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八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选项)
1.王红的父母赚她是个女儿,出生后就将她送往奶奶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材料中她父母的行为是一种 ( )
A.虽不道德但不违法的行为 B.既不道德又违法的行为
C.道德但违法的行为 D.道德又合法的行为
2.以下关系中不可以选择也无法改变的是 ( )
A.与教师的关系 B.与同学的关系
C.与同事的关系 D.与父母的关系
3.“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人不同于动物,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抚养儿女②父母对于子女尽了抚养的义务, 子女也应该照顾父母③成年子女应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④我们要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4.孝敬父母 ( )
①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 ②需要付出代价
③不是古代的愚孝 ④无条件地服从父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 ( )
A.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 B.子女与父母价值观念不同
C.子女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D.子女与父母的兴趣爱好不同
6.今天,你放学较早,决定帮父母做点事情。父母回家后,看见你没有做功课便训斥你。这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 )
A.向父母解释,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B.大哭一场,不理睬他们了
C.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而和父母大吵一番
D.扔下东西就走
7.下列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在父母面前放纵自己,为自己辩解
B.以主动的态度同父母交流
C.以书信等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共同交流
D.尝试幽默的沟通方式
8.当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子女应该 ( )
A.以强硬的态度顶撞父母 B.不理睬父母
C.努力克制自己,做出恰当的选择 D.离家出走
9.有人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存在分歧,这表明( )
A.严也是一种爱 B.我们要努力克服逆反心理
C.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某些方面产生分歧 D.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10.小强在暑假时与要好的几个同学相约去旅游,妈妈再三叮嘱在车上不要与陌生人多说话,而小强却不以为然,为此闹得不愉快。上述材料中,小强与妈妈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属于( )
A.生理上的原因 B.心理上的原因 C.阅历上的原因 D.知识上的原因
11.初中生小王,周末想和同学一起外出玩半天,以放松自己一个星期来的紧张情绪,而妈妈只给他两个小时,小王认为太短了,因为路上来回的时间也要一个半小时。对此小王应……( )
A.与妈妈沟通,争取给自己半天的时间
B.夸大需要的时间,从而求得妈妈同意自己出去玩半天
C.漠视妈妈的意见,只管自己出去玩半天
D.当面否认妈妈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出去玩半天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据此回答12—13题。
12.小华的心理 ( )
A.是逆反心理,是消极的 B.是正常的,可以任其发展
C.是正常的,同学们都是这样的 D.是有问题的,要到医院去治疗
13.从子女的角度看,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 )
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②为了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自尊
③独立意识增强,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④父母的做法肯定是不正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俗话说“患难时刻见真情”,这句话说的是( )
A.同学之间根本就没有友谊 B.平时不需要友谊
C.好朋友被人打了要拨刀相助 D.真正的友谊能经受得住考验
15.黄健总觉得自己在班里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他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发现不了别人的长处,所以习惯于对别人发号施令。黄健在寻求友谊时出现的问题是 ( )
A.圈子太小难以建立广泛的友谊 B.讲哥们儿义气
C.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 D.只和少数人交道
16.小刚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许多同学都愿意找他问问题。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小刚都一视同仁,耐心讲解。后来,不知谁造谣生事,说小刚特别关心某个女同学。小刚应该( )
A.查清楚是谁造谣生事,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B.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再也不与女同学交往了
C.让那个女同学别再来问问题了
D.不受谣言影响,仍然热情大方地对待男女同学交往
17.下列行为不符合男女同学交往原则的是( )
A.在学校篮球赛上,小莉组织女同学去为男同学加油
B.小华跟女同学说话经常脸红,为避免尴尬,他尽量回避与女同学交往
C.小刚在劳动时,主动干重活
D.登山活动中小强主动帮助女同学挑“重担”
18.皓皓和欣欣是同班同学,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委书记。两个人在长期的交往中彼此欣赏,成为好朋友。但他们未能把握好情感的缰绳,过早地陷入情感旋涡而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下滑,在中考中均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这告诫我们( )
①男女同学不能正常交往②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如果处理不恰当,会妨碍学习进步和 身心健康③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必然产生早恋④早恋害人害己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关于男女同学交往,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说法( )
A.男女有别,男女同学之间应该“老死不相往来”
B.男女同学之间可以随心所欲地交往
C.男女同学相处应讲究一定的原则和艺术
D.男女同学的交往范围应当窄一些,选择一两个知心朋友就够了
20.小畅和小武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很少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连集体春游,他们都悄悄地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老师告诉他们,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应该 ( )
①互相排斥②互相尊重③自重自爱④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⑤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1.初中生小路在日记中这样写:“过去数学老师对我好,我愿意听他的课,学习有信心、有奔头。可是一场误会中他错怪了我,让我既怕他又怨他。从此,他讲课我不爱听,也不注意听,数学成绩直线下降。”这表明 ( )
A.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
