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03254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后作业 作者姓名:潘清兰 单位: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13737046052 内容摘要:课外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普遍存在的形式单一、缺乏趣味、耗时多而见效少的情况,根据英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口语作业、视听作业、书面作业等方面,设计一些有趣的、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外作业,使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和补充,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不断促进学生知识、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作业 实践 有效性 英语的学习,课堂是主战场,作业是根据地,是后勤的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如果设计得好,既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的发展寻找新路。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困惑 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复习、巩固、诊断和矫正的作用,同时又为教师了解、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一定的信息反馈和依据。然而,目前英语课堂作业设计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机械重复,枯燥乏味 目前,部分英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通常是内容重复、形式呆板、重在机械记忆,忽略了语言综合能力运用的培养。在片面追求分数的形势下,作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长此以往,作业就失去真正的意义,使得作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只为任务,没有层次 很多教师在选取课堂作业时,本着“拣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学好一课时,就为了完成该课时必须完成的《抄写本》或《作业本》上的内容,布置作业千篇一律,没有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综合语言的发展,面对全体学生一概而论,布置的作业层次不分明,没有梯度。这种做法,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做无谓重复,而学困生又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部分题目束手无策,使不少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激情和兴趣。 二、如何做到课堂作业的合理设计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有效的课内外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要通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英语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者厌恶英语,从而树立信心去培养语感,使英语这门学科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务必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亦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见这一原则是相当重要的,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练习,让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不至于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疲惫。 2、把握作业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紧扣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巩固。离开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练习对教学是一点益处也没有的。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指挥棒”,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它而展开。如果设计过难过偏甚至与本知识点无关的练习,对本知识点都没有益处,甚至起到相反的结果。可见,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 3、体现语言的交际性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而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可以把英文歌唱给家长听,把会话中的主要句子与同学、家长进行交流等。 4、考虑学生的层次性 一个班就有三、四十个学生,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们也不能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易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去做,确保优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能吃饱”。因此,分层做也是相当重要的。如基础较好的优秀学生,在五、六年级时,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写短文之类的作业;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只要求听懂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完成必要的抄写、背诵就够了。 5、发挥学生的合作性 小组合作或同桌合作,可以扬长避短,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减轻作业的难度,提高作业的效率,如在PEP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学完后有一个拓展练习,描述家人的兴趣、职业等,如果现在课堂中教学设计一个小组合作的练习环节,以同桌合作交流的形式先了解一下各自父母的职业,工作环境等,那么再在最后的书写短文时就比较容易了。 三、实践研究 本学期我在所带的五年级(2)班设计了一系列任务性作业活动 在活动中,我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一)学生特点分析 1.思维特点 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创造性的作业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的空间,对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 2.兴趣特点: 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投入到作业中来。因此,作业要投其所好。 3.意识特点 小学高年级有意识的记忆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能够支配或控制自己的识记服从学习的目的或任务。让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从而帮助学生记忆。 4. 想象特点 高年级的学生想象创造的成分增多了。单纯的模仿、抄写,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多留一些发挥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从作业中发现乐趣。 (二)为了学生的最大发展设计作业 作业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语言的学习规律、已有知识经验等方面设计的。作翼汨计以任务为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让任务变成一种媒介、桥梁,把教师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变成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语言训练。具体分为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1.练习型课外作业 (1)当“小老师”。班上掀起了一帮一活动,这项作业实施的基础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在学完每课的内容,要求基础不错的被选成担当小老师的孩子去辅导他的帮助对象,如英语歌曲、小诗、对话、单词等,让学生们在作业本上相互写评语。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愉快地巩固、掌握了语言知识。 (2)配图写单词。单词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一定的单词抄写对学生扎实地掌握英语是必要的。配图单词要求学生在抄写完一个单词后,用简笔画的形式给单词以解释。此外,还可让学生制作单词卡片。 (3)语音模仿。坚持听学过的课文录音,模仿并把自己最满意的朗读记录下来交给老师评判。学生听音的主动性极大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听力和语音不知不觉地得到锻炼。 2.创造型课外作业 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并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我看我发现”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和搜集英语信息。利用十一长假让孩子们去寻找、记录身边的英语,如周围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食品,饮料、店名等等。孩子们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英语而欣喜。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到餐馆、超市找找你身边的食品英语。孩子们收集到的资料五花八门,最终以荣登班级展墙的形式绊彰“本期最佳手抄报作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搜集型的作业还有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训练,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例如,我在教授清华版小学英语4A第一课讲殊尚关“My Birthday”一课,我给学生布置的准备型作业是请同学们上网或在书籍上查找9月---12月的主要节日。如:Teachers’ Day Halloween,ThanksgivingDay,日期、由来、庆祝习惯等。学生很快就搜集到各种丰富的资料,图文并貌,过程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扩展型课外作业 对话、短剧表演。小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我们可以定期让孩子自选,以本单元内容为核心进行拓展表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生动的学校生活,触“境”生情,愉快参与,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与合作意识。 四、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理论支持不够。虽然在几个月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研究过程中,本人注重教学的实践、实践后的反思、再实践,总结了一些借鉴性较强的教学经验,而对现象背后的问题根源却知之不深,不能相对应地给出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还需要本人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2.作业时间和量的控制。实验初期,由于没能控制好任务的难度,个别学生力所不能及;于是控制了作业量;掌握布置扩展性和创造性作业的频率。从实践情况来看,一般以一星期或每单元布置一次大型的作业为好,一方面以话题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倘若一个话题要完成好多项任务,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3.作业的评价。要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度”,让学生不失学习的动力。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不在外力的影响下仍能主动学习。 (二)改进措施 1.应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主动思维的学习方法,不能停留在机械记忆和单一的书面作业练习上,这样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2.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作业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间去了解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去探索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背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别,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愿意做的作业。 3.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重点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音和正确运用英语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接受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翼汨置形式着眼于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作用,借助媒体如网络、碟片、电视、画报等增强学生的视、听、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视培养作业过程中的成员合作意识等。 4. 应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和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和呆板的作业形式。 应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注重: (1).注重作业的趣味性(2). 注重作业的实践性(3). 注重作业的开放性(4). 注重作业的层次性(5). 注重作业的合作性(6).注重作业的评价性。. 五、结语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作业为英语的教与学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为孩子们的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课外作业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 最后还有强调的是由于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习惯不同,我们教师在作业设计、布置作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学生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只有更注重作业设计的含金量,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做中学”,作业才会成为他们真正喜欢去做的事! 参考文献: 1.安凤歧,《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导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达赞,“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技巧”,《小学教学设计》2004 3.傅淑琴,“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 4.黄宛辉,“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翼汨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 5.倪旭红,“创意课外作业拓展学生自我发展空间”,《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6.沈倡洪,王之江编,2005,《自主学习遭散语教学中的应用》,北京:首导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社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外语文库 > 小学英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