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10护理学本科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2
班级 姓名 学号
呼吸道传播细菌
一、单选题
1.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
A.大肠埃希菌 B.葡萄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2.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 E.硫酸脑苷脂
3.卡介苗属于下列哪种变异( )
A.毒力变异 B.酶活性变异 C.结构变异 D.抗原性变异 E.耐药性变异
4.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
A.白喉棒状杆菌 B.炭疽芽胞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葡萄球菌 E.链球菌
5.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
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 B.以体液免疫为主 C.为有菌免疫
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E.可引起Ⅰ超敏反应
6.从痰涂片检出细菌,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是( )
A.表皮葡萄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结核分枝杆菌
7.痰结核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
A.血琼脂平板 B.巧克力色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沙包培养基 E.普通琼脂培养基
8.卡介苗是( )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活的人型结核杆菌
9.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 )
A.严重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C.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 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E.C+D
10.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可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
C.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D.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E.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11.不符合脑膜炎奈瑟菌送检标本要求的是( )
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 B.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
C.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D.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
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立即保持低温和干燥
12.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
A.外毒素 B.内毒素 C.微荚膜 D.菌毛 E.溶血毒素
13.自鼻咽拭子中分离出一株细菌,其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胆汁溶解试验阳性,最可能是哪种细菌( )
A.乙性溶血型链球菌 B.甲型溶血型链球菌 C、绿脓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肺炎链球菌
14.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菌毛 E.侵袭性酶
15.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C. 立克次体 E. 病毒
16.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述错误的是( )
A.无细胞壁 B.能通过滤菌器 C.呈多形性
D.有独特生活周期 E.胞膜胆固醇含量高
17.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
A.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B.个体微小,能通过滤菌器
C.胞膜中含大量胆固醇 D.对抗生素敏感 E.有两种核酸
18.下列哪项不是白喉棒状杆菌感染的特点( )
A.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B.白喉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假膜脱落引起的窒息
C.有异染颗粒 D.白喉棒状杆菌在局部繁殖后入血
E.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19.百日咳杆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
A.鲍金(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 伊红-亚甲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亚蹄酸钾培养基
20.百日咳杆菌属于( )
A.假单胞菌属 B.奈瑟菌属 C。鲍特菌属 D.分枝杆菌属 E.棒状杆菌属
二、填空题
1.结核分枝杆菌因其富含 成分而不易着色,常用 染色,阳性呈 色。
2.分离培养结核杆菌常用 培养基,形成菌落的时间需 。
3.结核杆菌对 、 和 抵抗力较强,但对 、 和 较敏感。
4.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 、 、 等。最常见的结核病为 。抗结核免疫为 ,属于 。
5.白喉棒状杆菌在 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
6. 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具有 现象。
7.培养脑膜炎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
8.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流脑的病原体是 ,猩红热的病原是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病原是 。
三、名词解释
1.卡介苗(BCG) 2. 抗酸杆菌 3. 结核菌素试验 4.传染性免疫 5. 支原体
6. 衣原体 7. 立克次体 8.螺旋体 9.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
四、问答题
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及意义?
消化道感染细菌
一、单选题
1.下列肠道致病菌的特征错误的是( )
A.均为革兰阴性杆菌 B.都不形成芽胞 C.除少数外,一般不分解乳糖
D.抗原构造复杂,均有H,O抗原 E.可用免疫血清鉴别型别
2.肠道杆菌不具有的抗原是( )
A.M抗原 B.H抗原 C.O抗原 D.K抗原 E.Vi抗原
3.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 )
A.IMVIC试验 B.甘露醇分解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
D.胆汁溶菌试验 E.葡萄糖发酵试验
4.常作为饮用水、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查指标的是( )
A.大肠埃希菌 B.沙门菌 C.志贺菌 D.葡萄球菌 E.霍乱弧菌
5.关于大肠埃希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有鞭毛能运动 C.所有大肠埃希菌均是条件致病菌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 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6.引起肠道感染的无动力的细菌是( )
A.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痢疾杆菌 E.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7.关于痢疾杆菌,正确的是( )
A.有鞭毛 B.菌毛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C.不能引起休克
D. 中毒性菌痢可引起无消化道症状 E.易入血引起败血症
8. 志贺菌引起中毒性菌痢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
A.肠毒素 B.志贺毒素 C.内毒素 D.溶血毒素 E.侵袭性酶
9. 关于伤寒沙门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O、H、Vi抗原 B.主要引起细胞免疫 C.不分解乳糖
D.可引起食物中毒 E.可引起二次菌血症
10.伤寒沙门菌破溃后释出内毒素使( )
A.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B.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C.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降低 D.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E.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11.目前筛查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 )
A.O抗体 B.H抗体 C.K抗体 D.Vi抗体 E.O加 Vi抗体
12.伤寒病人进行粪便培养致病菌阳性率最高是在( )
