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苑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三二练模拟 文综历史部分 试卷(一)【附答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12062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苑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三二练模拟 文综历史部分 试卷(一)【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苑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三二练模拟 文综历史部分 试卷(一)【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苑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三二练模拟试卷(一) 文综历史部分 24.《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写到:皇帝祭天是每年的大典礼,东汉以后规定祭天大典在国都南郊举行,都城布局逐渐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隋唐以后的中央官署逐步集中在宫城附近。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布局由东向西适应了分封制的需要 B.出于都城整齐美观的需要 C.为更好地适应皇权统治的需要 D.根源于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 25.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26.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27.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要求主权在民,建立法制国家,人民拥有政权,政府只拥有治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据此判断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典型的民权主义措施的是 A.改组国民党 B.建立广东国民政府 C.建立黄埔军校 D.组织北伐战争 28.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29. 某一时期的中国,“从乡村到城市,从欢天喜地分得土地的贫农到沦为白丁的地主,从一度对新政权充满希冀的民族资本家到刚过上安稳日子的贩夫走卒,一夜之间全被绑在了集体的车轮上,滚滚向前。”材料描述的现象使中国 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保障 C.分散经营取代了集体经营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30.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 A.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B.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C.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D.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31.“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是去了海尚霸主地位 32.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 A.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 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33.1964年5月23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不再是一道铁幕。而是有许多道铁幕。每道铁幕的强度和厚度不同,因而能穿过它的光线和能在它后面增长的希望也不同。……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把我们同东欧分割开来的这一鸿沟的桥梁。”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世界 A.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国际关系走向缓和 D.和平与动荡并存 34.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D.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分歧严重 3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逻辑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中国进入农业文明时期 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沉重打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C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人类发展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 40. (25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监察。历朝对于严格监察官员的选任主要奉行三条原则:其一,注重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其二,注重在具有实际政治经验和有良好治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御史台至东汉时已开始独立行使职权,魏晋以后成为皇帝亲自掌握的机构,台官的地位也相对独立,往往不受台主牵制,而直接向皇帝上章弹奏。唐玄宗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庭弹奏。宋朝规定御史每月必须奏事一次,称为“月课”,如果上任百日还无所纠弹,就要被罢黜,或调任外官,或受罚俸减薪之处分。同时加大对失职者责任的追究,监察官员倘有滥用权力,除受到同行纠弹之外,也常要负实际责任;如有案件长期积压、定罪量刑错误、钱粮埋没等项依律处理。清代“科道合并”,“台谏”进一步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与谏官的两种职能也无形中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康熙初年,干脆废除巡按御史制度,“事权尽归地方的总督或巡抚”。雍正时,又将“六科给事中”改隶都察院。自此,历史上封建监察制度的影响也不复存在。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古时举行考试和监察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绩,像满清的御史,唐朝的谏议大夫,都是很好的监察制度。举行这种制度的大权就是监察权。监察权就是弹劾权。”“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这样就证明了,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中国,只有用根绝官吏贪污的办法才行。”因此,中国的前途“只有革命”。 孙中山指出:“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孙中山认为:“将国外的规制和本国原有的规制,融合起来,较为完善。”“欧美对于民权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彻底。因为不彻底,所以人民和政府日日相冲突。因为民权是新力量,政府是旧机器,我们现在要解决民权问题,便要另造一架新机器,造成这种新机器的原理,是要分开权和能。人民是要有权的,机器是要有能的。”“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建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并评论孙中山有关权力监督的主张。(13分) 41、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2012年岳麓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日本军部决定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为了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周围地区激战三个月。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但是,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关于正面战场溃败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国民政府腐败造成的。)徐州等地失守。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 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了几次大的会战,其中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但由于敌强我弱,太原、上海、南京、徐州、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失守。 比较两种版本,指出对抗日战争初期表述的不同之处。你如何看待两种不同的表述?