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六年级晨诵内容编写人:杨晓娅 王静 周丽娟 汪贵娅一、古诗词15首春夜喜雨(一)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1) 好雨:指春雨。(2)时节:时间、季节,这里指雨下的适时。(3)乃:就,马上。(4)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5)潜:暗暗地,静悄悄地。(6)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7)野径:田野间的道路。(8)俱:全,都。(9)红湿处: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红,花。(10)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垂下来。(11)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
2、又用作成都的别称。(12)江船:江面上的渔船。(13)火:灯火(14)独:独自,只有。(15)晓:早晨。(16)潜:悄悄地。诗意:好雨仿佛知道季节的变化,春天来临时就催发植物生长。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田野里的小路与天上的乌云融为一片,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妆点着锦官城(成都别称)。赏析: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二) 【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3、,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注释:1、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词名3、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4、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5、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7、见:通假字“见”通“现”,发现,出现,显现。诗意: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然,夏天的生机勃勃。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
4、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天净沙秋思(三) 【元】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
5、,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1、天净沙:曲牌名2、秋思:曲题3、枯藤:枯萎的枝蔓。4、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傍晚5、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6、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7、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8、瘦马:瘦骨如柴的马。9、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10、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诗意: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
6、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赏析: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元曲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
7、景物,言简而意丰。卜算子-咏梅(四)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卜(b)算子咏梅:选自吴卜算子咏梅卜算子:为词牌名。驿(y)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寂寞:孤单冷清。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著(zhu):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更著:又遭到。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成忠臣毛体书风咏梅摘句苦:尽力,竭力。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一任:
8、任凭。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小人。妒(d):嫉妒。零落:凋谢。碾(nin):轧碎。作尘:化作灰土。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诗意: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赏析: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
9、,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 【唐】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闻:听见;看见,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剑外”句: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判军的根据地。“初闻”句:这是痛定思痛
10、、喜极而悲的眼泪。涕:眼泪。“却看”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却看:再看,还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白日: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11、。“青春”句: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明丽的春天和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刘希夷出塞诗:“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
12、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诗意: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让我非常惊喜,眼泪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
13、奔洛阳。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出塞(六)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1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但使:只要。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14、。5胡马:胡人(古时指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马,此处借指数军。6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7.不教:不叫,不让。8.度:越过诗意: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赏析: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这首诗反映了兵士们共同的愿望:在一个英勇机智的将军领导下,保卫祖国,不让敌人侵入国境。诗人今昔对比地说,明月啊,你曾照过秦汉时代的边关,那是胜利的边关;今天明月依旧,可边关战争一直不断,使得征人远戎万里,不能回家。如果有李广那样的名将率兵守关,决不会让敌人越过阴山来侵扰!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15、七) 【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释: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江”并不是实说长江。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人烟:人家里的炊烟。北楼:即谢朓楼。谢公:指谢朓。诗意:江边
16、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赏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风格独特的怀旧诗。此诗前面六句主要是写景状物,描写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而在最后二句点明怀念谢脁,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秋登兰山寄张五(八) 【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
17、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注释:、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诗意: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
18、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登高(九) 【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释: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
19、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zh):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诗意: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
20、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赏析: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秋风引(十) 【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21、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释:至:到。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孤客:孤独的异乡人。闻:听到。诗意:秋风啊秋风,你是从哪里吹来的?在你呼呼吹起的时候,一群群大雁就朝南方飞去了。天刚刚亮,你把园子里的树摇得哗哗响,谁最早听到呢?当然是我这个孤零零睡不着觉的异乡人。赏析:秋风引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其妙处在于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而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秋思(十一) 【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释:(1)万重:形容很多。(2)行人:指送信的人
