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习作一习作教学活动设计 (习作指导) 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写具体,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的启示或感悟。 习作目标: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2、引导学生将第一次的经历写完整,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掌握如何把作文写好。 习作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难忘”之处写详细具体,突出“第一次”。 2、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 习作准备: 教师:一份利用学生们的童年照片制作的动画相册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童年难忘
2、的“第一次”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营造写作氛围 教师谈话:同学们,在我们成长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总是给我们带来那激动而又难忘的感觉,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我们“第一次”的点点滴滴吧!(教师展示PPT,并播放课前利用同学们的照片制作的简单动画相片,学生边看边想想自己的第一次。) 二、 自由说说,拓宽写作思路 1、教师引导:是呀,从我们记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背上书包踏进校门;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受到批评;第一次帮父母做家务;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在你经历过的
3、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个?为什么让你忘不了?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 2、指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第一次难忘的童年经历。 (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的习作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在,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三、组内交流,分享写作材料: 教师谈话:老师发现几个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很多话想说吧,现在我们四人一小组聊一聊,将你第一次的故事说给你的小组的其他成员听,看谁说得最好。老师给大家提两点要求:(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2)再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让小组成员自荐一位同学讲述自
4、己第一次发生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四、因势利导,明确写作要求: 1、教师引导:刚才各个小组的同学都叙述了自己第一次难忘的童年经历,你们觉得哪位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呢? 2、全班评价:围绕一下问题展开:他(她)的故事最令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地方?哪一点讲述得最生动?这故事是不是融入了自身的感受?感情是否真挚,观点是否独到?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要将一件事情叙述清楚(包括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2)、要将“难忘”之处写具体,突出“第一次”;(3)要表达出真实情感,具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板书:难忘的第一次 内容具体
5、感情真挚 ) 4、谁能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桃花心木一课说说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悟? 5、对,把事情写具体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师引导,动笔习作;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值得珍惜,值得回味,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将你难忘的第一次记下来吧!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本教学设计与实施所秉承的习作教学理念: 新课程课标高年级段习作教学目标
6、非常明确,要求第三学段学生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丰富。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根据高年段习作目标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学生对以往生活的回忆,挖掘出学生心底最真实的东西,因势利导确定习作内容。然后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拓宽思路,给学生创设自由习作空间。 教学设计体现了为写而说 , 说为写作提供帮助 ,秉承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目标,体现了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