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教育故事案例我的教育故事星期一早晨,我一走进教室,小组长就向我报告:小婷没有交小作文。我不由皱起眉头,上个星期五我再三强调要按时完成作业,怎么?小组长在旁边好心地说:“她说星期五没有拿到小作文本。”呵,说谎,星期五我特意让课代表在发本子前数一数,47本本子一本也不少的。 我朝小婷望去,她的头低低的,不敢与我对视。“肯定没做”旁边有同学嚷起来。“就是,她总是拖拉数学作业的,上星期的数学作业本也是说没拿到,结果是没有做。”此时她的头更低了。 “小婷”我放柔声音,“如果你不会做,老师来教你。”“我做好了,可是本子找不到了。”“真的?”“真的,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我妈妈。”“是的,她早上把书包翻出来
2、找的,确实没有。”后座的杨晴帮着她说。 看来问不出什么结果。“那你先把这篇小作文在自己本子上写一遍,今天交给我。回家再去找找小作文本,实在找不到的话要重新买本作业本来补,明白吗?”我说。“知道了。”放学前,没有收到小婷补交的作业,我很失望。她是外地学生,还有一个弟弟。她在班中非常内向,总觉得父母偏心弟弟,对她不关心。小小年纪居然得了胃病,我劝她妈妈带她去看医生,劝了几遍才带她到一个小医疗站配点药。她妈妈一直说她脾气古怪,不讨人喜欢。她数学成绩很差,常拖拉数学作业。语文作业完成情况较好,有过晚交,但没有拖过夜的。 第二天早读课上,我问小婷:“昨天,我等你来交小作文,结果你没有交来,为什么?”等了
3、一会儿,她才说:“本子找不到了,我我重新拿了本本子补还没有补好。”是呀,已经是第8篇小作文了,重头补需要时间的。我决定给她一段时间。 下午体育课上,有同学来报告:小婷胃疼了,没去上体育课,现在在教室里,脸色苍白。我大吃一惊,赶紧到教室,经过询问,才明白:原来上星期五进行了数学单元练习,早上数学课上发下练习卷,她得了“不及格”,被数学老师批评了。而她竟然早饭、中饭都不吃我听了抽了一口凉气,原来她有了自残的想法。 我马上到办公室里拿了一杯热水和饼干,柔声对她说:“来,不吃饭怎么成?先吃点饼干。”她不动。“怎么,要韩老师喂?”她才不好意思地拿起一片饼干吃起来。“你慢慢吃,我去请数学老师帮你辅导。”
4、找到了数学老师,数学老师说:“我没有怎么批评她呀,只是点了她的名字。”“我想,她也恨自己不争气她非常内向的。”“哦,我马上去看看,帮她补课。”放学后,小婷来还杯子,我叫住了她,问:“梅老师来帮你补课了吗?”她点了点头。“错的题目都改正了?”她又点了点头,“现在已经放学了,别急着走,坐下来,我们谈谈吧。”我讲了一个贫苦山区渴望读书的孩子的故事,然后问:“同故事中的主人公比,你觉得自己学习条件怎样?”“我比她好多了。”“是啊,你不是本教区的学生,你父母把你送到这儿来要多化很多钱,可是,他们还是给了你学习的机会,这很不容易的。你也许会认为父母偏向弟弟,可你弟弟才几岁?你为什么不这样想:你比弟弟多享受
5、了许多年的父母之爱呢?”她专注地听着,可就是不说话。 “你也许觉得自己很苯,父母不关心你,老师、同学也不喜欢你”她快速地看了我一眼。(看来我的猜测正确。)“可是,你从来没有向别人表达过自己的想法,你的心事要靠别人来猜,换个角度想想,你愿意一直去猜别人的心事?”她摇了摇头。“就是呀,嘴巴除了吃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大家都是关心你的。你看,数学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帮你补课,你胃疼了,同学马上向老师汇报你不吃饭,只会伤了自己的身体,让老师担心、父母伤心,这样你就快乐了吗?”“不是。”她轻轻地说。“老师愿意理解你,回去再好好想想,以后有什么话可以和我谈谈。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其实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样复杂。” 第二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有本小作文本。一看,是小婷原来的那本,不过,应该交的第8篇小作文,她已经写上了。我马上走进教室,用力擦去黑板上她的名字(小组长每天都把不做作业的同学名字写在黑板上),并大声宣布:“小婷作业补好了,现在我们班已经没有拖拉作业的人啦。“耶”其他同学一阵欢呼,而她的脸有点红。 回到办公室,我望着那本“生还”的小作文本陷入沉思:她的小作文写得还不错,看来不是由于不会做,她不交作业可能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希望我关心她,希望能从我这儿得到一些“心理安慰”吧。她这种性格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还需要继续关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