22、。(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4)秋思:秋日里的思念。(5)洛阳:我国古都之一,位于河南西部(6)作:写诗意: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仿佛永远说不尽, 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要出发, “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 看看有没有诉说完自己所有的心事。赏析:这是表达思乡情怀的作品。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思念之深。秋思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
23、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过故人庄(十二)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过故人庄:选自孟浩然集。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具:准备,置办。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黍(sh):黄米饭。 邀:邀请。至:到。 合:环绕。 郭: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外。这里指村庄的四周。斜:迤逦远去,连绵不绝。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
24、, 应读第二声的xia。 开:打开。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面:面对。场圃(p):菜园和打谷场。 把酒:拿起酒杯。把:端着,拿起。话:闲聊,谈论。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靠近、赴,也指欣赏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体现了孟浩然的隐逸之情。诗意:老朋友备好了黄米饭和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庄稼。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赏析: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
25、作,是唐诗中描写农村生活、表现恬淡自然的“农家乐”主题的上乘之作,对盛唐的田园山水诗有开风气之先的功绩。这首诗的特点是“淡而不薄”。诗人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甚至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却描绘出一幅清新怡人的“农家乐”图画,被后人评为“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苏幕遮(十三) 【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1)苏幕遮:词牌名。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
26、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2)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黄叶,落叶。(3)秋色连波:秋色仿佛与波涛连在一起。(4)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5)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的余晖映射在山上,仿佛与远处的水天相接。(6)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阳更遥远。(7)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8)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旅途中的愁苦。(9)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
27、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诗意: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赏析: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渔家傲(十四
28、)【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千嶂:像屏障一般的群山。长烟:荒漠上的烟。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29、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羌(qing)管: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诗意: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赏析: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
30、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清平乐村居(十五) 【宋】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清平乐 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读yu。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
31、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翁媪(o)(也读yn和w):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织:编织,文中指编织鸡笼。亡赖:同“无赖”,亡度wu二声,这里指顽皮,淘气。卧:趴。剥(bo):剥去,去掉皮壳。诗意: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不知谁家、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可爱,躺卧在溪边剥莲蓬。赏析:清平乐村居,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
32、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辛弃疾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二、现代诗10首我爱你中国(一)我爱你长江清澈的水我爱你黄河万丈的涛我爱你北国雪的洁白我爱你南国风的绿潮我爱你中国你多姿的丰彩让我爱恋你宽大的心怀让我自豪我是你的儿女流自内心的雀跃问一声祖国妈妈您好我爱你中国你有千里茫茫的戈壁你有辽阔绒绒的绿洲你有东海荡漾的碧波你有南海岛屿的富饶我爱你中国你宽广的疆域让我心弛神往你坦荡的胸怀让我心声吐畅我是你的儿女热血涌动着我的喉咙轻轻地问一声祖国妈妈您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珠峰屋脊的雄伟我爱你台弯宝岛的闪耀我爱你长城的雄壮弯
33、延我爱你丝绸之路慢慢的驼铃萦绕你的内容如此丰富我怎能不诉说你的诗篇如此壮丽我怎能不欢唱我是你的儿女仰不住内心的激动屏住呼吸深情的问一声祖国妈妈您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五谷丰登的喜悦我爱你民族融合的面貌我爱你巨人稳健的脚步我爱你经济腾飞的号角我爱你中国你博大的精髓让我仰望你豪迈的精神时刻把我照耀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炎黄子孙为你骄傲我是你的儿女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喊一声祖国妈妈您好时间雕刻刀(二)时间是什么?是一把雕刻刀,雕刻着分分秒秒,给每一个人留下记号。给小宝宝两腿,雕出两只风轮,让他一天天长高,踩着笑声飞跑。给小学生两眼,雕出小耳朵般的问号,让他粗粗的眉毛,拧成求知的思考。给大哥哥下巴,雕出一茬黑韭菜
34、,让他粗犷的喉咙,唱出青春的骄傲。给老爷爷老奶奶的脸上,雕出美丽的五线谱,让他们在红红的晚霞下,弹奏甜甜的歌谣。啊,这把看不见的雕刻刀,工作得兢兢业业,不差分毫,它对谁都不偏不依,永远是那样公道。它给不珍惜时间的孩子,雕一只笨乌龟,驮着沉甸甸的叹息,在后面爬得十分苦恼。它给勤奋的孩子,雕一匹大红马,每天总是四蹄飞扬,在别人前头奔跑。它给贡献大的人,雕一张万能的护照,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见到春天般的微笑。它给一事无成的人,雕一张人生不合格证,尽管他还十分年轻,却已经老得不能再老。这把时间雕刻刀,就是这样铁面无私。它检验每人对时间的态度,不管你是年老还是年少。但愿每一个人,都用时间的雕刻刀,为自己雕
35、刻一个人生的自豪。沁园春雪(三)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长沙 (四) 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36、,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纸船(五) 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别踩了这朵花(六) 冰心 小朋友,你看, 你的脚边, 一朵小小的黄花。 我们大家 绕着它走, 别踩了这朵花! 去年有一天: 秋空明朗, 秋风凉爽, 它妈妈给它披上 一件绒毛的大氅, 降落伞似地, 把它带到马路边上。 冬天的雪,给它 盖上厚
37、厚的棉衣, 它静静地躺卧着, 等待着春天的消息。 这一天,它觉得 身上湿润了, 它闻见泥土的芬芳; 它快乐地站起身来, 伸出它金黄的翅膀。 你看,它多勇敢,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它不怕行人的脚步, 也不怕来往的大车。 春游的小朋友们 多么欢欣! 春风里飘扬着新衣 新裙, 你们头抬得高, 脚下得重, 小心在你不知不觉中, 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 我的心思你们也懂, 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 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再别康桥(七)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
38、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乡愁(八)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秋姑姑(九)我们想起秋姑姑就想起收获我没有见过秋姑姑但我猜秋姑姑的脸儿
39、是红红的圆圆的胖乎乎的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但我猜秋姑姑是一个画家秋姑姑一来就给果树和庄稼抹上了金黄的火红的颜色秋姑姑啊忙着呢她给所有的箩筐和麻袋都装上了饱满的粒子沉甸甸的果子果子爱嘟着嘴巴提个意见说:罗筐太小装不下!秋姑姑啊她真好她给我们送来了一阵阵凉风使得那给村里看场院的小弟弟、老奶奶们把手上的蒲扇一把,一把收起来秋姑姑啊披着露珠来到踩着霜花悄悄地走了她给我们留下了又一个丰收的喜悦!雨巷(十)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40、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三、 精彩片段 1、 夏 梁衡 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41、。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2、 密西西比河风光 【法】 夏多布里昂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动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多么奇伟的声音!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是无法体味的。3、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只是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4、 学会聆听 海勒波格 我闭目凝神倾听时,忽然发现自己已能感受到奔泻的水流中有一种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