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大家看到背投上有一副画和两行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七夕夜里长生殿中,哪两个人还在窃窃私语说着悄悄话啊? 唐玄宗和杨贵妃 他们又在说些什么呢?(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不管天上还是地下,我们都要永远在一起 只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即使天长地久,也总有尽头,这种遗憾是永远也没有尽期的。 这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对李杨二人的爱情予以肯定与颂扬,对其爱情悲剧寄予同情与感伤。那,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的爱情是这样的坚贞无比吗?李商隐对此又是如何看待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商隐咏史诗中的名篇马嵬(其二)。 我们先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一)理解本诗的
2、深刻寓意并背诵这首诗;(二)以马嵬其二为例,学习鉴赏咏史诗。诗歌先要读,那这首诗应该怎样读呢?七言律诗的节奏划分大体上还是二二三节拍,只是我们要结合诗歌本身再进行具体细化。(同时PPT投放)我们先请位同学来范读吧: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点评: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有几点要强调:gng还是gng呢?读gng是“更正、更改”的意思;读(gng),是“再、又、还有”的意思,那么这里应该读第四声gng。“更”应该要慢一点读,前面是两个字占一个节拍,“
3、更”是一个字占一个节拍;这首七言律诗,每一联都是押韵的,既然是韵脚,我们读的时候就要延长音节,并稍有回环:“他生未卜此生休”) 那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坐直腰杆,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马嵬其二预备齐) 很好,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我们还得对诗歌本身进行详细地分析:点生回答什么是“海外更九州” 唐玄宗在杨贵妃去世后,异常伤心与思念,派方士到处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碧落:指天宫;黄泉:指阴间;上天下地,可就是到处都找不到。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哦!原来贵妃生活在海外仙山上,她还拿出了曾经的信物(“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我只能借此表达我的深情
4、,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个留念吧! 并且,杨贵妃还要方士带话给唐玄宗:(“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坚信只要你我心意不变,我们就还能再续前缘。好深情呀! 这就是诗中的“海外更九州” 那,对于这种说法,李商隐相信吗? 不相信 都这么肯定呀,(点生回答)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徒闻 徒闻是什么意思? 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对于唐玄宗的这种荒唐之举,李商隐还赶紧补了一刀:他生未卜此生休。 这是什么意思?(点生回答 ) 呵,下辈子怎么样,这种虚妄之事,那谁知道。但明摆着的,这辈子你们是彻底没戏了的!人都已经死了,你还在这里装神弄鬼、装模作样,想骗谁呀!唐玄宗本是想借此来欺骗、安慰自己,可我们李商
5、隐一出场就操着个大棍,毫不客气地往唐玄宗脑袋上就是一棍下去,你可就醒醒吧!我想,所谓的当头棒喝应该就是如此吧!“空闻虎旅传宵柝” 这是在讲什么呢?什么是“空闻”? 只听得到这种声音。“虎旅”呢? 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诗人用“虎”这个字,那这支军队应该是很厉害的吧!现如今都在忙着干嘛呀? 哟!你们都沦落到只能护送玄宗逃难了! “宵柝”就是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空闻虎旅传宵柝”就是说:逃难途中,只听得到禁卫军中苍凉的梆子声! 哎哟!想想看,这玄宗在逃难途中是有多狼狈、多心慌! 只听得到虎旅中的宵柝声,那就再也听不到什么声音? “无复鸡人报晓筹” “鸡人” 是什么人?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6、。看看,以前你们的生活过得多奢靡啊,都不用鸡来打鸣,由专门的人来负责。可惜呀,昔日的安稳奢华已一去不复返了,只剩得今日的狼狈落魄!再往下走,看这路上还发生了什么呢?“此日六军同驻马” 六军同驻马是怎么个意思?(点生回答) 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那这就不对呀!安禄山领兵,气势汹汹地都要杀过来了,军队为什么还停留不前?还不赶紧护送皇帝逃命?(“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原来六军停滞不前,是要求君王赐死杨贵妃。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唐玄宗尽管不舍,可终究为了保全自身处死了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事变”。 可这不禁让人疑惑,你怎么那么快就忘了七夕誓言呢,不是要“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吗?你们不是还“当时七夕笑牵牛”吗?什么是“七夕笑牵牛”?为什么要“七夕笑牵牛”?(点生回答) 唐玄宗认为自己可以和贵妃天天在一起,所以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翻白眼)哼!那我看你们还好意思笑牵牛不?说得是蛮好听啦,永生永世不分离,那怎么一“六军同驻马”你就忘记了当日誓言,把人家给抛弃了呢?人家命都没了呀 这一联真的是写尽了唐玄宗的虚伪与自私! 哎!我也懒得说你了,你就回答我这一个问题“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什么是四纪,什么是卢家有莫愁? 这最后一联是什么意思?(点生回答)哎,你倒给我说说,你当皇帝四十多年,连你媳妇儿都保不住,还
