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人诗风.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1603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人诗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人诗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 1、反映了汉末的动乱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2、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1、学习汉乐府 2、形式质朴本色,诗如其人 (二)曹丕诗歌的思想内容 1、恋情诗 2、求仙诗 (三)曹丕诗歌的艺术特色 1、形式多样 2、文人气、脂粉味较浓 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吐露自己的志趣与抱负 (二)反映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愤激苦闷之情 (三)妇女题材 (四)游仙诗 、曹植诗歌的艺术性 1、情采来源于骚体 2、象征手法的运用 3、汉赋的继承与创新 4、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王粲诗的艺术特色 1、苍凉悲慨,志深笔长 2、情至语质,文当而整 3、莽苍雄阔,笔势浩荡 蔡琰的诗歌的艺术性 1、抓重点场景集中描绘 2、心理活动的刻画 3、环境与细节描写 4、语言通俗生动精练,有个性化 阮籍的诗歌创作 (三)诗赋的思想内容 1、表达诗人的内心苦闷 2、表达对政治恐怖的不满 3、守正不阿品格的再现 4、理想化的人格追求 (四)诗赋的艺术特色 1、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2、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 3、隐晦含蓄的风格 左思 (二)左思的诗歌内容 1、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 2、抨击门阀制度的罪恶 3、表现寒士的反抗 (三)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 1、继承与创新 2、质朴自然,不加雕饰 3、左思风力 4、典以怨 郭璞的游仙诗 一、游仙诗的渊源 二、乖远玄宗与坎懔咏怀 三、文采富艳,寄托高远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一、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二、仕与隐的选择 三、贫与富的交战 四、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五、魏晋风流的代表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性 一、充满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社会的憎恶 二、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 三、田园生活的贫困与农村生活的凋弊 四、与农民交往而结成的深厚情谊 五、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第三节  陶诗的艺术特色 一、平淡自然 二、淳厚有味 三、意境高远拔俗 四、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 五、情景事理浑融 六、语言质朴、凝炼、警策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一、《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二、《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 三、《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一、陶渊明的被发现 二、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三、不为五斗米折腰 四、酒与菊的象征 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战争 (二)反映人民疾苦 (三)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 (四)反映爱情生活 (五)反映北方风光 三、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 (二)直率朴素,刚健豪放 谢灵运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 (二)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一)从写意到摹象 (二)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与谢灵运的比较 (一)归隐的动机、方式不同 (二)感情的真与伪不同 (三)重会意与尚形似的不同 (四)写作的动机不同,娱人和自娱 (五)有人之境与无人之境的不同 (六)尚情与尚理的不同 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 (二)门阀统治下的不公平 (三)对妇女的同情 三、鲍照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现实主义精神 (二)七言诗的贡献 (三)五言小诗的成就 (四)写景状物,造语新奇俊健、刚健流转 庾信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宫体诗     (二)咏怀诗 三、庾信文章的艺术特色 (一)融南北诗风,有气势美和词藻美 (二)属对精工,声律和谐    (三)善于用典 (四)赋的诗化与诗的赋化 四、阮籍《咏怀》与庾信《拟咏怀》的比较 (一)生活的环境大致相同,同为动荡不安 (二)写作手法不同:一为比兴象征;一为写实用典 (三)继承与创新的不同 一、《水经注》 1、不以南北为鸿沟    2、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3、尽自然之趣     4、骈文化的写景散文 二、《洛阳伽蓝记》 1、现实的批判性    2、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 3、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   4、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 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 1、鞭挞统治者的凶残 2、反映人民在战乱中的遭遇 3、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 4、不怕鬼神,敢斗妖邪 5、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 (三)志怪小说的艺术特色 1、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2、细节描写  3、现实性与虚幻性相结合 三、志人小说 (一)志人小说的思想内容 1、暴露魏晋统治者的凶狠残忍和家门贵族的骄奢侈淫。 2、记载了所谓名士的言行 (二)志人小说的艺术特色 1、夸张化、漫画化的技巧运用 2、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一、填空 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          》。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       的《          》。