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摘要: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这一研究课题的实施与开展,不仅对小班化.关键词:课题报告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类别:论文报告来源:牛档搜索(Niudown.COM)本文系牛档搜索(Niudown.COM)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Niudown.COM)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Niudown.COM)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
2、例课题报告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组 执笔:柯小刚 周清菊一、问题的提出“小班化教育”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在部分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进行实验和可行性研究。从已有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发现:小班化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其研究主要是从缩小班级规模,如何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大众化方面,体现政府对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和设计方面则主要体现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上海,除侧重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外,还重点研究了小班化教育中,教学流程管理、教学环境设置、兴趣爱好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这些前人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小班化教育
3、的理论,也积累了某些方面的优秀经验。但如何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影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对小班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有何影响等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我校从1999年开始对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2002年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被省教科所立项,旨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小班化教育理论,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增强我校办学效益。二、研究目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这一研究课题的实施与开展,不仅对小班化教育理论的丰富有一定的意义,它对整个现代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都有相当的作用。课堂教
4、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为:1、通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的前端设计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素质的体现。通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可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可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前提下,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更
5、具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从而体现教育的科学艺术化。2、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要使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落到实处,除了制度保证、教师素质外,还需要一定的外在组织形式,而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则能兼顾这一点,它将比大班(班级人数多的班)有更好的效果。3、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发展和丰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原则,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不同班级学生的学力差异、情感差异及学法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发展,最好的办法和措施就是通过小班化分层教学,而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则
6、可较容易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还可以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培优补差设计,体现因材施教和教育的公平性理念。4、小班化教育课堂设计研究可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建高规格的民办教育学校品牌。在多数公立学校还没有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前提下,民办学校采取小班化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出来,而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则可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生源的稳定,为民办学校创建有特色和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校品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就是通过案例来探讨: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学生学业成绩及教师素质的影响,从
7、而丰富小班化教育理论。三、研究方法1、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及抽样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行为变化和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实验假设的影响。(2)案例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寻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验假设的相关性。(3)抽样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实验班和抽样班级的对照,变量控制,说明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2、课题实验对象。实验主要是在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小学和初中开展,对象主要是小学36年级与初中13年级学生。其中:初中通过整群抽样方式确定两个实验班,其它班为对照班(在数学科中实验);初三
8、整个年级为实验班,瓯海区其它学校作对比班;小学六年级为实验班,从其它各地进入我校的外招生为对比。3、课题实验的设计与操作。(1)对初中数学试验班,主要通过对期中期末成绩的跟踪和对比,分析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的影响。(2)小学六年级实验班,主要是探寻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变化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借助近几年,我校六年级和外校生进入初一后的摸底测试成绩进行对比而验证研究假设。(3)对初中三年级实验班,主要是探寻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变化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借助近两年我校初三中考和瓯海区其它学校成绩的对比,说明和验证研究假设。(4)通过对其它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探寻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
9、教师素质、师生关系的影响,从而验证研究假设。4、课题实验的程序安排。第一阶段:1999年2001年主要是在学校教科室指导下,各分校及教师自我探索实践阶段。初中数学实验班从此时开始,此阶段也是积累经验和课题案例形成阶段,也是教师与学生行为方式转变阶段。第二阶段:2001年9月2003年6月,为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全面实施阶段,主要进行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立项分工、课堂实践、实验数据的搜集及其课题研究经验教训的交流总结和材料整理归档。第三阶段:2003年7月9月,课题组成员形成课题经验总结,整理、统计、分析数据与案例材料,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四、研究与结论1、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行为
10、的影响。小班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把握学情,全面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也就是教师的角色地位要发生变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起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的作用。从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检查教师教案、教务巡查和大量的深入课堂听课可以发现:(1)教学目标设计时,能体现出ABCD目标编制法,体现了对学生行为的描述和效果的检测。(2)教学过程设计时,包括了教师活动内容和学生活动内容两部分,近一半的教案设计中以学生活动内容为主。(3)作业设计时,增加了一定数
