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化学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面授教 师刘晗单 位湖北省大悟县芳畈镇中心初级中学课题名称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情分析我校是大部分排位生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但本届初三学生的行为规范比较好,大部分有学习动力,如果在教学中注重方法和思维的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本节课计划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错误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和归纳,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根据试题情景,正确判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并主动从化学方程式中寻找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2、。初步学会用规范的格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不涉及过量计算),并进行有关数学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感受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化学变化中存在“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而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了“质”和“量”的变化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寻找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质量比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是由于“质”的变化引起的,而“质”的变化又始终是在“量”的守恒中进行的。体会“变”与“不变”的矛盾和统一,增进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进一步丰富物质的变化观。 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初步
3、树立珍惜资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2、难点:帮助学生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0、90年代的汽车保有量很低,汽车成为奢侈品, 2000年后,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现已跃升为世界汽车产生大国,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带来能源消费和环境问题,那么,汽车发展的出路在哪呢?新能源汽车,其中一种就是以氢气燃料的汽车氢汽车1请写出“氢汽车”中,氢气作为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说出该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质”方面
4、的涵义(宏观): (微观): “量”方面的涵义(宏观): (微观):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利用量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1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Km。现有18Kg水,这些水分解产生的氢气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多少公里?【点拨、提问】*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8kgH2O能产生多少H2?*2是通过哪个变化产生的?怎样找到2和2之间的量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可以从方程式中找中找关系)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写出方程式所提供的意义。关注黑板上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涵义,思考H2O如何转变为H2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巩固化
5、学方程式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用具体的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为什么从化学方程式中能够找到两者量的关系?(引导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边板书,边设问】通电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2H2O = 2H2 + O2 218 22 32 2、18H2O完全电解,可以得到多少H2?又可以得到多少O2?18 ? ?3、若要通过电解水来制取16O2,需要消耗多少H2O,同时可生成多少H2?? ? 164、若要通过电解水来制取10H2,需要消耗多少H2O,同时生成多少O2?? 10g ?【小结】通过以上环节我们知道:1、计算的依
6、据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2、只要知道一个已知量,就可根据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来求出未知量。这一比例关系,就是我们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提问】那么,作为一道化学计算,要有一定的解题步骤(格式),刚才的问题,如何完整地表达解题过程呢?【指导】阅读教材中的例1和例2,把自己刚才的解题思路、过程与例1对比。要求把完整的解题过程仿照例1的格式写出来。【教师板书】完整的解题格式。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讲出化学计算题中的设答的量纲与物理、化学学科的区别。【练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现实验室要制取48克氧气,为了节约用品,请问最少需要过氧化氢多少克?
7、【PPT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练习。展示一些学生错误的示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总结】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板书】1、“设”-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3、“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数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反馈练习】1、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2、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要制得3.2g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课堂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
8、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用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这将在第八单元学习。回忆,并回答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思考、并根据提示计算回答【阅读与书写】学生写出例题的解题过程【汇报】展示学生的完整的书写格式,并进行评价、指正。【观看】学生练习观看讨论、回答自己归纳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书写正
9、确、配好平;2、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3、列比例式和求解要正确。每一个问题的讲解都强调已知量是什么,待求的量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明确知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就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进行的。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自学的方式规范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格式。巩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思路和表达格式通过组织学生指错、纠错、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板书设计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方面的涵义(宏
10、观): ;(微观): “量”方面的涵义(宏观): ;(微观):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数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作业或预习【练习】(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P=31 K=39 Cl=35.5)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现实验室要制取48克氧气,为了节约用品,请问最少需要过氧化氢多少克?2、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3、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
11、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要制得3.2g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 教学反思1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思考教学中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复习和利用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组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第一个目标,而且,在后续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质”和“量”的关系有很深刻的印象,很熟练就能从化学方程式中找到计算的关系量。说明这种突出学科本质,教授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我们每位老师在以后的其它内容教学中也应该有这种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对比方式,自主构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知识结构,能很好地体现自主学习的观点,大部分学生在
12、本节课学习中能通过这种方法掌握解题的步骤与格式,达成教学目标。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中没有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有很好达成。2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的反思(1)本节课开始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景,可引发学习兴趣,同时,在例题和练习中对题目的有针对性选择(教学说明已介绍),既降低了新内容的难度,避开了学生最薄弱的计算能力的环节,又突出了学科的本质内容,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应灵活地对教材内容整合、重组,这样能有效唤起学生学习热情。(2)本节课虽然是技能课,但在教授“化学方程式计
13、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教学过程中不是把方法直接讲给学生听,而是采用问题组的形式帮助学生去逐步构建知识,这等同于“概念课中要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观点一样重要,通过本节课的实践也证实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此,以后我们在不同类型课的教学中,也应该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课堂生成性研究。(3)根据技能课的课型特征,应该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节课虽然有做到这点,但由于引入和新课教授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时间(听课的同行也普遍反应这点),对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从学生的后续学习中发现,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须再增加一个课时去巩固练习。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在教学中利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指导,突出学科本质和学科学习方法的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学生参与课堂不够、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如何创设更有效的情境,提高效率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练习时间等等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