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从我做起》教学叙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95542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从我做起》教学叙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从我做起》教学叙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从我做起》教学叙事 克东县第一小学 刘慧岩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指导学生学习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知识为重点。在准备过程中,教师从调查课题的确立入手,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明确课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课题的意义。同时,通过讨论,启发学生初步学会确立调查内容的项目,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一、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学会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本课的教法特点 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地启发点拨;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题引入】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环境和发展的问题,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污染。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珍禽、异兽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战略问题。我们这节课将从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性学习两个角度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的实际问题研究和探讨。 [放映板书] 一、环境污染 二、最突出的几个环境污染现象 三、家乡环境状况公报 四、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 上周,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即分组查找有关环境及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下面就请各组同学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结果。 [同学发言] 杨雨竹:我代表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请大家看大屏幕。(播放自制课件) (文字内容:) 1、环境的基本概念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众多自然要 素,如阳光、空气、陆地、天然水体、天然森林和草原、野生生物等等;也包括经过人类改造过和创造出的事物,如水库、农田、园林、村落、城市、工厂、港口、公路、铁路等等。它既包括这些物理要素,也包括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系统及其所呈现的状态和相互关系。 (图片展示)略 (讲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概念也在变化。以前人们往往把环境仅仅看作单个物理要素的简单组合,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一个方面有利的行动,可能会给其他方面引起意想不到的损害。 (文字内容:) 2、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讲解:简单的说,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讲解:) 环境污染物大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人类的生产使大量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近200万种),以及每天约有成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环境,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人类的生活也同样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下面是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示意图。 (图片展示)略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感谢同组同学的大力支持。谢谢!(掌声) 【教师点评】 第一组同学做了详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带给我们的是详实而有力的理论支持。实际上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班的同学都倾注了很大热情,调查结果提供了很多很具有说服力的论文、照片、课件等,下面我们请第二组同学来汇报。 【同学发言】 沈键:我们组的研究内容是目前最突出的几个环境污染现象。我也自制了一个课件,下面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文字内容:) (1)酸雨:通常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 (讲解:)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酸雨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硫酸和硝酸。产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煤、石油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经过一系列反应变成硫酸和硝酸,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酸雨的主要危害有:可使湖泊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其它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胜古迹等。 (2)温室效应:大气中某些恒量气体含量的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讲解:) 这类恒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现在发现的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氮和氟里昂。甲烷是近些年研究发现的又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3)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出现耗竭而遭受破坏的现象。 (讲解:) 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到地面,造成健康危害(可使人患皮肤癌);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的平衡等。 (4)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5)水质富营养化:指水体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由于营养盐类不断聚集(如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类)引起水体内部物理化学性质不断改变,水体生态系统发生相应的演变。 (讲解:) 水质富营养可以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疯长,形成赤潮。赤潮的危害是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水质恶化,鱼类不能正常生长,破坏水产资源。防止发生赤潮的有效方法是控制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含磷洗衣粉的控制使用,同时要开发无磷洗衣粉。 (6)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飘尘、降尘 (7)白色污染:指聚乙烯类的塑料垃圾所引起的固体废弃污染。 沈键:在这个环节,我们组的同学还准备了其他更多的真实的材料和数据,同学们可以就有兴趣的问题向我们提问,我们将尽力回答。 (学生互动)略 【教师点评】 刚刚同学们充分发挥了团结、互动、协作精神,学习了知识也享受了资源共享的乐趣。有很多的同学还认真的做了记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记载了我们真实的学习过程,很有意义。下面我们就同学们最为关心的家乡环境现状问题请第三组同学上前展示他们的调查成果。大家欢迎。(掌声) 【同学发言】 金光远:同学们好,我们组查询了黑龙江省近几年来的环境状况公报,经过全组同学的选择和整理,现将其主要内容向同学们汇报。(播放课件) (文字内容) 一、水环境:普遍存在有机污染 二、大气环境:城市空气污染特征为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监测的10个省辖城市(除黑河和绥化市外)有50%的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采暖期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劣于非采暖期。 三、声环境:城市声污染普遍,多数城市声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声环境质量变幅不大,依然显现愈是需要安静的区域超标愈是普遍的现象。 四、土地、森林、草原、湿地 (讲解略) 艾青:我们组同学还利用休息日调查了克东县的环境状况,也发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就拿我们身边的来说,我们县内的乌裕尔河和润津河,这些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还有四个出城口的垃圾也存在乱倒乱扔现象。好在现在人们都已经提高了认识,政府也加大了整改的力度,原来县城内外的垃圾堆,现在都得到了治理,并开发了住宅区,成了花园式小区。(同组补充) (其他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 刚才发言的同学都说得很好,实际上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班的同学倾注了很大热情,调查结果提供了很多很具有说服力的论文、照片、课件、实物等,下面我们就来观看由同学们制作的系列环保课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 之一:绿色生命篇:你我的生命要爱惜,珍稀的动植物的生命也要爱惜,其实整个大自然的生命都应该爱惜!因为——它们都是伟大的! (梦幻生态图片、地球的节日、中国环境危机、环保大家谈、绿色暴力) 之二:黑色空洞篇:黑色是无知和肮脏。充满了血腥屠杀,是贪婪者在狂笑,是悲哀者在压抑。来吧!让心中的太阳放出光芒吧,扫去这黑暗! (爱我海洋、可可西里留下了眼泪——最后的藏羚羊) 之三:蓝色幻想篇: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洋,蓝色的幻想,蓝色的旋律;请别让这纯净的蓝褪去了颜色,别让这幻想和旋律消失。 (抢救黄河、最后一滴水、白鳍豚的呼唤) 之四:红色意识篇:我们意识到了,意识到该为自己的家园做点什么,同时也是为了别人,也该为了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居民——大自然生物做点什么。 (环保法规、环境宣言) [教师评述] 今天看到同学们的课堂展示,我深受震撼。首先是大家在研究性学习上投注了极大的热情,在调查和学习中,大家学会了查找、筛选、处理材料,学会了使用网络、图书馆、各种媒体,学会了编辑制作多媒体课件。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加强了沟通,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更加深了对目前环境状况的了解,从大家的汇报和编辑的材料中,我看到了同学们关注环保的热切心情,听到了大家保护地球的声声呼唤。我为你们骄傲,也被你们感动。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整合,这本身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尝试,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我们还在研究和实践中,今后我们还会采取其他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整合。争取让课堂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用,给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和发展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共同努力,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下课) 【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生动活泼地学习一些探究的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本节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形成了较为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讨论,勇于表达,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一定的研究方法,掌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内容。教学中,学生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探究方向,教师予以适当地鼓励,形成了较为民主的探究氛围。因此,学生体现出较广泛的探究兴趣。有些课题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体现了综合和学科交叉。(如与生物学的交叉)同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时间分配上,有点趋于平均,重点也需要更突出。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还应该给予更专业的点评。探究课向执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广博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力求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