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营养琼脂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营养琼脂培养基配制的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培养基含有氮源、碳源和微量无机盐。适宜细菌生长繁殖。
3用途
供细菌培养、菌株纯化及传种使用。
4.配方
营养琼脂干粉28g、蒸馏水1000ml。
5.操作步骤
将28g营养琼脂干粉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混匀至完全溶解,分装,经121℃灭菌15分钟,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17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营养琼脂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表5-17 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质控方法及结果
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块,35℃培养24~48h 无细菌生长
生长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35℃培养24~48h 菌落浅黄色
铜铝假单胞菌ATCC27853,35℃培养24~48h 菌落无色或浅绿色,直径>2.5mm
平行试验 做质控时,取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9.注意事项
倾注时温度不易过高,否则冷凝水过多易污染;若温度过低,琼脂易凝固。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血琼脂培养基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血琼脂培养基配制的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羊血或兔血等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营养物质。在45~50℃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疑完好保存血液中某些布耐热的生长因子,同时血细胞不被破坏。若将Nacl浓度提高道0.85%,可使血平皿在35℃培养18~24小时后色泽仍然鲜艳。
3用途
供一般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培养、溶血性鉴别及保存菌种用。
4.配方
特殊蛋白胨23g、淀粉1g、氯化钠5g.、琼脂10g、无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ph 7.1~7.5。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混匀,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化,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至50℃加入无菌血液,充分摇匀后竞逐平板,待凝固后冷藏备用。血琼脂层厚4mm。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18
表5-18 配制血琼脂培养基质控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块,35℃培养18~24h 无细菌生长
生长试验 化脓性链球菌ATCC 19615,35℃培养18~24h 生长良好,β溶血
肺炎链球菌ATCC 6305,35℃培养18~24h 生长良好,α溶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35℃培养18~24h 生长良好,β溶血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35℃培养18~24h 生长良好
平行试验 做质控时,取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平行
9.注意事项
倾注时温度不易过高,否则血细胞易被破坏而溶血;若温度过低,琼脂易凝固。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巧克力培养基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巧克力琼脂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依赖血液中的X及V因子,当培养基加热至80~90℃时,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破裂释放出X、V因子,以利于嗜血杆菌的生长培养。
3用途
主要用于嗜血杆菌的分录培养,亦可用于奈瑟菌的增殖培养。
4.配方
牛肉浸出液1000ml、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g、无菌脱纤维羊血100ml,ph 7.2~7.4。
5.操作步骤
将前4项成分混合,加热溶化,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至80~85℃,以无菌技术加入羊血,摇匀后置至80~85℃水浴中,维持15分钟,使之成巧克力色取出,倾注平板,待凝固后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19
表5-19 配制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块,35℃,CO2培养24~48h 无细菌生长
生长试验 流感嗜血杆菌ATCC 10211,35℃,CO2培养24~48h 生长
淋病奈瑟菌ATCC43069,35℃,CO2培养24~48h 生长
平行试验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平行
9. 注意事项
水浴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X和V因子消耗殆尽;水浴温度也不宜过低,时间也不宜过短,否则X和V因子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应控制在80~85℃。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M-H培养基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M-H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M-H培养基用Mueller-Hinton琼脂(水解酪蛋白琼脂)配制,淀粉为保护性胶体,能对抗细菌中的毒性物质,水解酪蛋白含多种氨基酸,牛肉浸膏能提供细菌氮源的主要营养物质。药敏试验中,为保证结果重复性及抑菌环的大小、清晰,因此培养基不含对抗生素及磺胺药物的拮抗剂。
3用途
用于普通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4.配方
成品OXOID M-H 干粉38g、蒸馏水100ml,ph 7.1~7.5。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混合,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至50℃左右,无菌定量吸取25ml于直径9cm的无菌平板内,凝固后冷藏备用。琼脂层厚4mm.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0.