B.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尊敬老9币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
c.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取
D.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发展
22.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表明,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 ( )
A.做出榜样 B.努力工作 C.认真学习 D.刻苦钻研
23-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优秀老师毛蓓蕾,面对班上一个表情呆板、求知欲不强、被人称为“木太太”的女生,不歧视,不放任自流,满腔热忱,悉心教诲。毛老师通过多次谈心家访,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结果发现这个学生喜欢听音乐,便从音乐兴趣人手,诱导她“兴趣转移”,帮助她树立学习的信心,并设法给她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终于使这个女生学习有了很大进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
A.这个女生肯定受过打击
C.老师喜欢差学生
B.要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D.老师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
24.长期以来,学生把老师看作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关系 ( )
A.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了师生间的交往
B.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C.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
D.有利于师生间的交往
25.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先生,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光明正大的人。”毛泽东同志成为中国革命的伟人,与杨济昌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说明 ( )
A.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取
B.学生要善于和老师沟通
C.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学生要向老师大胆质疑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4个题,共50分)
26.孝亲敬长。(12分)
看漫画“言传身教”。漫画中有三位主人公,邻居王大妈、
小林的妈妈、小林。妈妈正在和几位邻居打麻将,小林正在看
书。这个时候邻居王大妈“胜”,看得出小林的妈妈一直在“输”,
妈妈开始将“输”的火气朝小林发了。
根据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6分)
(2)小林劝妈妈别打了,可王大妈说:“这孩子,真不懂得孝敬父母。”王大妈的观点对吗?什么是孝敬父母?(6分)
27.把握青春,把握情感。(12分)
在小云的周围,许多女同学都在交男朋友,以前和她很要好的女同学也因为结交了男朋友没时间和她交往,与她的关系变得疏远,她有些孤单,此时有一男生提出要她做他的女朋友……
(1)小云该拒绝还是接受?为什么?(6分)
(2)小云该如何做才能解决自己的孤单?(6分)
28.与友同行。(18分)
(1)请你说说姗姗与航航建立的是一种什么友谊?为什么?(6分) ‘
(2)请你谈谈他们的友谊为何令人羡慕?(4分)
(3)请你给姗姗和航航的情感发展提个醒。(4分)
(4)你读了航航和姗姗的邮件有什么体会?请写几句朋友带给你温馨和乐趣的话。(4分)
29.探究与实践。(8分)
为庆祝第25个教师节,某校要求各班出一期主题墙报。如果下图是你们班的墙报,请完成任务:
(1)请为墙报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结合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完成“我爱我的老师”栏目。(4分)
(3)“编者寄语”主要向同学们发起倡议,号召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报答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请帮助完成这一栏目。(不要与墙报已有内容重复)(2分)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开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说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
A.善于自制 B.勇敢顽强 C.坚持不懈 D.富有主见
2、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 等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①身体 ②思维 ③行为 ④智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行为习惯中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 ②善于集中精神,不受干扰 ③经常查阅工具书
④学习不拖拉 ⑤平时不懂的问题经常请教老师或同学⑥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4、“自尊、自强、自立”,这是我们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铭。其中的自立就是
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B.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C.自己挣钱自己花 D.勇争先进,你甘落后
5、中国有句古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句话警示我们要
A、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 B、养成计划消费的习惯
C、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D、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6、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学堂读书的时候,因家庭贫困,常受富家子弟的欺负,但他读书刻苦,成绩优秀。一个暑假,他能准确背诵一百多首诗和十几篇古文。到80多岁高龄时,他还能准确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多位数字。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①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品质 ②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坚强意志的关键时期
③坚强的意志来自自觉的磨砺 ④只有从小磨砺坚强的意志,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以下有关潜能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潜能人人都有 ②潜能指人身上的尚未被开发出来的各种能力
③潜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④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有人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句话说明的意思是
A、生活里充满笑声和哭声 B、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C、不同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人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同的自我
9、下列诗句中歌颂坚强意志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0、随着我们的年龄逐渐增加,我们的能力增强了,所以我们