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        ,[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           ”。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           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          》,后期的代表诗作是《             》。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他的代表诗作是《           》。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         ,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          》。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       和       。 8、阮籍,字       。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         。他的代表作是《       》。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 “二陆”即      和      ,“两潘”即       和      ,“一左”即       。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              》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        的《         》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        。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       。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        。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           》。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           》。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       。他的代表作是《         》。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         和         ,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       和        。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        ——       ——        ”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             》。2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        。 26、诸葛亮的散文名作是《              》。27、王羲之的散文名作是《              》。 28、《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29、曹植的《    洛神赋       》在构思与手法上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30、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二、选择 1、 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 A、[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B、[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C、[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D、[西晋]陆机的《文赋》 2、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 A、[南朝梁]萧统的《文选》   B、[魏]曹丕的《典论•论文》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3、曹操诗歌创作的风格是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  C、文采气骨兼备 D、以上都对 4、中国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A、曹植        B、曹丕      C、曹操         D、阮籍   5、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A、五言诗      B、七言诗    C、四言诗       D、杂言诗 6、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较高的是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7、开创中国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新路的诗人是A、左思   B、陆机   C、潘岳 D、刘琨 8、现存南北朝民歌的大部分保存在 A、[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B、[南朝梁]沈约的《宋书乐志》     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 9、中国诗歌史上,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诗人是 A、谢灵运      B、曹操      C、陶渊明   D、谢朓 10、在世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A、鲍照        B、谢灵运   C、颜延之       D、\ 11、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是A、鲍照   B、谢灵运    C、谢朓   D、庾信 12、南朝创作新体诗最有成就的诗人是A、谢朓       B、沈约      C、王融   D、何逊 13、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理论的是A、萧纲   B、萧子良    C、萧衍   D、萧统 14、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是A、庾信        B、王褒   C、张皋         D、徐陵 15、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A、陶渊明   B、支遁      C、慧远         D、谢灵运 16、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A、田园诗      B、咏怀诗    C、咏史诗   D、行役诗 17、鲁迅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改革文章的祖师”是指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孔融 18、《与吴质书》的作者是A、曹丕   B、曹操       C、曹植          D、孔融 19、曹植写《洛神赋》的意旨是A、抒写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B、描绘洛神的追求与幻灭的过程     