表5-20 配制M-H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块,35℃培养24h
在M-H培养基上涂布粪肠球菌 ATCC 29212,,用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纸片进行药敏试验,35℃培养24h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出现一个边缘清楚的抑菌圈,直径应≧20mm
9. 注意事项
9.1 倾注琼脂量为25ml,平板深度4mm.若太薄,易产生假敏感。若太厚,平皿中的抗生素往下扩散而使抑菌环变狭窄,产生假耐药性。
9.2 pH会影响某些抗生素的活性。试验时不可将平板培养在CO2培养箱中,否则会在琼脂的潮湿表面产生碳酸而降低pH值,将影响各种抗生素的扩散速度、抑菌环大小。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Cary-Blair转运培养基
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Cary-Blair转运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该培养基具有抗氧化、缓冲等作用,能维持病原菌活力,适合标本运输。
3用途
主要用于标本采集及保存使用。
4.配方
硫乙醇酸钠1.5g、磷酸氢二钠1.1g、氯化钠5g、氯化钙0.09g、琼脂5.6g、蒸馏水100ml,ph 8.2~8.6。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至, 8.2~8.6,分装试管,每支5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凝固后,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1
表5-21 配制Cary-Blair转运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支抽检5%,>100块随机取10支,,35℃培养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沙门菌质控菌株,35℃培养
志贺菌质控菌株,35℃培养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3日内存活
3日内存活
9. 注意事项(略)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营养肉汤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营养肉汤配制的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胨、牛肉膏、食盐、水等,所以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3用途
用于标本及各类细菌的增菌。
4.配方
蛋白胨10g、牛肉浸液1000ml、氯化钠5g,Ph7.2~7.4。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混合,校正pH,分装试管,每管3~5ml。经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2
表5-22 配制营养肉汤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支抽检5%,>100支随机取10支,,35℃培养18~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则营养肉汤变浑浊)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需氧,35℃, 18~24h
金黄色葡萄球ATCC 25923,需氧,35℃, 18~24h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营养肉汤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生长
生长
9. 注意事项
调整pH时,加碱后,必须加热,使pH值得以稳定。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碱性蛋白胨水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碱性蛋白胨水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在pH8.0~9.0环境中,霍乱弧菌能较好地生长繁殖,而其他大部分细菌在此环境中生长受抑制,因此霍乱弧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占优势,为进一步分离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3用途
主要用于霍乱弧菌增菌培养用。
4.配方
蛋白胨10g、氯化钠20g,蒸馏水1000ml,pH8.4~8.8。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整pH至8.4~8.8,煮沸,稍冷却,分装试管每支8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3
表5-22 配制营养肉汤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支抽检5%,>100支随机取10支,,35℃培养18~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则变浑浊)
非O1群弧菌(质控菌株),35℃孵育6h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 35℃孵育6h
副溶血弧菌(质控菌株),35℃孵育6h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生长良好
生长抑制
生长良好
9. 注意事项
蒸馏水配制时,由于蒸馏水pH偏低,故pH要重新测定。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牛脑心浸液培养基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牛脑心浸液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该培养基营养丰富,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在此环境中能较好地生长繁殖,为进一步分离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3用途
主要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
4.配方
牛脑浸液培养基12.5g、牛心浸液培养基5g、蛋白胨10g、琼脂粉10g、氯化钠5g,、磷酸氢二钠2.5g、蒸馏水1000ml,pH7.2~7.6。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pH至7.2~7.6,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4
表5-22 配制牛脑心浸液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支抽检5%,>100支随机取10支,,35℃培养18~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则变浑浊)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需氧,35℃, 18~24h
