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语言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57228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语言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语言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语言》作业设计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时髦(    )圩堤(   )斟酌(   )     勉强(    )逻辑(   ) 2. 辨字组词。     握(       )撑(       )僵(      )疆(      )     违(       )讳(       )譬(      )髦(      )     揖(       )辑(       ) 3. 解释下列词语。    (1)弄巧成拙:    (2)适得其反:    (3)以讹传讹:    (4)约定俗成:    (5)一劳永逸: 4. 选出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他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于人的甚多。     B.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昂然。     C.他画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莫不惟妙惟肖。     D.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   、   ,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   、    ,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     (2)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    ,反复    ,不要以讹传讹。   (3)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   ,又要考虑   ,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 6.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阅读完课文后体会一下这篇文章有哪些特殊的风格,并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7. 由于课文是一个谈话记录,所以论点不是直接提出,而是渗透在具体的谈话中。阅读课文,你能从谈话中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吗?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8. 读完课文后,你对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有哪些新的认识?写文章要注意用语要规范,不能脱离口语,平时你写作文时注意过这些问题吗?重新读一下你以前写过的作文,你一定会发现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试修改这些习作并尽量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二. 强化阅读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 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9. 选段部分论说的中心是     。 10. 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 选段第1段中三个加点的词语,各是指写文章的什么弊端呢?      “华丽”是指    。      “文雅”是指    。  “美妙”是指    。 12. 你喜欢朱自清的早年作品还是晚年的作品?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三. 链接课外 语言如镜     ①语言是一面镜子,()是人用口吐出来的,还是人用笔写出来的,()能照出他的思想。     ②比较明显的是胡屠户这一类“粗人”,在他口里,中举前的范进是个“尖嘴猴腮”“不三不四”“想吃天鹅肉”的“现世宝”,中举后的范进则是“才学又高”、比城里张府周府里的绅士还“体面”的“贤婿老爷”。这方面较“雅”的例子,则是苏学士从和尚那里享受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级别不断提高的待遇。一个是胸口长毛满脸横肉的屠夫,一个是慈眉善目淡泊名利的出家人,语言却照出了他们的共同点——势利。     ③当然,人只有         之分,正如李子有大小甜涩之分一样,在所难免,只要“言为心声”倒也能让人接受。若用语言装饰门面、掩盖本质,则是可笑可叹可憎了。刘阿斗所谓“此间乐,不思蜀”,虽然“数典忘祖”,倒也憨态可掬,而后来鹦鹉学舌般地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则让司马氏笑掉大牙了。     ④更有甚者,有时“粗”的语言能照出人的真成率直,如鲁达、焦大。“雅”的语言则照出人的虚伪贪婪,如蔡京、贾珍之辈。政治家中,彭德怀的骂娘不也比阴谋家的口号动听多了?     ⑤近来报上“自我解剖”类的文章颇多,其主题多是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虽然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得了若干次全国性的大奖,但仍然“很不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每每读到占有相当篇幅的这一类内容的文字,我便有一种吃鱼吃到一半才发现另一半还没有熟的感觉。这些文字照出来的形象,总令人觉得别扭。     ⑥思前想后,语言真是一面“照妖镜”。不管你是昧着良心说,还是曲着笔调写,你的灵魂总被它照得一清二楚。 13. 在第①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4. 第②段画线的这句俗语,现在常说成       。 15. 第②段中,从胡屠户与和尚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势利,写法上却有所不同。写胡屠户用_______手法,重在表现他    (用一个成语)的势利特点;写和尚则采用对偶,活画出他    (用一个成语)的势利特点。 16. 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两个势利的人物例子。       (l)       (2) 17. 第③段中,联系上下文,填入横线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聪明愚蠢   B. 善恶雅俗 C. 高矮美丑 D. 高尚卑劣 18. 第3段画线句可以引出一个成语   。 “鹦鹉学舌”可以换成一个同义成语   。 19. 鲁达是著名古典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20. 用“嗤之以鼻”造一个句子。  21. 第⑤段中,这里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是:     。 22. 下面是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自我解剖”类的文章,未读完就会发现其语不真诚。     B. 读“自我解剖”类的文章,读完才发现其语不真诚。     C. 读“数十万字的作品”,未读完就会发现其语不真诚。     D. 读“数十万字的作品”,读完才发现其语不真诚。 23. 本文的标题不能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因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10字以内概括)。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一方面(第②段):       ;另一方面(③④⑤段):     。 24.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25. 本文的结构,我们认为是:   《谈语言》 一. 知识积累 1. 略   2. 略    3. 略     4. C      5. 略       6. 略。 7.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8. 略。 二. 强化阅读 9.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10. 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说明的道理更加清楚明白,令人信服。 11. 写文章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不朴实;写文章不能够朴素自然、平易近人。 12. 略 三. 链接课外 13. 无论(不管)总(都) 14.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15. 对比  前猖后恭  趋炎附势。 16. 菲利普夫妇、奥楚蔑洛夫、贾雨村等。 17. B  18. 乐不思蜀  人云亦云。 19. 《水浒传》       20. 略 21. 只是辛勤写作,不追求名利。 22. A  23. 标题是比喻形式,作论点不明确  语言能反映思想  语言可以直接反映思想  用语言装饰门面也不能掩盖思想 24. 举例论证。 25. ①|②③④⑤|⑥|理由:根据开头总提与结尾总括的内容,本文主体部分从“用口说出来的语言”和“用笔写出来的语言”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第②到第④段都是举“用口说”的例子,第⑤段举 “用笔写”的例子。 【励志故事】 你的引信比别人长 陆勇强     一个高中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在学校的篮球队里,他的球艺并不如人,经常被教练批评,有几次教练还想要淘汰他另择人选。可是,主教练认为他有潜力,坚持让他留在队里,并且让他随队观看比赛,任务是为队员们抱衣服。     主教练让他苦学球艺,鼓励他说:“你很有天分,我相信你。”一年后,他当上了学校篮球队主力,才华终于得以展现。 他就是迈克尔·乔丹,美国的一名天才篮球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