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教学案例桂花酒肥西县高店乡中心学校 马军嗅着桂花酒迷人的芳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段甜蜜的往事。去年中秋节之后,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我刚好上到五年级上册第七课,琦君的桂花雨。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我还是仔细地给同学们分析课文的含义。当读到“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我跟同学们分享:“笨笨的”是说桂花树的样子憨态可掬,体现作者对桂花树的喜爱之情。讲解到第三自然段,同学们齐读:“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
2、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文中的母亲收获桂花前,就打算好让街坊邻居分享这芬芳的桂花。这时我想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同学们学会拿出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分享。于是,我就说:“同学们,您们家有桂花树吗?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你家的桂花吗?”孩子们这个时候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家有金桂!”“老师,我家有银桂!”“老师,我愿意跟您分享我家的桂花” 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我双手往下一按,示意大家安静,有点小激动地说:“老师知道,同学们愿意跟老师分享你家的桂花。可是,桂花长在树上,也能让四邻分享桂花的香味呀!”我接着说,“我们要学会分享,一个快乐,让
3、全班同学分享,就能得到五十四份快乐;一个悲伤,让我们全班共同承担,你就只剩五十四分之一的悲伤!”孩子们会意地点点头。这样,我的德育目的就算圆满达到。我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可是,下午一进办公室,我的小心灵被狠狠地震撼了:我的办公桌上,小纸包堆得像小山一样。一包包金桂、银桂,散发着迷人的香气,醉了我,也醉了办公室的老师们。还有急性子的孩子,干脆折了带有好多桂花的小枝,送在桌子的旁边。我也像孩子们一样,办公室里的老师们这个分几支、那个分几支,共同分享着孩子们醉人的心意。我正沉醉其间,一个小女孩走到我身边,似乎用了十二分的勇气,递给我一个小小的纸包,弱弱地说:“老师,刚才看您没来,我没敢进办公室。这是我摘的桂花,不知道您喜不喜欢?”我激动地接过孩子递上来的纸包,连忙说:“喜欢喜欢!”孩子高兴地跳起来,一转身,飞也似的跑开了。我小心地打开纸包,心再一次醉了:小纸包里的桂花,已经被揉熟了!可见她在送我之前,把玩着纸包,进行了怎样激烈的思想斗争 我把孩子们与我分享的桂花带回家,挑去小枝,放进酒里,泡了两瓶桂花酒。假日里,拿出来欣赏:桂花还保持着盛开时的样子;倒一杯,醇香扑鼻;品一口,又绵又柔,酒香,桂花更香!于是,在心里面默默地赞叹:这桂花的香气,实在是太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