11、量的学生动手做和开口说的开放性练习。(4)从课堂教学过程看,课堂提问次数和频度较高,学生参与程度较高,教师重视了对学法的指导。从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看:马昭文老师在对活板一文的课堂教学时,很有说服力。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借助注释让80%的学生在5分钟内翻译一段古文且80%正确。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活板印刷过程,初步建立敢于创新的理念。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区别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不同。在教学媒体及教学组织形式上,其设计是:教具:投影仪、酒精灯、字模等。教学组织形式:32人四人一组,无讲桌,分8小组,分组合作式。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完成课前三件事:领读课内一段美文;依序进行2分钟
12、演讲,背诵一句名人名言。在预习的前提下,讨论有关活板的三个问题,然后通过师生对话,逐字逐句领会古文中的现代含义。让学生研究课文、参照对话时留下的板书,分8组实践操作、印刷活字,看哪个小组快。要求:A生记录印刷过程,B生操作,C、D观察做助手,教师参与其中一组活动。其中:字模提前刻好,药提前拌和好,油墨用印泥代替,火源用酒精灯代替,印刷内容可印到纸上或投影片上,然后将印刷结果在投影仪上放映。小结时讨论:本文的说明顺序怎样?雕板活版活版下落(时间顺序),其中第2段是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作业设计时:完成教师所印讲义中的一段古文翻译。由雕版到活板仅一字之差,但效率相差甚远,说明:发明其
13、实很容易,学生讨论后,请以“发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以“我想发明”为题作文两题选一题作文。从以上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可以看出: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体现了ABCD目标编制原则,这便于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教学组织形式,发挥了小班优势,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促进了生生互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既有朗读、演讲、背诵,又有对话、讨论、操作、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官,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兴奋中。作业的设计既有针对该文的翻译,又有在讨论后对教材的升华写一篇与发明有关的作文。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既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又发挥了小班的优势,而且整个课堂始终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势中。2、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14、对师生关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求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从教学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设计综合归纳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从教案抽查和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中实施分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基础学习调查(测试、观察反映与同龄同学对比,访问老师、同学家长等)对全班同学分层,分A(优)、B(中)、C(差)三个层次,并作好记录。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情、教学目标、对备课分层、对课时分层设计主要有: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分层设计、小
15、组讨论分层设计、作业布置分层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分层:根据备课时的分层,结合当堂教学内容特点,在授新课设计时,以统一标准进行双边活动,以保证基础学力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练习时,分层进行,不同层级学生可选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练习;巩固时同样进行,提问时针对问题难度提问不同层级学生,使不同基础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感。在练习、巩固时,教师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鼓励优生一题多解,并帮助差生尽可能多掌握当堂内容。作业分层设计时,将每次的作业分为必做题(ABC三档)和选做题(ABC三档)目的是:既照顾到基础又使不同层级学生都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时多易忽视的评价分层设计,这也是分层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对
16、不同问题和不同层级学生进行纵向分层评价(和前一阶段比较后作鼓励性或警示性评价),也要做横向分层评价(让同层级学生互相自评)。这样,通过分层教学设计,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师生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学生间展开学习竞争,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2)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的要求频率增加了,教学中生生和师生对话机会增加了。以下是教科室在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研讨课教学时,对课堂中师生对话及教师提问、学生质疑等师生交流方面作做的课堂综合统计,(以每堂课平均数为统计单位)。年级听课(节)教师提问次数学生讨论次数学生质疑次数师生对话总数五年级2534.70.81.436.1六年级30
17、33.41.11.635初一3227.32.11.628.9初二2821.82.81.323.1注:此数据为教科室人员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两年来听课平均数。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小班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次数一般在2040次之间,而小班平均30人左右,平均每人有近一次机会,如此无长日久,师生关系会在课堂教学中更进一步升华和发展。学生间讨论和向教师质疑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学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改善。(3)小班化教学设计中,学生胆子变大了,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师的鼓励性措施和评价方式多种多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合作学习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如周清菊老师在数学活动课时,受
18、中央电视台大型娱乐节目“幸运五十二”和“开心词典”的启发,设计了“幸运十五”大比武。其设计思路和操作步骤是:先将全班30位同学分成两队,每队15人,每队给自己取上队名(如华罗庚队、奥林匹克队等),然后宣布比赛规则:第一、每队回答老师提出的15个题,由易到难,答对在黑板上标注的队名下加分,答错不扣分;第二、设三条求助热线。遇有疑难或无把握问题可有三种求助方式:其一求助同学;其二降低难度(全队同学讨论),其三求助老师(老师指点思路)。第三、获胜队的同学可获得减免一次作业和确定下次活动专题的机会。由于设计时,注意了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教师学生在活动中是共同参与的,并且师生间存在求助关系,从而使活动既
19、开心又益智,在活动中学生间关系更融洽了,更团结了,教师与学生的民主和谐气氛更浓了。教师在活动中制订的激励措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为了下次活动再次获胜,或反败为胜,就会主动去探寻、发现合作,促进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形成。综合案例和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因人而异,因班不同而形成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既可以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中师生和生生互动,还能使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3、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从而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20、。(1)数学实验班近三年来的跟踪成绩比较(项咬生教师提供)。下表为近三年的跟踪数据对比项成绩时间平 均 分(%)及 格 率(%)优 秀 率(%)对比班年级名次实验班年级名次对比班年级名次实验班年级名次对比班年级名次实验班年级名次99年9月93.7181.78100186.4886.9174.37一上期中86.8174.3896.9177.7766.7131.27一上期末85.3171.4793.8178.4575.4141.66一下期中85.7176.3592.7168.3674.6153.24一下期末81.81 75.6493.8179.4762.5152.95二上期中82.8179.168
