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平乐 村居高资中心小学 胡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写下来。体会课文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体会词的特点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词。通过预习发现词与古诗有什么不同?2、小结:词又叫长短句,宋词和唐诗、元曲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乐演唱,有点象我们现在的歌词,它分上阙、下阙两部分,。“清平乐”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它
2、的韵律和节奏也不一样。 “村居”是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内容主要写什么? 3、 齐读课题(注意中间停顿)二、初读,感知词的韵律1、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提示“剥”的读音,(还有一个音读什么?什么情况下读bao?)2、指名读词读诗词都要注意读出节奏,这样才有独特的韵律美(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三、再读,理解词的大意1、 通过预习,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学生自由说,引导讨论(1)无赖: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品行不端,是贬义词)小儿是这样的人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意思
3、?(顽皮、调皮)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2)翁媪: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翁,老爷爷;媪:老妇人。“翁媪”的意思是一对老夫妻(3)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4)吴音:吴地的方言。辛弃疾所描写的村居地点是江西上饶地区,这个地区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这个地方的方言就是吴音。(5)莲蓬:莲花的果实,剥开外皮就可以吃。看图2、还有哪些字、词、句不明白的吗?相机讨论四、回读,想象词的意境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有了怎样的几幅画面?读读词,再看看插图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可以加动作、
4、表情的描写)也可试着把提示语放在后面、中间。出示:老奶奶乐呵呵地说:“ ” “ ” 老爷爷附和道。老奶奶接着说:“ ”老爷爷说:“ ”那户人家的大儿子在田里锄豆。能说再具体些吗?观察图画二儿子在全神贯注地编织鸡笼。能再往下说说吗?最有意思的是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卧剥”是怎样剥?(躺、睡、趴)一个“卧”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2、练习朗读。这么温馨、宁静、祥和的画面啊!你能把它读好吗?配乐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练习背诵五、总结,升华词的情感1、这首词语言清新秀丽、朴素易懂,上阙写景,下阙写人叙事,只是短短几句就把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辛弃
5、疾借这首词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2、如果让你用这首词中的一个字来表达你此时的内心感受,你想用哪个字?(醉)是谁醉了?为什么而醉?还有谁也醉了?板书(醉)来,让我们带着这一份“醉”,再把这首词美美地读上一遍,让我们的听课老师也陶醉一番。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感受到的是田园生活的恬静、悠闲,我们来看辛弃疾的另一首词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师范读,再领读,有什么不同?这首词中也有一个“醉”,又是为什么而醉呢?课后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辛弃疾的诗大多就是像这样金戈铁马、慷慨激昂,抒发自己征战沙场的豪情壮志,他还曾做过镇江知府,在北固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后可以去多搜集一些他的作品。4、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课后多读一些宋词,在宋词中尽情遨游,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六、布置作业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把它具体写下来。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