8、不如普通夫妻能恩爱白头。你,这,皇帝是怎么当的?那,唐玄宗怎么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点生回答)点评:很对 李商隐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有回答。但他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对唐玄宗的嘲讽!你当皇帝四十多年最后居然是这幅下场,你没把皇帝当好呀!你荒废朝政、沉迷女色。难怪你最后失了政权,又丢了美人。诗中对安史之乱、马嵬之变的造成者唐玄宗极尽嘲讽与揶揄。结合诗人生平,李商隐少年才俊却一生郁郁不得志。身处晚唐时期,亲历官场黑暗、朝政动荡,本诗又何尝不是借此来对当世统治者进行鞭挞与警醒呢!其实我觉得吧,这首诗对现在的你们也很有启发意义!这么说吧,你要是不明白自己现阶段该干什么,不安守一个学生的本分,那你的情感也
9、终将会成为笑话。连一个皇帝不认真做事,都会失去一切,更何况是你呢?你总还没得皇帝厉害吧!以上呢就是我们对整首诗句意的详细分析,接下来就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熟读全诗,争取背诵,马上检查!好!怎么背呢?男生背每一联的上句,女生背每一联的下句,看能不能衔接得上?我们坐直腰杆,马嵬(其二) 男生预备齐!非常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暂时还结结巴巴的同学,一定课后再花时间!接下来我们就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讽意至深,用笔至细”。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说说“用笔至细”,从对比反衬方面说说“讽意至深”吗?(提示:叙事如何委婉呢,无非就是两个方面 第一、整体结构布局上的处理(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10、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第二、如何措辞的(李商隐可没像个市井泼妇那样大骂唐玄宗:“你是个负心汉、你是个昏君”,那诗中是如何借助史实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做到形象化叙事的呢?) 所以第一问就有两个方面要回答 对比方面应该还是很好说的那这个题目实际上就变成了三问,这边三列回答第一个方面(具体结构布局上的处理,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这边三列回答第二个方面(如何措辞的,运用了哪些词语,借助史实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做到形象化叙事) 这边三列回答对比手法在本诗每一联中的具体运用。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相互间自由讨论! “用笔至细”:一、倒叙:题目就是马嵬,按平常的叙事习惯,应该就是直接从马嵬事
11、变开始讲。这里,首联讲马嵬后唐玄宗荒唐的“招魂之举”,再追述马嵬事变时的凄惨,又提及昔日安稳、甜蜜,最后以提问的方式点出问题的实质:荒废朝政,终将误国丧妻。尺幅之间,曲折幽深。二、措辞的委婉:就是诗人在引入史实时,运用了哪些词语,而这些词语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个人观点。徒闻、未卜、休、空闻、无复、如何、四纪、不及(我们说读诗要会抓关键字词,这些表明诗人情感倾向的词语,我们又岂能放过呢?)“讽意至深”一、(首联)他生与此生的对比 你真荒唐!二、(颔联)今乱与昔安的对比 你真狼狈!三、(颈联)行为与誓言的对比 你真无情!四、(尾联)天子与卢家的对比 你真可笑!既然说到对比,
12、其实运用对比是咏史诗的普遍特征。对比的具体运用有许多种,就我们目前学过的咏史诗,主要介绍以下三类:一、昔盛与今衰的对比: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指东晋时王家、谢家这两大家族。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乌衣巷就是王谢两家的宅第。随着朝代政权的更替,过去是王谢大家的居住地,而现如今却是普通百姓居住处。诗人充满了对世事多变、昔盛今衰的感叹。二、人事与自然的对比: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秦淮河畔的南京城,曾是无尽繁华。可现在却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变为一座
13、空城。依旧是那轮月、那堵墙、那淮水,只是城中人事早已变迁。这就是人事变迁与自然依旧的对比。 三、史实与想象的对比: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现实当然是周郎胜了,大败曹操。可如果天时不利、东风不来呢,只怕历史会发生戏剧化的大转变。这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思考。那么,接下来我们尝试做一个提升,我们来看李商隐的马嵬(其一),就赏析本诗中的对比手法。马嵬(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我先来给大家梳理本诗的句意。冀马:冀州所产的马,泛指马 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泛指坚固的铠甲 冀马燕犀指的就是安禄山的军队。 冀马燕
14、犀动地来: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惊天动地、杀气腾腾地奔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马嵬事变发生,杨贵妃死了君王若道能倾国:唐玄宗认为杨贵妃能倾国倾城 玉辇:皇帝坐的车 玉辇何由过马嵬:你的车马为什么会路过马嵬走了,不停留呢?这首诗,你能看出有几个对比?具体说说看,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讨论看看:“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在这巨大的动静面前,大家都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杨贵妃,认为她是红颜祸水。这大概是我们的传统认识:商纣王有妲己、周幽王有褒姒、夫差有西施,所以他们都亡国了。唐明皇现在遇到这样的危机,也就是因为有杨贵妃。在巨大的危难面前,把一个弱女子推向风口浪尖,李商隐是不赞同的,他有点我们现在所说的女权主义的味道。 “君王若道能倾国” 唐明皇认为如此绝色佳人能“倾国倾城”,若真能倾国,那最应为之倾倒的就是你自己呀,你应该愿意为她舍弃一切呀!那你怎么抛弃了她,自己走了呢?别说你人没留在马嵬,你连玉辇都没有留下呀!看来,这倾国之色终究未能让人倾倒。你只是把她当做了一个玩乐的工具,你们也只是把她当做了一个巨大灾难来临之时的替罪羊,由一个脆弱的女子独自去承担这一切。真是让人羞愧!(马嵬其一是绝句,同样写得很好,我建议大家抄录并背诵下来)以上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下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