金黄色葡萄球ATCC 25923,需氧,35℃, 18~24h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生长
生长
9. 注意事项
若再加入酵母提取物5g/1000ml,效果更佳。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厌氧血琼脂培养基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厌氧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本培养基含有丰富营养,能提供厌氧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生长刺激剂、还原剂等,即使营养要求较高的厌氧菌亦能生长良好。
3用途
用于厌氧菌的分离培养。
4.配方
成品厌氧琼脂粉46g、蒸馏水1000ml、脱纤维羊血50ml。
5.操作步骤
将成品厌氧琼脂粉加入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至50℃左右,加入脱纤维羊血50ml。混匀后倾注平板,冷藏备用。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5
表5-25 配制厌氧血琼脂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支抽检5%,>100支随机取10支,,35℃厌氧培养24h
脆弱拟杆菌ATCC25285,厌氧,35℃,24~48h
产气荚膜杆菌ATCC13124,厌氧,35℃,24~48h
具核梭杆菌ATCC25586,厌氧,35℃,24~48h
厌氧消化球菌ATCC27337,厌氧,35℃,24~48h
产黑色素普雷沃菌ATCC25845,厌氧,35℃,24~48h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生长
生长,β溶血
生长
生长
生长
新旧批号结果相同
9. 注意事项
温度应适宜,若温度过高,冷凝水过多易致污染;若温度过低,部分琼脂凝固,平板表面高低不平。高压灭菌后加入脱纤维羊血时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引起溶血。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罗氏培养基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罗氏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本培养基含有丰富营养,能满足分枝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磷酸盐为缓冲剂,维持培养基的pH值;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
3用途
用于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
4.配方
天门冬酰胺0.72g、磷酸二氢钾0.96g、枸橼酸镁0.6g、硫酸镁0.048g、中性甘油2.4ml、蒸馏水120ml、马铃薯粉6g、新鲜鸡蛋液200ml、1%孔雀绿溶液8ml。
5.操作步骤
将天门冬酰胺、磷酸二氢钾、枸橼酸镁及甘油加水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溶解。再加入马铃薯粉,继续在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不断搅拌,使成均匀糊状。待冷却至65℃时,加入新鲜全蛋液200ml及1%孔雀绿溶液8ml,充分摇匀后,用双层纱布过滤。然后分装于大试管中,每管10ml,永橡皮塞塞紧,置成斜面。85℃流动蒸汽灭菌150分钟即成。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26
表5-26 配制罗氏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试验
方法
结果
无菌试验
生长试验
平行试验
平行
<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支,,35℃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结合分枝杆菌H37RaATCC 25177, ,35℃,CO2
堪萨斯分枝杆菌 1群ATCC 12478
瘰疬分枝杆菌2群 ATCC19981
胞内分枝杆菌3群 ATCC13950
偶发分枝杆菌4群 ATCC6841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
做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无细菌生长
<21日生长
<21日生长
<21日生长-可能被选择性培养基抑制
<21日生长-可能被选择性培养基抑制
<21日生长
生长抑制
9. 注意事项
所用鸡蛋先用清水洗净,再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用灭菌纱布擦干后,打破蛋壳将蛋液倾入灭菌容器内。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比浊管配制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比浊管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忠存在浑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浑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视比浊法。
3用途
用于检测菌液浓度。
4.配方
0.5麦氏比浊管配制方法
0.048mol/LBacl2(1.17%w/v Bacl2·2H2O)溶液0.5ml
0.18 mol/L的H2SO4溶液99.5ml
将两液混合,置螺口试管忠,用前混匀。
5.操作步骤
使用光径为1cm并配有合适比色杯的分光光度计来检测浊度标准的浓度,标准浊度管在625nm处的吸光度见表5-27.将硫酸钡分装于带旋盖的管子中,每管4~6ml。使用前应将标准浊度管充分混匀,如有大颗粒出现应重新配制标准管。
表5-27 标准浊度管625nm处的吸光度
McFarland standard 吸光度(625nm) 细菌浓度/ml(×10^8CFU)
0.5 0.08~0.2 1.5
1 0.16~0.2 3
2 0.32~0.40 6
3 0.48~0.6 9
4 0.64~0.8 12
5 0.8~1.0 15
注:McFarland standard即麦氏标准管。
6..储存条件
室温暗处保存
7.有效期
6个月
8.质量控制(略)
9. 注意事项
氯化钡和硫酸两种溶液的配制标准,否则影响比浊管准确性。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制的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绝大多数真菌在此培养基中能利用葡萄糖及蛋白胨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繁殖。培养基形成的pH5.6环境也适合于真菌的生长。
3用途
真菌分离的常规培养基,适用于各种标本的初代分离,对酵母、霉菌都适用。
4.配方
葡萄糖40g、蛋白胨1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5.操作步骤
先取700ml蒸馏水将琼脂加热溶解,30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及蛋白胨,两者混合均匀后分装试管,加塞后121℃高压灭菌10分钟。置斜面冷却。贴标签及标注制备日期和有效期。如制备平皿培养基,可在高压灭菌后倾注无菌屏幕呢。可添加氯霉素200mg(适用于含细菌的标本,如痰、粪、尿、脓及皮屑等)、放线菌酮500mg(适用于甲屑标本,可抑制污染真菌,促进皮肤癣菌生长),均可在高压消毒前加入。
