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4.6 编号:03 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班级 姓名 组长评价 自我评价 三、中国古代的思想文明历程【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单元线索】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具体体现为:形成(春秋战国)独尊(西汉)新发展(宋明理学)批判继
2、承(明清之际)。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知识网络】考点 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发展演变一、百家争鸣【阶段特征】春秋战国(BC770BC221) 总特征: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大动荡(诸侯争霸)、大发展(科技思想、民族大融合)(一)、背景经济: 政治: 思想: 阶级: (二)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例题1: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百家争
3、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 B C D(二)、主要流派和代表: 。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主要流派和代表:时期阶级派别代表人物主张评价春秋道家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儒家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儒家调整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法家体现了新型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墨家 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探究:“百家争鸣” 争论实质是治国理念之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分别提出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当时社会环境,
4、你认为哪家的主张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例题2: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巨片墨攻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墨子反对一切战争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A B C D例题3:右图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
5、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A B C D 二、儒学的发展演变阶段一:先秦儒学(形成)(1)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异同点?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材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据
6、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4、.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5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A兵广粮足 B民以食
7、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6下面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民,反对苛政维护周礼,贵贱有序有教无类A B C 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11年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9月27日晚上,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本届孔子文化节的主题为“儒济天下,和宁四方”。材料三中国人往往好走极端。批孔时将其视为万恶之源,亿万人民听从中央号召同仇敌忾,掘其庙,焚其像,把孔子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誓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尊孔时,将其视为千古一圣看看:
8、从身着古装,手握木牍,令人哭笑不得的祭孔,到于丹教授把论语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灵鸡汤”签名发售;从各地大修孔庙、制作人造古籍以发展旅游经济醉翁之意不在酒,到奥运会开幕式老谋子导演“弘扬中华文化”的恢弘场面,总难免给人某些怪诞生疑的感觉应学俊也谈谈“我心目中的孔子”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我们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代表哪些思想主张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3)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其主流思想长盛至今,试分析其原因。我们应如何看待当今的“孔子热”?阶段二:西汉(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阶段特征】秦汉(B
9、C221AD220年)总特征: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政治:政治稳定,国家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得到建立和巩固经济: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农工商)思想:思想走向大一统(秦朝“焚书坑儒”;汉朝:汉初“无为而治”到汉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的背景二、董仲舒的主张请回答:1、根据课文归纳董仲舒的主要观点。2、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汉武帝时期,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0、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迷信思想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 D2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与他3(2010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春秋大一统者,天地
11、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材料3:“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2、,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请回答:(1)材料1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2)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3)最早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阶段三:宋明理学(新发展)【阶段特征】宋元时期(9601368年)总体特征:政治: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措施);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
13、的矛盾很尖锐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南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思想达到到高度繁荣,形成新儒学即程朱理学,科技外于世界领先地位,教育事业发达,文学发达(一)、理学出现的背景材料一:(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材料二: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材料三: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论佛骨表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怎样的思想现象?2
14、材料三客观上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韩愈提出怎样的主张?(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含义影响代表及其主张程朱理学 北宋: 南宋: 陆王心学南宋:明:探究:材料一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 材料二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材料三 儒家强调入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平天下。文天祥践行儒家的道德风范,临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15、。材料四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中国文化概论我们对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知识巩固】1说到徽州,我们马上就想起了徽商徽州又以牌坊闻名。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据记载,仅仅一个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唐代2人、宋代5人、元代21人、明代710人、清代7098人。1905年,古徽州最后一座牌坊
16、“贞孝节烈坊”在徽州知府主持下建成。镌有“徽州府属贞孝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口”等大字。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地位逐步得到提高B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严重C徽州商品经济发达,大兴土木工程D中国古代对妇女极其尊重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3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
17、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高考体验】1 、(2012海南高考)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2010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
18、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3、(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4、(2009山东)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19、万世开太平A BC D5、(2011上海单科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6、(2010上海高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阶段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批判继承)【阶段特征】明朝建立至鸦片战争爆发前(1368年1840年)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对外走向闭关锁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0、经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 思想: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文学艺术;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停滞,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明显落后于西方;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一、明末李贽离经叛道(背景、主张、意义)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材料二 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 李贽藏书卷三十七词学儒臣司马相如请回答
21、:1、根据材料和所学,归纳李贽的基本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明末清初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作品思想主张影响(1)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专制,倡民主。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2)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并未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起到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的原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不利于学术自由发展。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未能彻底突破传统思想的局限。【知识巩固】1、张岱家、方克立主编
22、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 B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C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3、“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说明
23、李贽()A赞扬商鞅、吴起的改革精神B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C尖锐批判封建道学家的虚伪性D否定孔子和儒学的权威性4、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
24、家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6、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工商皆本”C要求实现耕者有其田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制度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天理流行,处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不遂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
25、识?(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3)材料三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高考体验】1、(2011北京文综)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
26、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3、(2011天津文综T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6、
2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和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叛逆8、有学着评论战国时期的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28、.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9、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句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10、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11、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1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