C、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         D、讽喻君王不可贪恋美色 20、王粲《登楼赋 A、描绘了登楼所见到的美景     B、抒发了去国思乡之情   C、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恨       D、以上都对 21、南北朝骈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庾信        B、鲍照        C、孔稚珪        D、江淹 22、鲍照有感于广陵历遭兵火而作的骈赋是A、《芜城赋》   B、《哀江南赋》 C、《恨赋》       D、《别赋》 2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 A、发明神道之不诬                     B、意在自神其教   C、人鬼乃皆实有                  D、以上都对 2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一部是 A、干宝的《搜神记》         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 D、颜之推的《冤魂志》 25、《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出自 A、干宝的《搜神记》      B、张华的《博物志》   C、王嘉的《拾遗记》    D、颜之推的《冤魂志》 26、较真实地反映了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的一部志人小说是 A、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C、东晋裴启的《语林》             D、南朝宋沈约的《俗说》 三、解释 1、建安风骨                     2、邺下文人集团3、建安七子                     4、竹林七贤  5、左思风力                   6、游仙诗 7、玄言诗   8、山水诗9、永明体   10、竟陵八友11、徐庾体     12、北地(北朝)三才13、田园诗   14、骈文 15骈赋   16、志怪小说17、志人(轶事)小说 四、简述1、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进入了自觉的时代。文学的自觉有哪三个重要的标志?2、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特征。 3、简述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4、简述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文学。5、“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是什么? 6、简述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与艺术。7、曹丕与曹操在诗歌创作上有何异同?8、曹植前后期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有何不同? 9、曹植文学创作的总体特征是什么?10、简述蔡琰五言体《悲愤诗》的内容与艺术。11、正始诗歌与建安诗歌相比有何变化? 12、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征是什么?13、简述西晋诗坛创作的情况。14、左思的《咏史》8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征。 15、谈谈你对游仙诗的认识。16、玄言诗是怎样生成的?17、谈谈你对玄言诗的认识。18、谈谈南朝民歌生成的原因。 19、简述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20、谈谈《西洲曲》艺术。21、简述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22、谈谈《木兰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23、陶渊明与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有何异同?24、山水诗是怎样生成的? 25、七言诗是怎样生成的?26、鲍照《拟行路难》18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7、谢朓诗歌创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28、宫体诗是怎样生成的?29、谈谈你对宫体诗的认识。30、简述北魏文学创作的情况。 31、庾信前后期的创作有何变异?32、简述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与文学的交融过程。33、试述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34、试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艺术。35、谈谈你对骈体文学的认识。36、谈谈中国小说的起源。 37、中国古代小说为什么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兴盛?3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反映了哪些思想内容? 39、《世说新语》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0、谈谈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曹操     短歌行 2、曹丕     燕歌行3、曹植  建安之英4、曹操死  白马篇   赠白马王彪5、王粲   七哀诗    6、蔡琰  悲愤诗7、阮籍  嵇康    8、嗣宗  阮部兵  咏怀诗9、陆机  陆云 潘岳  潘尼  左思    10、古诗十九首     11、潘岳  悼亡诗12、郭璞  抒怀   13、孙绰  许询14、情歌   15、木兰词16、敕勒歌7、谢灵运  登池上楼18、谢灵运  颜延年   谢灵运   谢眺19、记游  写景  说理20、拟行路难    21、羁留北方22、拟咏怀    23、陶渊明24、骈赋  25、山涛26、出师表    27、兰亭集序28、颜之推  29、洛神赋30、哀江南赋 二、选择题1~5、AAADA6~10、AAAAB11~15、AAAAA16~20、AAAAD    21~26、AADAAA 1、现存诗文总集以梁_______编的《文选》为最早,其标榜的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_______。”     2、钟嵘在《诗品》中形容_______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3、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所撰《_______》,志人小说的代表系_______所撰《世说新语》。     4、汉人把合过乐的歌辞称为_______,六朝人则称之为_______。     5、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_______。     6、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建安作家是_______。     7、谢灵运自称为“有神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8、南北朝乐府民歌中被后代评论家称为双璧的作品是《_孔雀东南飞______》和《__木兰诗_____》。     9、我国现存的文人诗中最早的完整而纯粹的七言诗是_______写的《_______》。     10、“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出自左思的《_______》。 