6.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高压灭菌的温度与时间,以防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葡萄糖焦化、培养基颜色变深。
7.储存条件
2~8℃冰箱。
8.有效期限
试管:3个月;平皿:2周。
9质控
培养基色泽应为黄色半透明。每批培养基制备后应抽检5%()100支,抽检10支)分别置37℃及25℃48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真菌的生长、分别接种酵母菌及真菌的标准菌株,观察能否正常生长。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 目的
规范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 原理
具有触酶(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3. 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
4. 质控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阳性,肺炎链球菌ATCC49619阴性。
5. 操作步骤
取3%过氧化氢溶液0.5ml,滴加于不含血液的细菌琼脂培养物上,或取1~3ml滴加入盐水菌悬液中。
6. 结果判断
培养物出现气泡着为阳性。
7. 注意事项
7.1 细菌要求新鲜。
7.2 布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作触酶试验,因红细胞内含有触酶,可能出现假阳性。
7.3 需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作对照。
8. 临床意义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链球菌触酶实验阴性,葡萄球菌及微球菌均阳性,因此可用于革兰阳性球菌的初步分群。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氧化酶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 目的
规范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 原理
氧化酶(细菌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酶。具有氧化镁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性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3. 试剂
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0.1g,加蒸馏水10ml,置棕色瓶内可用一周。冰箱保存,或分装于棕色瓶内密封。
4. 质控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阳性,大肠埃希菌ATC 25922 阴性。
5. 操作步骤
取洁净的滤纸一小块,蘸取菌苔少许,加一滴10g/L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于菌落上,观察颜色变化。
6. 结果判断
立即呈粉红色并迅速转为紫红色者为阳性。
7. 注意事项
7.1 试剂在空气易氧化,故应经常更换试剂,或配制时试剂内加入0.1%维生素C以减少自身氧化。
7.2 不宜采用含葡萄糖培养基上的菌落(葡萄糖发酵可抑制氧化酶活性)。
7.3 实验时应避开含铁的培养基等含铁物质,因本实验过程忠,遇铁时会出现假阳性。
8. 临床意义
8.1 用于奈瑟菌属、非发酵菌等细菌的鉴定。
8.2 所有的革兰阴性菌均应进行氧化酶试验,如果肠杆菌科不进行本试验,则可能将氧化酶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错误的鉴定为大肠埃希菌或沙雷菌。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凝固酶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结合凝固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附着于细菌表面,发生凝集,可用玻片法测出。另一种是菌体生成后释放于培养基中的游离凝固酶,能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类物质,从而使血浆凝固。
3.试剂
新鲜人或兔血浆,生理盐水。
4.质控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阳性,表皮葡萄球菌ATCC 57625阴性。
5.操作步骤
1.1 玻片法 取兔或混合人血浆和盐水各一滴分别置清洁载玻片上,挑取待检菌菌落分别与血浆及盐水混合。如血浆中有明显的颗粒出现而盐水中无自凝现象为阳性。
1.2 试管法 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0.5ml的血浆(经生理盐水1:4稀释),挑取菌落数个加入测定管充分研磨混匀,用已知阳性菌株加入对照管,37℃水浴3~4小时。血浆凝固为阳性。
6.结果判断
玻片法:如血浆中有明显的颗粒出现而盐水中无自凝现象为阳性。试管法:血浆凝固酶为阳性。
7.注意事项
若被检菌为陈旧的肉汤培养物(>18~24小时)或生长不良、凝固酶活性低的菌株往往出现假阴性。
8.临床意义
金黄色葡萄糖菌凝固酶试验为阳性,而表皮葡萄球菌及腐生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为阴性,故此试验对鉴别葡萄球菌有重要价值。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DNA酶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DNA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某些细菌可产生细胞外DNA酶。DNA酶可水解DNA长链,形成数个单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链。长链DNA可被酸沉淀,而水解后形成的寡核苷酸则可溶于酸,当在菌落平板上加入酸后,若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表示该菌具有DNA酶。
3.试剂
3.1 DNA琼脂成分
DNA(脱氧核糖核酸) 2.0g 胰蛋白胨 15g
大豆胨 5.0g 氯化钠 5.0g
琼脂 20g 蒸馏水1000ml。
PH 7.2~7.4
3.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混合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分装三角烧瓶,经115℃灭菌15分钟,倾注于灭菌平皿,冷藏备用。
4.质控
黏质沙雷菌 ATCC14041 为阳性,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 为阴性。
5.操作步骤
将待检菌点状接终于DNA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在细菌生长物上加一层1 mol/L盐酸(使菌落浸没)
6..结果判断
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为阳性、无透明环为阴性。
7.注意事项