A、不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B、能完全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C、现在还未成年,应该依赖父母 D、应告别依赖,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11、我们有了学好外语的决心,这种决心—方面会促使我们去进行外语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又会抑制我们从事不相干的其他活动,如贪玩、睡懒觉等。这一现象说明
A、意志能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 B、意志能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
C、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D、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12、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父母和子女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
13、在改变坏习惯的方法上,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①请人监督法 ②改善环境法 ③任其自然法 ④遗传养成法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④
14、《三国演义》中刘禅遇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有时又不能听取诸葛亮的正确主张,草率行事,这是
A、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B、缺乏果断性的表现
C、坚强意志的表现 D、恒心和毅力的表现
15、我们中学生外出不能按时回家的时候,应该
①事先向父母请假 ②由自己决定,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
③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④尽量早点回家,隐瞒父母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6、下列做法不利于化解与父母冲突的是
A、经常与父母谈心 B、坚持己见,决不妥协
C、做错了事,主动向父母认错 D、对父母作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
17、假如期中考试有一门学科没有考好,下列想法中属于积极乐观心态的是
A、想办法应对父母和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指责
B、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学习的料
C、主动放弃这门学科的学习,将精力用在其他学科上
D、没考好正好暴露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努力下次一定会进步
18、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从积极的一面看,标志着子女的成长。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是有
①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受到伤害 ②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教误区
④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下列同学的话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关心的有
①“我的妈妈需要我好好学习,成绩好了就是最好的报答,不需要我做什么别的事。”
②“抚养我是父母的责任,我喜欢的、我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我买。”
③“我知道父母想跟我聊聊,可是我学习实在太忙了,哪有时间闲聊啊。”
④“放学后我应该尽快回家,晚了会让爸爸、妈妈担心的。”
A、①②③④ B、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孟郊在《游子吟》一诗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就像大海一样深厚,作为子女,我们应该( )
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B、早日离开学校,走上独立生活之路
C、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生活在父母身边,以免父母牵挂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1、不管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心中的目标。
22、只要有良好的计划就能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23、自理能力是自发产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提高。
2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意志品质的坚韧性。
25、在家庭交往中,我们要讲原则,只要自己认为是有理的,就应该坚持不让步。
26、家庭成员之间的“有话好好说”是胆小、懦弱和妥协的表现。
27、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28、“代沟’’是由于年龄差异造成的,这种“代沟”是无法填平的。
29、我们要尊重父母,但是他们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依然要提出批评意见。
30、如果父母的长相和衣着不好,不让他们参加家长会是情有可原的。
三、简答题(2*4)
31、杨利伟平时在机场训练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飞行服安全带上的金属连接环被烈日晒得像在火中烤过一样,稍有不注意,皮肤就会被烫起血泡。到了冬季,这里寒气彻骨,冻得人手脚发麻,他却乐观地说:“作为一名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为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坚强的意志。”为了保持良好的素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椒。一年365天,天天坚持训练,不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他能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靠的不是运气。
(1)你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可贵之处?(2分)
(2)请从意志作用角度回答,杨利伟最后成为 “中国飞天第一人”说明了什么?(2分)
32、阅读感悟:有一年年轻人向一位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
智者问:“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愿意吗?”
年轻人回答:“不愿意。”
智者再问:“假如有人用1000万换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吗?”
年轻人摆手:“不愿意。”
智者接着问:“假如有人用1亿元换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吗?”
年轻人连连摇头:“不愿意。”
智者说:“那就快感谢你的母亲吧,她一次性馈赠给你超过一亿一千一百万的巨额财富。”
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四、探究与合作(12分)
33、材料一: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材料二:“小时候我觉得爸爸妈妈真伟大,他们什么都知道,说的话总是对的,我也愿意听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但是,现在我觉得父母真是很落伍,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就知道工作挣钱,妈妈总是唠叨个没完,对我什么都爱管,一点也不了解我,所以我有时故意不按他们的要求去做,甚至有时我真想离开这个家。”
——摘自一位初中学生的日记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4分)
(2)试分析这位中学生对父母看法的变化。(4分)
(3)你认为小林和这位初中生该怎么办? (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