二、选择题〔在所选择的答案序号前打“√”。每题1分,共8分〕     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     〔1〕谢灵运;〔2〕谢脁;〔3〕沈约;〔4〕阴铿;〔5〕鲍照。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     〔1〕多用谐音双关;〔2〕语言自然质朴;〔3〕多用五言四句形式;〔4〕感情强烈,直抒胸臆。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     〔1〕《典论》;〔2〕《文章流别论》;〔3〕《文心雕龙》;〔4〕《诗品》。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     〔1〕贾谧;〔2〕石崇;〔3〕陆机;〔4〕潘岳。     5、三国后期的士人群体主要有     〔1〕建安七子;〔2〕正始名士;〔3〕竹林七贤;〔4〕竟陵八友。     6、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观点的是     〔1〕葛洪;〔2〕曹丕;〔3〕陆机;〔4〕挚虞。     7、下面哪些属于“四声八病”     〔1〕猪肚;〔2〕正纽;〔3〕蜂腰;〔4〕凤尾。     8、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1〕阮籍;〔2〕陈琳;〔3〕阮瑀;〔4〕曹植。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你认为不正确的理由〔每题4分,共8分〕     1.与南方迥然不同的北方风物使庾信的诗风发生了巨大变化。     2.由于永明体作家提倡四声八病,因而他们的诗歌创作无犯其病者。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宫体诗     2、骈文     3、左思风力 五、默写〔每题5分,共10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2、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六、分析题〔8分〕     分析曹操《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七、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鲁迅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何道理?     2、曹植的诗歌创作前后期有何变化?     3、简述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八、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齐梁诗的功过。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三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萧统,义归乎翰藻;2、玄言;3、搜神记,刘义庆;4、歌诗,乐府;5、谢灵运;6、曹操;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8、西洲曲,木兰诗;9、曹丕,燕歌行;10、招隐士。 二、选择题〔在所选择的答案序号前打“√”。每题1分,共8分〕     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2〕〔3〕。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3〕。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3〕〔4〕。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2〕〔4〕。     5、三国后期的士人群体主要有〔2〕〔3〕。     6、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观点的是〔2〕。     7、属于“四声八病”的有〔2〕〔3〕。     8、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是〔2〕〔3〕。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你认为不正确的理由〔每题4分,共8分〕     1、这种说法不尽妥当。(2分)北方风物固然对他后期的创作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亲身经历的战乱和国破家亡才是他诗风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2分)     2、错。(2分)永明体作家虽然在理论上四声八病,但是他们在创作实践上并未能真正彻底地避免犯“八病”,如沈约等均是如此。(2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朝梁陈宫廷流行的一种诗体(1分)。由梁简文帝萧纲首先提倡,代表作家有庾信父子、徐陵父子等(1分)。内容多写女性生活,伤于淫靡(1分)。     2、文体的一种,脱胎于汉,形成于魏晋,兴盛于南北朝,弥漫于唐,余波直到近代。(1分)其文全篇对偶,讲究平仄用韵,讲究用事用典和藻饰,后字数渐趋于四六。它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但过于注重形式美,内容较为空洞,也不便作家掌握运用。(2分) 3、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1分)。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2分)。 五、默写〔每题5分,共10分〕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明:四句1分,错四句扣1分。) 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1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分)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分) 六、分析题〔8分〕 此诗表现了作者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和迫切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后者是主流。艺术特点:跌宕悠扬,吞吐隐约。融叙事、写景、论理、抒情于一炉。善用比兴和化用语典。(说明:要点答到给4分,分析给4分) 七、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答:理由有:此诗借对荆柯抗秦精神的歌颂,充分表现了他普济众生、干预现实,不畏残暴的战斗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2分)风格慷慨悲壮,富于情感和力量,一洗平淡自然的态。(2分)     2、答:曹植的诗歌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分前后期。(1分)前期主要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为国立功、积极进取的思想,鄙视礼法之士和惟利是图的小人;(2分)后期主要抒发自己被迫害的无限压抑之情。(1分)     3、(1)南朝民歌题材较狭窄,内容多是情歌;北朝民歌题材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有牧歌、战歌、情歌,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2分)。(2)南朝民歌体制小巧,以五言四句为主;北朝民歌诗体多样,除五言外,尚有四言、七言、杂言等(1分)。(3)南朝民歌清新自然,含蓄委婉,清丽柔弱;北朝民歌质朴刚健,通俗流畅粗犷慷慨(1分)。 