培养基表面凝固水需烘干,以免细菌呈蔓延状生长。也可在营养琼脂的基础上增加0.2%DNA。
8.临床意义
肠杆菌科中的沙雷菌和变形杆菌可产生DNA酶,革兰阳性球菌中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DNA酶,因此可用于鉴别。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CAMP试验标准
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 目的
规范CAMP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 原理
B群链球菌具有“CAMP”因子,能促进葡萄球菌β溶血素的活性,使两种细菌在划线处呈现箭头形透明溶血区。
3. 试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血琼脂平板。
4. 质控
无乳链球菌 ATCC13813 阳性,化脓性链球菌 ATCC19615 阴性。
5. 操作步骤
先用产溶血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划一横线,再取待检的链球菌与前一划线作垂直划线接种,两者相距0.5~1cm。置35℃孵育18~24小时,观察结果。
6. 结果判断
在两种细菌划线的交界处,出现箭头形透明溶血区为阳性。
7. 注意事项
被检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划线之间留出0.5~1cm距离,不得相接。
8.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鉴定B群链球菌(阳性),其他链球菌本试验阴性。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Optochin敏感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 目的
规范Optochin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 原理
Optochin (ethylhydrocupreine,乙基氢化去甲奎宁的商品名)可干扰肺炎链球菌叶酸的生物合成,抑制该菌的生长,故肺炎链球菌对其敏感,而其他链球菌对其耐药。
3. 试剂
血琼脂平板,Optochin纸片(含药5ug)。
4. 质控
肺炎链球菌 ATCC 49619阳性,粪链球菌ATCC 9790 阴性。
5. 操作步骤
将待检的а溶血的链球菌均匀地涂布在血琼脂平板上,贴放Optochin纸片(含药5ug),35℃孵育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
6. 结果判断
抑菌圈>10mm为肺炎链球菌。
7. 注意事项
7.1 做Optochin敏感试验的平板不能在CO2环境下培养,因其可使抑菌圈缩小。
7.2 同一血琼脂平板可同时测定几株菌株,但不要超过4株被测菌。
7.3 Optochin纸片可保存于冰箱中,一般可保存9个月。但如永已知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检测为耐药时,纸片应废弃。
8. 临床意义
用于肺炎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之鉴别。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敏感,而其他链球菌则耐药。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七叶苷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 目的
规范七叶苷分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 原理
粪肠球菌能分解七叶苷,其代谢产物与铁离子结合产生黑色沉淀,使培养基变黑。
3. 试剂
3.1 七叶苷琼脂成分
蛋白胨 5g 磷酸氢二钾 1g
牛肉膏 3g 七叶苷 1g
枸橼酸铁0.5g 蒸馏水 1000ml
pH 7.2
3.2 制备 上述各成分混合溶解后,调pH至7.2,分装试管,高压灭菌,冷藏备用。
4. 质控
粪肠球菌ATCC29219 阳性,肺炎链球菌ATCC49619 阴性。
5. 操作步骤
将试验菌接终于七叶苷琼脂斜面上,经35℃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观察结果。
6. 结果判断
培养基变黑色,为阳性。
7. 注意事项
7.1 若接种七叶苷液体培养基,阳性者经35℃孵育3~6小时,培养基即可变黑。
7.2 其他链球菌亦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但不变黑;肺炎链球菌不生长。
8.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鉴别D群链球菌与其他非D群链球菌。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卫星试验标准
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目的
规范卫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原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会产生一种扩散性蛋白CAMP因子(合成脱氢酶),并渗入培养基中,刺激流感嗜血杆菌生长。
3.试剂
血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
4.质控
流感嗜血杆菌ATCC10211 阳性,卡他莫拉菌 ATCC49226 阴性。
5.操作步骤
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作浓密连续划线后,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点种其上(2~4处),于37℃ 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如见葡萄球菌菌落邻近处的菌落较大,而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处的菌落小,即为“卫星现象”阳性。可初步鉴定为流感嗜血杆菌。
7.注意事项
若产生大的新月形或箭头形溶血,则为CAMP 阳性,即B型链球菌,而小区溶血及不溶血为阴性反应。
8.临床意义
用于流感嗜血杆菌与其他细菌的鉴别。
通辽市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
糖(醇 苷)类发酵试验
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 页 第 页
1. 目的
规范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 原理
不同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类的酶,分解糖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随细菌种类而异。观察细菌能否分解各类单糖(葡萄糖等),双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等)和醇类(甘露醇)、糖苷(水杨苷等),是否产酸或产气。
3. 试剂
3.1 成分
蛋白胨 10g 牛肉膏 3g
氯化钠 5g 溴甲酚紫指示剂 10ml
蒸馏水 1000ml
3.2 制备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使其溶解。校正pH至7.1~7.2,用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