什么作用?直接抒发对黄河的赞颂之情,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5、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望”黄河呢?我认为在赞颂黄河之前先“望”黄河,是先描写,再歌颂,作者在歌颂黄河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望”中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颂作了很好地铺垫。6、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
9、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过渡语:我们知道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了诗歌,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结合课文说点什么吧!五:表达。1、请同学们用“作者写黄河,就是写 ”句式说话。(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避免无根据的体会。)2、感受了这篇豪迈磅礴的黄河颂诗,我们也领略和品味了黄河精神,那就是“伟大坚强”,我们是时代的骄子,今天我们也应该用我们自己的誓言来传承黄河精神,同学们思考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发出自己的誓言并大声的说出来! 示例:一往无前。 :豪情万丈。:勇敢无畏。:博大宽广。
10、:保卫祖国。:开拓进取。六:拓展(课外选一个自由探究)1、小组在课堂上生成而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后自主合作探究解决。 2、课外赏读长江之歌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 3、以“ 颂”为题,发一条微博。结束语:(激昂、深情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侮。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挑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为使我们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再次诵读课文,借以表达我们的信心吧!板书设计: 黄 河 颂光未然 孕育黄河 保卫 中华民族 激励黄河精神 伟大坚强誓 言 一往无前 勇不可挡 开拓进取 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