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例一:等待也是一种艺术“小学语文三顾茅庐等待生成精彩”的教学案例南京市宝善街小学 胡燕主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的学习能力,探索性学习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如何“给学生时间”,怎样才能“让课堂精彩”,我开始投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背景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和我的学生们进入了新的一轮学习中来。可我总觉得课堂缺少一点什么。是什么呢?孩子
2、们上课的时候总是很急切的回答问题,可说起话来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少了点什么呢?对!好象少了点沉稳。有一次,我跟我们班的英语老师闲聊,她说了学生的一个现象:“老师一问就举手,学生一张嘴就错。”这使我想起几年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我曾对学生说:“我提问以后,大家都要举手,看谁举得快,看谁发言最积极。”课上,学生配合得很好,小手如林,气氛热烈。我见到举手的就喊,一环扣一环,看似热闹,却总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回答的要点也总是不尽如人意。课后,冷静下来,我想到:学生根本没有听清楚我的问题,这个班级的学生太浮躁了。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责任在谁呢?全都怪学生浮躁吗? 细节显然不能全怪学生,我开始反思
3、老师的教学行为,问题又出在哪里?我想,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在提出问题以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发表看法,而是要学会等待,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样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后果:一是学生养成了“浮躁”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会深入思考,不能沉下心来思考的孩子,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二是忽略了反应慢的学生,沉默的他们只是坐在课堂上“陪衬”。因为反应慢的同学在未思考之际,就已经听见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失去了一次次发言的机会,长期下去,这类学生思维的惰性会越来越强。 经过这样的思考,再走进课堂,我的心里有了底。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这不,今天,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来品读课文三
4、顾茅庐,今天我决定放慢脚步,和孩子们好好品读课文三顾茅庐中的“诚心诚意”。我问了一个问题:诚心诚意是什么意思?文中从哪里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你能看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在第一课时,我已经带着学生理解了诚心诚意的意思,我让学生换一个词,学生说“真心真意”、“真心诚意”、“实心实意”,我都予以肯定。) 今天是第二节课,片断如下: 等待一: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师:同学们读课文说说从文中哪个句子、哪个词哪儿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为什么? 生读书讨论。 (我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放宽到8分钟左右,让学生认真读书,仔细体会,可以用笔在书上找出相关句子。)讨论交流:生:我从第一节,“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
5、没见着”看出来。因为一般的人去了一次见不着就算了,更何况刘备是个有地位的人呢? 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三顾茅庐,再次见不到诸葛亮,刘备会不会再去拜访? 生:会! 生:我从刘备生气地批评张飞,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师:好,请你读读张飞的话。 生:(读)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你是个很斯文的张飞。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知道张飞是个怎样的人? 生:张飞很粗鲁、豪爽。 (学生练读张飞的话,指名读书。) 等待二:给足孩子思考的时间师:你还从哪儿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提醒学生不要急着回答,可以根据刚才集体讨论的方法和同座位互相交流讨论。)再次
6、交流:生:我从这儿“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如果骑马,老远就听见急促的马蹄声,肯定惊扰了诸葛亮。 师:说得很好,说明你认真思考了。 生:我从“轻轻敲门、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看出来。 生:我从“过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看出来,刘备很耐心,很真诚。 (师板书关键词语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 ) 师:从刘备的诚心诚意,你能看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生:刘备很尊重人才。 生:刘备求贤心切。 生:刘备求贤若渴。 (师板书:尊重人才 求贤若渴) 师总结板书。 结果这节课,学生读得实在,谈得轻松,我也倍感快乐。是啊,如果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能够这样钻研教
7、材,抓住一个或两个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其实每堂课都有很多点要抓,关键是抓什么,用哪一条线把所有要点巧妙地串起来,这是我们要继续思考的问题。这样做的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鼓励学生表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阅读的独特感受。要想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有所思考,让回答更有价值,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因此,教师在提问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要等待,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的回答才更有价值。因此,我在提问后看到学生很快地举起小手,我就会提醒学生,你真的会回答了吗?把答案先轻轻地跟自己说一遍,或让学生多想想再举手这样,就不会碰到学生叫起来答非所问了,学生的回答也就能够收
8、到预期的效果。 评析一、给学生思考时间,体会快乐,生成课堂精彩其实,教师只要给予学生充分享受思考过程的时间,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虽然思索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花很多的时间,或许还会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显然,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二、师生分享思考,交流情感,实现共同发展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驾驭教材,教师随着学生“走”,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去等待孩子思维的成长,这样的课堂才能有许多新的生成,才能有许多预设不到的环节,这些新的生成和预想不到的环节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此文获2008年度南京市教科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