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创新给一线教师带来的几点思考(郭品丽).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33130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创新给一线教师带来的几点思考(郭品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创新给一线教师带来的几点思考(郭品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创新给一线教师带来的几点思考 十堰市房县军店小学 郭品丽 Tel 13339867478 QQ 1164260246 内容摘要: 传统教学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局限于对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创新教育视域下的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这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在教育教学中,自己非常想进行创新实践,却苦于无从下手;有时自己千方百计、挖空心思设计出了一些自认为得意的创新行动方案,实践效果却大大失望……。对于上述困惑,笔者亦有同感。后来,在实践中,笔者有意识放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去设计和创作,每每收到令人惊奇的好效果。学生学会了学习,笔者也在学生身上获得了新的灵感。由此,笔者体会到,教育创新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关键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创新观念,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创新的原动力。 一、具有创新意识是教师实现教育创新的前提。 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多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去开创教育的未来,培养创新人才。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现代科学表明,创造性人皆有之,只不过是有人得以发挥,有的人仍处于开发的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的学习。然而,多年来我们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主要是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否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所以,教育要创新,教师首先要改变那种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改变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理念。 教学要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儿就是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1、改变教学模式。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之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如我在英语教学中,每节课前都会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情景对话或自由表演”,学生们每4人一小组,轮流上台展示,一学期下来,基本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现的机会,这一活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也成为了我英语课堂的“保留节目”。 2、开展合作互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各单元的“Let’s talk”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总是采用四人小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Pair Work”、“Group Work”、 “Role-play”等活动中轻松获得新知。 二、具有创新精神是教师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大胆提问,大胆怀疑,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前奏。要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没有教师大胆质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很难迸发,即使有了创新思维火花,也很难发育、成长。其次,教师要善于启疑,教师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去质疑,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更要敢于质疑。如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等。只有这样,一株株蕴含新精神的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教育才能造就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具有创新能力是教师实现教育创新的保障。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实施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因素会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师要学会学习,不断追求新知识。 教师的教育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凭一腔热情可做到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观察和发现新问题,越能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教育创新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注意不断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育创新服务。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以满足教育创新的要求。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案,从整体思路上提高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创新,它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安排教育教学内容、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环节。在这一系列环节中,教师事先要有个整体规划,对每一个环节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独具匠心,充满着创新的火花。 教师在确定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在灵活运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尝试新的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更需要进行创新,要把教材内容创新性地进行“拆分”,然后再根据需要重新“组合”,使“上课”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享受”。如在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 Two《Last weekend》Part A “Let’s learn”这课时的教学中,按课本编排是先学习四个重点词组,然后开展拓展活动“Do a survey and report”,针对本课时的四个词组“cleaned my room,washed my clothes,stayed at home, watched TV”对学生来说较容易掌握,但句型稍难的情况下,我大胆调整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先给每个学习小组发放调查表,开展小组活动,然后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方式,逐步引出新授单词,整节课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 (三)、教师要加强教育科研,用教研带动教育创新。 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又超越和升华于教育实践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首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反思和探究,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待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及时研究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再次,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把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用实践的结果再去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研究。通过“课堂”这所“实验室”,能及时把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付诸实践,并能及时反馈信息,检验研究成果;最后,及时总结研究中的得失,归纳出符合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推广运用。这种教育科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创新的过程,是一种用教育科研带动教育创新的过程。 总之,只有当教师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才能真正掌握课程改革的理念,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07-29. 2、 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王宪平,唐玉光.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师资培训研究,2005(3):38-43. 4、 王慧来,郝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1):12-15. 5、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