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教《清平乐村居》.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29287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教《清平乐村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教《清平乐村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足教材,追寻有效语文教学“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追寻语文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至少包含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用好”、“用足”教材,即教者在深入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紧贴着教材文本的地面,充分利用教材,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第二个层次是“创造性”“艺术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组、调整、补充、删改,在前期走进教材、深入教材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超越教材。一、怀着敬畏走进文本:追寻“深刻”的语文我已经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不管拿到哪个文本,都不会急于进入所谓的“教学设计”,而是自己先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因为,只有教者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出自己

2、”。当翻开清平乐村民时,我首先做的是反反复复地品读,虔诚地走进文本。解读中,我注意到了那个贯穿全词的“喜”字,然而要能正真正体会到老两口为什么这么高兴,怕不太容易:住的“茅檐低小”,喝的或许是自酿的“浊酒”,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正该忧愁才对,老两口为何而“喜”?这是典型的中国淳朴的农人,恬恬淡泊,深谙“知足常乐”。你看,有儿有女,有吃有喝,还有地可耕种,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夫复何求?更重要的是,以中国传统观念,老两口已经“接到子力”,而且两个成年的儿子是那么孝敬,那么勤劳,信奉着“多子多福”的老人能不高兴?再将此情此景放到地域时空之中。南北宋之交,社会动荡,国家“积贫积弱”,战事连年,能安于

3、一隅,颐养天年,足够了!对比之下,我进而深深地感受到了词人的心情。他多么渴望过上眼前的生活,他多么希望普天下的国人都能过上这安定的日子。可是,连年征战,纵使自己一腔热血,报国之路却崎岖不平,祖国统一遥遥无期。作为一个心忧天下的斗士,自己又怎能置身事外,就此退隐山林?眼前的景象,只能是一个梦吧,把它永远地藏在心间多年来,我一直信奉着肖川先生的话: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深刻与真诚。我以为,这里的“深刻”即是地对教材的解读而言的。不是专家呼吁“语文教师要马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吗?把“深刻”作为完美的教学的第一要素,真是真知灼见。试想教者只是肤浅地去“理解”课文,丝毫不考虑作者创作时的“

4、原始经验”,怎么期望学生对文字有深刻而独特的体验?又怎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的深处?二、带着思辨取舍主题:追寻“审美”的语文一篇文本,作者所表达的可能是多远的,教者可以发挥的训练点可能也很多。在深入解读文本之后,以自己的眼光取舍教学主题,有机地整合教学资源,对教者显得尤为重要。这便是语文难教的又一原因吧。我以为,对于教学文本,决不能平均用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想象中丰富,在取舍中整合,在比较中思辨。上课了,我以昂扬的语调开始了课文大江保卫战的教学:“同学们,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回到1998年,那一个惊心动魄的夏天”我轻轻一点鼠标,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声“惊雷”,接着又是接连的几声雷鸣,然后瓢

5、泼似的大大雨的声音便在教室里呼成一片。我慢慢地旋低了音量,开始了第一段课文内容的复述:随着激昂而急迫的语调,大屏幕上显示出一幅1998年夏季的降雨形势图。随着复述的推进,图上相应显示出荆江、武汉、九江的位置。于是在我精心设计的第一板块“怦然心动”中,学生不由自主地沉进了课文。审美,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因此我认为:审美更应是把握语文的方式。无论是教材的重组,资源的整合,还是文本间的横向对比,我都习惯于把审美作为价值的取向,让教学的内容趋于审美,让教学的形式趋于审美,让教学的过程趋于审美。 三、带着激情建构意义:追寻“诗性”的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熏染”的过程,短期的语文学习不会对学生语文素

6、养睥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那么我们每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有理由显得那样笼统?一两节课的教学时间就有理由不被重视吗?有许多语文课都没有,民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的印记,学生学得也是那样的索然无味。我以为,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在努力地改变着。请看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的最后一个片段:师:(意味深长地)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仅仅就是来“游玩”吗?(板书补全课题:游)孔子赞美的仅仅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生:(恍然大悟地)不,赞美的是水的精神!师:是啊!更准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这些被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师: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孔子是单单说给

7、学生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那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当时,孔子47岁。一个47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多么了不起啊!也正是孔子这伟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多媒体在孔子像旁出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生齐读。)师: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千百年来,论语一直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学习,其实就是学生的人生。为了还给学生一个“诗意”的人生,我总是饱含激情地走进每一节课,努力超越单一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教有新的感觉;为了让每一节课对学生都有意义,我努力地沟通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让已经成为历史的课堂,在课继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为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我引导学生在课堂的起承转合中经历自己悲欢离合的“情感之旅”于是,该讲时,不再缄默;该问时,不再迟疑;该演时,不再踌躇于是,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悲伤课已终,而意无穷。难道这样的“讲”,对学生来说没有意义吗?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