八、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齐梁诗包括永明体和宫体诗。永明体注重声调韵律,避忌“八病”,讲究对偶、用典,这是文学自觉的表现,对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理论和主张禁忌太多,助长了形式主义诗风的恶性发展,有伤诗歌的真美。继之而起的宫体诗,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注意声韵对偶,描写 的多是女性、宫廷生活,这对古体向近体的过渡、对培养文学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题材狭窄,方向不正,形式主义严重。 说明:要点答到给8分,分析论述给7分。扣分酌情。     2、曹操:(1)以相王之尊,重视爱好文学,延揽文士,为建安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1分)。(2)开学习乐府风气,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富于创新精神(2分)。(3)多以四言诗写汉末动乱,抒发理想和壮志,使四言诗重放光辉,开创“建安风骨”新诗风(2分)。(4)开创“清峻”、“通脱”的散文新风气(2分)。     曹丕:(1)是建安文学的组织者与倡导者(1分)。(2)《典论•论文》开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自觉的先声(2分)。(3)对古代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分)。 曹植:(1)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推动了建安风骨的形成(1分)。(2)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人(1分)。(3)注意诗的词彩美和气韵神美(1分)。(4)建安文学的积极推动者(1分)。 杜甫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识记) 杜甫在《进雕赋表》称自己早年的创作风格为“沉郁顿挫”,主要表示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 “沉郁”,指思想内容,主要反映杜甫诗歌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 ① 鲜明的时代特色。 ② 博大深沉的理想。 ③ 忧患的色彩。 “顿挫”,指艺术手法,突出了杜甫诗歌的潜气内转和波澜老成。 ① 中年以后,由于生活的折磨,诗人变得沉郁了,晚年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其郁结于心头的悲伤往往回环往复,使情感的流程变得浑厚起来,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 ② 顿挫的色彩还与诗歌的音韵有关。 ③ 堪称这种风格的杰出代表作品是《秋兴八首》。 3.杜诗的时代特征,杜诗的老成。(简单运用) 1)时代特征:忧愤深广。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特定历史时期的苦难社会现实和忧愤的社会情绪。 反映了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尤其是后期诗歌,这种时代悲剧气氛更增加浓厚。 2)风格:波澜老成。 因苦难生活的折磨,杜甫郁积于心头的悲慨回环往复,晚年的作品充满感伤情绪,深沉浑厚,颇具骨力,风格苍老。 杜诗起伏顿挫,汪洋恣肆,具有波澜老成的特征。 1。杜诗沉郁风格的形成,是安史之乱前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入蜀后的十余年漂泊,是杜诗沉郁风格发展的顶峰。作品展现了杜甫诗歌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鲜明的时代特色、博大深沉的理想、忧患的色彩。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2)《秋兴八首》是杜诗“顿挫”风格的代表作品。这一组诗共八首,是公元766年杜甫流寓夔州时的思念长安之作,或即景含情,或直抒悲愤,或借古喻今,或欲说还休,但八首只如一首,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第一首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便已概括了。至第四首易“故园”为“故国”,意味犹为深远,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忆长安、感盛衰和伤沦落,反反复复,欲吞还吐,沉郁回环,悲慨深沉,极顿挫之致。突出了杜甫诗歌的潜气内转和波澜老成。 ① 杜甫晚年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其郁结于心头的悲伤往往回环往复,使情感的流程变得浑厚起来,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 ② 顿挫的色彩还与诗歌的音韵有关。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编者将这一个时期的文学划分为三个历程: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 (1)建安、正始文学。建安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始。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的周围集中了王桀、刘桢等一批文学家。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特征。正始文学处于魏晋易代之际,政局恐怖。在哲学史上,正始是正始玄学的开创期,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他们的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 (2)两晋文学。两晋太康时期文坛出现繁荣局面。“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太康时期的代表诗人。太康诗风以繁缛为主,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风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左思的《咏史》诗,抗议门阀制度,抒发寒士不平,与建安诗歌一脉相承。 西晋末年,在士族清淡玄理的风气下,产生了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更助长了玄言诗的发展,使它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3)南北朝文学。宋初经历了由玄言诗到山水诗转变过程,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出山水诗的诗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技巧。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其“新变”可概括为以下三点: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2)文体的发展。五言古诗达到鼎盛;骈文的兴盛,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形式美的文体;抒情小赋发展成为骈赋;七言古诗的确立;南北朝乐府民歌对文人的刺激和影响;小说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总起来说,没有这一时期的新变和酝酿,就没有唐诗的高潮,也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第一章 建安风骨 *@'}$X \tI0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J1n:Da-nJ\S!