A.潜伏期末 B.发病1~2天 C.发病第3周 D.发病3~4天 E.发病4周之后
13.29岁女性,发热1周,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偏低,起病后曾服退热药及磺胺药,发热仍不退,临床怀疑为伤寒病,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
A.肥达反应 B.血培养 C.尿培养 D.粪便培养 E.骨髓培养
14.肥达反应的原理是( )
A.凝集反应,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 B.凝集反应,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
C.间接凝集反应 D.协同凝集反应 E.沉淀反应
15.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伤寒沙门菌抗体效价,通常是( )
A.O凝集价≥1:40,H凝集价≥1:40 B.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O
C.O凝集价≥1:40,H凝集价≥1:16O D.O凝集价≥1:80,H凝集价≥1:80
E.O凝集价≥1:80,H凝集价≥1:80
16.关于霍乱弧菌,正确的叙述是( )
A.有周身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B.耐碱不耐酸 C.G+杆菌
D.只有H抗原 E.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
17.关于霍乱,错误的是( )
A.属于烈性传染病,经消化道感染 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
C.致病物质主要为霍乱肠毒素 D.典型症状呈大量黏液脓血便
E.病后的免疫力牢固
18.嗜盐怕酸、常因海产品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 )
A.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志贺菌 E.葡萄球菌
19.与人类B型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密切相关的病原体是( )
A.幽门螺杆菌 B.EB病毒 C.痢疾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空肠弯曲菌
20.下列哪项不是肉毒梭菌的特点( )
A.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的物质 B.食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致病
C.肉毒中毒死亡率高 D.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
E.肉毒毒素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21.肉毒毒素的作用部位是( )
A.脊髓前角 B.脊髓后角 C.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
D.呕吐中枢 E.血管内皮
22.肉毒梭菌感染的途径是( )
A.食用污染食物 B.污染伤口 C.节肢动物叮咬
D.吸入污染的空气 E.接触肉毒患者的用品
二、填空题
1.肠道杆菌中的多数非致病菌能迅速分解 ,故以此可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2.大肠埃希菌为正常菌群成员,但当侵犯 组织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有 、 、 、 、 等。
3.志贺菌属的细菌通常称为 ,是引起 的病原菌。
4.O1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群即 、 ,霍乱弧菌标本直接涂片可见_样运动。
5.完整的霍乱肠毒素由 与 结合而成,其中 是其毒性部位。
6.分离肠道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有 培养基。
7.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肠毒素有 、 。
8.志贺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有 、 ,某些菌株还可产生毒性很强的 ,致病物质中 最先发挥作用粘附于肠黏膜,而 可引起典型的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9.肉毒梭菌主要通过 途径感染,引起以 为主要症状的肉毒中毒。
三、名词解释
1.Vi抗原 2.肥达试验
四、问答题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2.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机理。
创伤感染细菌
一、单选题
1.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耐盐性强 B.革兰阳性菌 C.不易产生耐药性
D.产生溶血素 E.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
2.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
A.杀白细胞素 B.溶血毒素 C.肠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红疹毒素
3.可与IgG Fc段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 )
A.M蛋白 B.Vi抗原 C. SPA D.炭疽芽胞杆菌荚膜多糖抗原
E.大肠埃希菌K抗原
4.能产生SPA的细菌是( )
A.葡萄球菌 B.乙性溶血型链球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百日咳杆菌 E.肉毒梭菌
5.SPA在致病中的作用是( )
A. 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因其有抗原性 C.是一种毒素
D.能破坏吞噬细胞 E.具有粘附作用
6.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
A.回归热螺旋体 B.衣原体 C.产气荚膜梭菌
D.肺炎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7.根据抗原结构分类,链球菌分20个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 )
A.A群 B.B群 C.C群 D.D群 E.E群
8.关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 B.感染容易扩散
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D.产生多种外毒素,故可用类毒素预防
E.对青霉素敏感
9.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试验原理是( )
A.溶血反应 B.凝集反应 C.血凝抑制反应
D.毒素与抗毒素中和反应 E.以上都不对
10.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是( )
A.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B.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C.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1.关于破伤风梭菌,以下正确的是( )
A.通过伤口感染,细菌侵入血而致病 B革兰阴性菌,具周鞭毛
C.不能形成芽胞 D.芽胞抵抗力强 E.以上均不是
12.注射TAT的目的是( )
A.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B.解除痉挛 C.阻止破伤风梭菌产生毒素
D.中和游离于神经组织外的外毒素 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
13.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
A.抗生素 B.抗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破伤风菌苗
14.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
A.大肠埃希菌 B.无芽胞厌氧菌 C.链球菌 D.变形杆菌 E.白色念珠菌
二、填 空 题
1.化脓性球菌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 、 、 。
2. 试验阳性是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
3.能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的病原性球菌是 。
4.葡萄球菌所致疾病主要有侵袭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两大类,其中毒素性疾病主要包括 、 、 、 。
5.按溶血现象链球菌可分为 、 、 三大类。
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是 。
7.在不形成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
8.链球菌感染易于扩散,其原因是该菌能产生 ;脓汁稀薄是因为该菌能产生 所致。
9.SPA可与 分子的 非特异性结合。
10.A群溶血型链球菌可引起 、 及 三类疾病。
11.破伤风梭菌的芽胞位于菌体的 部位,使菌体呈 状。
12.破伤风的治疗应给予注射 以中和游离的毒素和大剂量 杀伤繁殖体的破伤风梭菌。
13.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部位主要是 ,作用机理是 。在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中,以 最常见,临床分离的厌氧菌70%~80%是该菌。
14.在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中,以 最常见,临床分离的厌氧菌70%~80%是该菌。
三、名词解释
1.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 2.SPA 3.TAT
四、问答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2.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的疾病?