21、2.8268.7438.3137.22二上期末82.1173.9697.1178.1862.8153.14二下期中83.4275.3490.1181551.4250.33二下期末74.8270.3578.8380539.3442.82三上期中69.6168.3336.3453.1112.1212.51注:平行班有14个班,实验班为两个基础较差的班,有两位领导各带一个班,故年级名次取18名,按教师算,不按班级算。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实验研究中教师强调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师生思维同步共振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成绩(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在两年半中一步步提高,展示了小班化教学及其设计的实
22、验成果。(2)近两年小学六年级与外校进入我校学生在初一进校时水平测试成绩对照表语数合卷总分为100分 对比项目学校年份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前80名2001育英64.321.8%73.2%11.2%200261.115.3%62.5%2001外校56.712.5%49.3%6%200253.48.8%44.8%从以上成绩统计可以看出:我校小学实行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注意了基础学力的提高,强调了培优补差和因材施教,差生面较外校学生小,三项指标均远高于外校生,说明学生的整体素质好于外校学生。(3)近三年初三毕业班升学中考和瓯海区其它学校成绩对比。近三年育英、瓯海中考成绩对照表项目学校语文数学英语自
23、然社会体育合计二OOO年平均分育英初中73.2077.6358.30104.2861.5625.84430.33瓯海平均61.4853.4242.3871.6153.5123.05335.13及格率育英初中57.3971.3054.7867.8186.9697.3967.83瓯海平均38.0734.7634.3725.4169.7987.3834.38优秀率育英初中1.7416.5211.3045.2252.1780.8710.23瓯海平均1.965.244.1615.0032.9052.896.12二OO一年平均分育英初中85.5375.8465.1898.5654.9025.28433.3
24、4瓯海平均66.8252.1248.7066.9544.8223.44332.65及格率育英初中85.2368.1865.9167.0582.9596.5975.00瓯海平均47.4729.1937.6429.8648.1588.9934.24优秀率育英初中75.9113.6427.2728.4117.0572.7313.64瓯海平均4.403.5315.883.2111.0657.894.65二OO二年平均分育英初中108.198.2090.30143.2086.1025.90581.80瓯海平均86.6060.6064.8098.6071.1022.80434.30及格率育英初中85.30
25、72.0084.0070.7097.3097.3081.30瓯海平均51.5029.3044.1034.8075.1085.8039.80优秀率育英初中22.7020.0050.7045.3084.0081.3037.30瓯海平均6.706.0022.2013.6042.3052.5012.40此表系瓯海区教研室统计分析数据。从以上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初三中考时,无论是单科平均成绩,各科的及格率、优秀率还是总平均成绩在瓯海区同类学校中都处领先地位,这与我校坚持小班化课堂教学不无关系。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兼顾了优中差三类学生,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
26、性,可以大面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素质的影响。(1)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通过对近两年我校小学和初中教师参加区、市课堂教学设计、说课、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比武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可以说明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影响。近几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设计、说课、优质课,教学能手比武统计表。年 份区级(人次)市级(人次)省和国家级(人次)2000年5812001年9822002年1075从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2)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教研能力
27、的影响。在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中,教师不断提高了教学能力,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发表或获奖。以下是近三年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统计表。年 份区级获奖(人次)市级获奖(人次)省级以上及报刊发表(人次)2000年1516822001年48101022002年507109通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加强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小学王根计老师在近两年有5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初中柯小刚老师近两年有8篇论文发表或获区级以上奖励,高中孙双武老师有3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综合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促使教师角色地位的转
28、换,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五、认识与思考1、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应是多样化的。不管是从行动研究过程,还是案例分析及抽样实验中都可以感觉到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应是多样化的,这符合了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的教学思想。只有教学设计模式的多样化,才能落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育公平性的实现。教学设计的多样化真正符合智力多元化理论,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注重了学生优势智力的培植开发和弱势智力的弥补。2、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新课标理念。从教案及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其行为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
29、,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影子依然存在。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和新课标理念有机结合,从目标设计到教学过程设计与作业和学生评价设计诸方面,全面体现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才能更好的发挥小班制教育的优势,才能使新课程新教法新思想不至于变成新课程旧教法老思想,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学生的学能提高。3、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需要稳定的教师队伍。我校属民办学校,教师的正常流动既是其优势和活力的体现,又是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的不够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题研究的效果,特别是小学毕业班和初二年级教师的流动,往往会使研究链中断,形成数据案例的丢失
30、。因此,如何稳定教师队伍,使课题研究深入持久且有效进行,是民办学校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这对现在、将来民办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教科研上档次,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方式要发生变革。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强调了分组讨论、问题探究、分层合作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在分层、分组、讨论或合作中,如果按传统的分数评价则有失公允,因此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如何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使教师评价由区别选择功能向发展激励功能转化,增加自评、互评及多元评价方式,是今后需要多加关注的问题。5、小班化教育课堂设计研究存在的局限。(1)数学
31、实验班采用的是整群抽样,而不是随机或分层抽样,对比班情况各异,对比结果虽是真实科学的,但缺少与外界大班的比较,无形之中降低了说服力。(2)由于教师的流动,使得部分统计数据有丢失现象,而案例也仅是从单一学科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有些案例的理论层次不高,使得分析不够细致深入。(3)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结果,能否推行到大班,能否在同一学校的大小班作横向比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六、参考文献1、 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办公室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上海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3、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4、张祖忻等编著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5、池方浩、池哲萍著教育课题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