|0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成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l+A&GC f^0 WHk4t+Nx,DSR`0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华夏大地教育网1}p S e-r)j`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gjv2y7|+\0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GSr*HyF0华夏大地教育网} e$KfP4Z.IK] 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Oa [O y(g0一.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如《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夫君的无限情意。华夏大地教育网w/si7S;bF2\RS 二.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借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华夏大地教育网x6I7r9I.m/og7b o#M 三.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华夏大地教育网f9x e7z.to:Ky'p)w%Y u F7Jt5g6Ac%u0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B!av iY5Ht`0一.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在于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丽,局面阔大,抒情深切不但指情语凄婉动人,而且指诗中景物描写都笼罩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取景开阔宏大,具有豪放之美。华夏大地教育网fHH*q;Igk 华夏大地教育网gw e`-k 试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s"S eYMG,H0思想内容:华夏大地教育网v\l-Tb-ek,vd| 曹操的诗歌创作分前后两个时期: WN y Lrs0一. 前期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通过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形象,颂扬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 i3o AHF0二.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倍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是《赠白马王彪》,全诗充满了悲苦之辞、愤慨之音。华夏大地教育网NewsR,^ 艺术成就 Z/Lotn%o0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华夏大地教育网2f rn4D4]$P3z6Q[ 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K3tIu R/E#n.N+oB:d0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华夏大地教育网zRe2QVW1ew2N9E@ 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b'K-Vk!FW0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Q(B(qyP6w'`0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华夏大地教育网 K"{ O a)[ X6K2|?,w R6^e^[2z3t$Kr0试论五言《悲愤诗》内容及艺术特点 3D ^D*NC;\Y0一.深刻真实地反映了汉末苦难动乱的年代,艺术再现了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全诗长540字。第一段写董卓之乱,诗人及难民被掳后的非人遭遇。第二段主要写在匈奴时想念父母,被赎归时又不忍割舍孩子的肝肠寸断的巨大痛苦。华夏大地教育网1q4w)}m4Gh 二.蔡琰的五言《悲愤诗》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成功。首先,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其次,能够注意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另外,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有史诗般的效果。华夏大地教育网(O9m+rm)c5\bT 华夏大地教育网 V2mF4VY n"[4e3CSe.q-D 第二章 正始之音 ,H _j"l _-u0ey/s0试论正始思潮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9a|*Q6g/Q0这个时期的玄学思潮对正始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重大。 5sZ$OOM0一.正始诗人,往往都是崇尚老庄的士人,他们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开始了一个思想史上的新时代。建安诗人在悲歌慷慨的抒情中得到感情满足,而正始士人则在玄思妙想中领悟人生。玄学的基础是老庄思想,因而正始诗人在追求自然,心与道冥的同时,把老庄的人生理想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诗中来。有的在诗中创作了一个庄子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诗人可以徜徉乎其中。 1z5oYi*N X,F0二.人与自然的亲和感,表现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华夏大地教育网x5F]o"w 三.玄风对正始诗人的另一影响,就是文学创作的哲理化倾向。建安诗人已发现了文学对人生做哲理的思索和哲学的观照,从诗歌的抒情向诗歌的哲理发展,在诗歌中注重表现哲理。 PG~,j3q*u2eB0华夏大地教育网7^1[ M2t.z0aC6P\ 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T IC4d c0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每首又各具特点。 Lv6m7c\.Bj'q0一.《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在圣人有情无情的玄学命题争论中,显然阮籍是持圣人有请之论,从痛哭兵家少女,常作青白眼可看出,所以他认为明君圣人对面人世短促也无可如何。华夏大地教育网cb.Zsm"k1xw5V|} 二.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响逸而调远”。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3A.}3x&e'GR/s0三.《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华夏大地教育网 zfb0P:]ApD/a -jX{:q*W"Q0试论嵇康诗的特色华夏大地教育网3V~\scB 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华夏大地教育网 T,q c)m|(rx |Z 一.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