3. 葡萄球菌、链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有何特点?为什么?
4. 试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性传播细菌
一、单选题
1.关于淋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
A.G-肾形双球菌 B.人是本菌唯一宿主 C.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D.新生儿可经产道传播 E.女性感染者比男性严重
2.梅毒患者出现一期临床症状,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
A.局部淋巴结抽出液 B.梅毒疹渗出液 C.硬下疮渗出液
D.动脉瘤组织 E.血液
3.以下病原体抵抗力最弱的是( )
A.钩端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 C.普氏立克次体
D.恙虫病立克次体 E.真菌
4. 有关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衣原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 B.始体有感染性 C.始体较原体小
D.以二分裂形式繁殖 E.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细菌有 、 、 、 。
2.衣原体的繁殖方式是 ,发育周期有 、 两个阶段,其中 有传染性, 是增殖型颗粒。
3.溶脲脲原体主要引起 疾病,还可通过 感染胎儿。
4.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有 、 。
5.梅毒螺旋体是 的病原体,可通过 、 或 途径传播,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 。
三、问答题
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能引起何种疾病?
动物源性细菌
一、单选题
1.下列观察螺旋体最好的方法是( )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Giemsa染色法
D.暗视野显微镜法 E.悬滴法
2.钩端螺旋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
A.接触疫水或疫土 B.经呼吸道感染 C.经消化道感染
D.接触病人或患病动物 E.经节肢动物叮咬
3. 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D.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敏感
4.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
A.蝉 B.蚊 C.鼠蚤 D.恙螨 E.人虱
5.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虱叮咬后入血
D.鼠蚤叮咬后入血 E.性接触
6.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 )
A.梅毒 B.沙眼 C.莱姆病 D.性病淋巴肉芽肿 E.恙虫病
7.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 )
A.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 C.绿脓杆菌 D,变形杆菌 E.产气杆菌
8.与炭疽芽胞杆菌毒力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
A.芽胞 B.荚膜 C.内毒素 D.荚膜和炭疽毒素 E.致死因子
9.在抗菌免疫中,下列不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细菌是( )
A.结核分枝杆菌 B.嗜肺军团菌 C.布氏菌 D.伤寒沙门菌 E.白喉棒状杆菌
10.下列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是( )
A.百日咳 B.霍乱 C.鼠疫 D.结核 E.细菌性痢疾
11.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鼠 B.鼠蚤 C.鼠虱 D.蝉 E.蚊虫
12.布氏菌感染人体可引起( )
A.波浪热 B.炭疽 C.肠热症 D.猩红热 E.流行性出血热
1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 )
A.破伤风 B.结核病 C.波浪热 D伤寒 E.肉毒中毒
14.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 )
A.破伤风梭菌 B.肉毒梭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二、填空题
1.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主要是 和 。
2. 普氏立克次体以 为媒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 ;莫氏立克次体的天然储存宿主是 ,以 为媒介传染给人,引起 。
3.外斐反应是以 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反应,用以辅助诊断 病。
4.鼠疫是一种 的烈性传染病,通过 传染给人。在临床上的病型有 、 、 。
5.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 、 ,引起的疾病有 、 和 三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1.人畜(兽)共患病 2.外斐试验
四、问答题
1. 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各引起哪些人畜共患病?
2.简述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