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因素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笔者试图从分析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从三个大的方面描述了错误家庭教育对他们心灵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针对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这样可以让家长、学生及有关社会成员系统地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家庭在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不容乐观,同时由于社会转型,一些政策及价值观念也对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家庭环境下,小
2、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 性格问题 在小学阶段,性格问题主要表现在如胆小、害羞、暴躁、身体或语言攻击等许多方面。同学习困难一样,性格问题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和教育因素的影响。由于胆小、害羞等性格,孩子经常难于完成家长让自己去做的事,如表演、和别人比赛、主动和别人玩等事情,随之家长的“你怕什么呀?你看某某多好!”等负面评价,不但不能激励孩子以后做好类似的事情,反而使他们更加恐惧做这样的事,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障碍。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
3、“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他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的自卑,衍生了他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自己的长辈不好意思。 (二) 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是小学阶段家长比较头痛的事情。学生学习困难表现在学习成绩不合格、保持注意困难、记忆力不好、写字和阅读困难等等。这些表现有可能是遗传的或先天的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后天的教育或养育的原因造成的,对前一种原因造成的学习困难,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能给予的帮助是有限的,但是对后一种原因造成的学习困难,专家已经可以给他们进行比较明显有效的机能调整和行为训练。后一种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
4、学阶段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指责,被说成是太笨、只知道玩、不长记性,有个别学校因为升学率等方面的考虑,甚至要求家长给学生开智力落后的证明。各种各样的批评,导致孩子厌学而产生了学习困难。而前一种孩子很想努力学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重以及能力所限,使他们达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标准。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态度的不一致,表现在父母以及父母和老人对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由于夫妻双方的素质教养与生活经历不同,而有时又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理解,导致在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大目标上的看法不相同,因此在施教时对于“爱”的理解会各不相同,投入爱的方式也就不同特别是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5、,再婚家庭的增多,一些继父母与亲生父母在对孩子的情感上难免会有所差异。还有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老人和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要求认识情感上也常常是不一致的。所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在这种矛盾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孩子接受着两种不同的教育信息,自己的行动常常同时得到肯定与否定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为了适应矛盾的环境,孩子就需要不断的将自己的认知行动进行心理调整,最终的结果是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的人格,缺乏责任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这些的原因,我想就是家长的给孩子订的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二)片面的家庭教育内容 我国的教育方针中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这五育也应该是家
6、庭教育的基本原则。而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片面的追求学习成绩和分数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家长的眼睛就只盯着“智育”,把学习好当做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并且很多家长还为孩子设计了从小学到大学都要上重点的生活理想和轨道,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而不考虑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的品质、学习能力、身体条件等等,只是一厢情愿的将孩子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由于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与动机仅仅就是为了升学,再加上缺乏全面的教育,导致孩子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对家庭、团体、社会的责任感。而死啃书本,缺乏各方面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交际能力、 适应能力的低下,很难经受
7、不良环境的考验。 (三)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好吃懒做,只知索取而不愿付出辛劳,自私自利等等。那么,家庭气氛的种种弱点就会感染孩子,并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折射出来。一个家庭的文化氛围如何,是其家风的具体表现,而家庭气氛往往通过家庭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出来,不良的家庭关系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不和、经常打架、争吵,易使孩子处于焦虑不安,形成孤僻、冷漠甚至凶狠等不良性格特征。而一些家庭的婚变使得父母变得沉闷、暴躁、喜怒无常,从而导致对孩子缺乏耐心,关怀和理解,容易使孩子脱离健康
8、的家庭教育,受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误入歧途。三、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 (一)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子女能够敞开心扉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
9、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三)家长、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家长要主动经常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页或学校寄发的有关通知,及时了解孩子学校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教育孩子,力量只能合,而决不能分。那么“合”在什么地方呢?一是要求家长经过认真思考,开个统一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家庭会议。坐下来坦诚地
10、交流彼此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最后求同存异。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这样的家庭会还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二是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同步。教师唱红脸,家长唱白脸,一个巴掌永远拍不响,我们作为教师要与家长形成合力。对于孩子无论是在家庭或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优点,要共同给予肯定、表扬。比如孩子会干一件新的家务活了,孩子会关心父母了,孩子今天在班级中做了一件好事或是孩子一次精彩的问题解答,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及时鼓励。总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认识上要明确,在目标上要一致,在方法上要科学、恰当。什么样的脚穿什么样的鞋,让每一位孩子脚踩舒适、轻巧的鞋子,茁壮成长。(四)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在耳濡目染养
11、成良好习惯,造就健康心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家长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总是力求自己独立思考,在解决不了的时候,能虚心求教,这样的学习态度在无形之中就会灌输给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家长在平时也要十分注意自身的文化修养,能做到科学的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到“今日事今日做”,这样家长才具有说服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家长自己养成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孩子自然也会成为一个勤勤恳恳的人。参考文献1 唐峥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与干预的研究现状J华夏医学,2008,(17) 2 谢学斌.家庭教育误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9(01) 3 许福年.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N.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月 4 贾海军.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J.北京教育,2009,(07) 5 赵希斌.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J.中小学管理,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