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活动名称:故事《三个咕噜噜》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情节的有趣。
2、大胆猜想,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要听长辈的话,尝试控制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竹筐;会玩炒豆豆的游戏;对狐狸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电脑课件;表演故事的场景道具;小狐狸、小鱼、小鸟、小兔胸卡。
活动重点:能大胆的猜想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能按照长辈的要求做,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
良好习惯养成关注点:
1、能积极动脑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专心的观看表演,按照故事情节进行思考。
3、别人讲话时能安静的倾听。
活动过程:
一、通过演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请幼儿进行猜想,鼓励幼儿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主要问题设计:
1、猜猜竹筐里面是什么在叫?
2、竹筐里是两个咕噜噜了,这里面还会有谁呢?
3、小狐狸要不要打开盖子?为什么?
4、你们猜竹筐里还会再发出声音吗?还会有几个咕噜噜?
预想策略:当幼儿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及时给予以鼓励, 当幼儿在表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运用启发式提问或追问的方式加以引导。
二、通过观看故事表演,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扮演小狐狸,在表演中与幼儿充分互动,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对有趣的
情节的感受,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
完整观看表演后,提出问题:咕噜噜们是怎样骗过小狐狸逃走的?
预想策略: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对于理解和表达有困难的孩子,以老师及同伴间语言的提示或再次运用课件引导孩子观察,引导幼儿进行回忆,梳理故事内容、情节,鼓励幼儿比较清楚的地表达
三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使幼儿懂得要听长辈的话的道理。
提出问题:1、小狐狸怎样做就不上当了?
2、在家里爸爸妈妈交代的事情要怎样?
预想策略: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表达、表述。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尝试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将图书《三个咕噜噜》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