(12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战时期,党实行了“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改革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 建剥削土地制度。主要做法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年至l952年间,新中国发生第一次土地改革。其政策出发点为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至l956年间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1979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 ——甄爱军《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土改》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述土地改革中使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改革及其变化方向。指出其余改革的侧重点。(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次改革的共同点。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狄德罗说:“自然法和国家法乃是臣民服从政府或者必须服从政府的条件。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只是凭着臣民的选择和同意,才有支配他们的权柄和权威,君主决不能运用这种权威来破坏那个使他获得权威的法规或契约,只要一破坏这种契约,他就会对自己不利,因为他的权威只有凭着树立权威的那种资格才能继续存在。”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二 伏尔泰说:“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仁慈的国王是上天能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狄德罗说:“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总是坏的。它的优点是最危险、最有害的诱惑”;“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因为巧妙的统治会使人民完全忘记自己的特权、陷于彻底被奴役的境地。” ——摘自《世界通史》第二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狄德罗的基本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狄德罗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轴心国军火生产1940—1943年 单位: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德国 6.0 6.0 13.8 日本 (1.0) 2.0 4.5 意大利 0.75 1.0 — 轴心国总计 6.75 9.0 18.3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量变化的特点及产量增长的原因。(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是“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这种评判的态度,在实际上表现时,有两种趋势。一方面是讨论社会上,政治上,宗教上,文学上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介绍西洋的新思想,学术,新文学,新信仰。前者是“研究问题”,后者是“输入学理”,这两项是新思潮的手段。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有三种态度。第一,反对盲从;第二,反对调和;第三,主张整理国故。盲从是评判的反面,我们既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自然要反对盲从。……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进化的。......再造文明的下手功夫,是这个那个问题的研究。再造文明的进化,是这个那个文明的解决。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1919年) (1)根据材料,从精神、方法、目的三个方面概括胡适有关新思潮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简要评述胡适对于东西方文明的态度。(7分) 历史答案 24-----35 C B D B B D C A B C D B 40. 【答案】 (1)监察活动有法可依,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监察权力独立行使,监察官员的权力受到制约,严格考核监察官的政绩,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每点2分,共12分。) (2)主张:中国古代曾有很好的监察制度;应通过“革命”的办法根绝政府腐败现象;将国家权力分为“政权”和“治权”;建立有“能”新政府以解决民权问题;建成五权分立的政府。(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总分8分) 孙中山的主张,将中国传统的监察制度和西方的三权分立结合起来,渗透了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以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作用;在当时特殊国情下,难以实施。(每点2分,三点5分) 41.【答案】不同之处:①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表述不同:2003年版本表述失败原因为:片面抗战路线和国民政 府的腐败。2012年版本表述为敌强我弱。(3分) ②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表述不同:2003年版本表述不明确。2012年版本表述正面战场发挥重要作用。(3分) ③两个战场的各自地位与关系表述不同:2003年版本没表述。2012年版本表述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各自发挥主导作用。(3分) 看待:前者比较片面,后者比较客观公正。(3分) 45. 【答案】(1)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改革及其变化方向: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变封建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土地改革是变农民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4分)其余改革的侧重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着眼于团结农民和地主阶级共同抗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2)共同点:服务于当时主要任务的需要;满足了农民自身的需要;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了共产党的威信和力量。(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启示:关注民众需要,致力改善民生,引领时代发展,是推动国家独立富强的根本保证。(3分,言之有理即可) 46. 【答案】(1)基本思想:自然法(自然权利或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3分)原因: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发展。(6分)(2)不同之处:伏尔泰赞成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认为在一个良好开明君主的治理下,能够实现所向往的自由、权利与幸福;狄德罗反对任何形式的“开明君主制”,认为善良、公正、开明的专制君主对人们来说更危险,因为它使人民养成爱戴和尊敬君主的习惯,最终陷于彻底被奴役的境地。(6分) 47. 【答案】(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2分)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2分)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分) (2)变化特点:轴心国军费总量得到增长;德国投入的军费总量在轴心国中的比重最大(4分) 原因: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北非战役的失利刺激了军费增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的激烈较量(5分) 48. 【答案】(1)精神:评判的态度(理性精神,2分)方法:研究具体问题;输入西方文化;对文明采取渐进改造的方法。(4分,回答其中2点可得4分)目的:再造文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或文化救国,2分) (2)胡适对中国传统文明并没有采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主张采取科学的、评判的态度,从理清传统文明的线索入手开展具体问题的研究;胡适主张输入西方的文明,用西方现代文明来评判中国传统文明,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强调了西方文明的参照价值;胡适希望通过中西文明的研究与融合,从而再造中华文明,以求彻底解决“救国”问题,历史证明,这种文化救国方案是缺乏现实可行性的,这反映了胡适思想的局限性。(7分,回答其中1点可得3分)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