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新知教学设计案例2
任课教师:王洪杰
所在学校:大寺高级职业中学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二课时 盐酸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氯化氢气体的性质。
(2)了解盐酸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紫色石蕊和酚酞试剂在盐酸中颜色变化的探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知识。
(2)培养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理解实验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尊重理解他人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
盐酸的化学性质。
三、 教学难点: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四. 教学准备:
1、 仪器:试管若干、试管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2、 药品:盐酸、紫色石蕊试剂、酚酞试剂、锌片、铁片、铜片、澄清石灰水
3、其他:多媒体
五. 教学实录:
一、先学部分:
(一)板书课题: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盐酸的性质
(二) 展示目标:
1、认识氯化氢气体的性质。
2、认识盐酸的性质。
(三) 自学指导:
1、 组织学生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P52、P54有关盐酸的内容,根据课外查阅的有关氯化氢气体和盐酸的资料,找出盐酸和氯化氢气体的关系和盐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了解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完成自测题:
(1)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
C、盐酸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2).将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
A、颜色会发生改变 B、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C、发生化学变化 D、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3)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 锌、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C 盐酸能除去铁钉上的铁锈,生成铁的化合物和水
D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能帮助人消化进入胃中的食物,如蛋白质.
2、组织学生用20分钟时间,分8个小组分别完探究教材P52实验10-2、P54实验10-7,之后组间进行实验交流,并从同型实验中选出1组作汇报发言。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四)探究学习
(一)合作探究1: 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师)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然后用饮料管慢慢地向试管中呼气。
(生)观察描述现象。回忆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试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师)多媒展示:CO2+H2O=H2CO3 ,碳酸(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生)复习巩固:CO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师)提问讨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吗?组织学生实验。
(生)分组做实验:1、取两个小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的盐酸。2、再向两个小试管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试剂。
(师)组织学生讨论和得出结论。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讨论,得出结果: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师)提问讨论:硫酸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吗?
(生)分组做实验:1、取两个小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的硫酸。2、再向两个小试管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试剂。
(师)组织学生讨论和得出结论。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讨论,得出结果: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师)多媒展示:碳酸、盐酸、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生)加深对酸与指示剂作用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2:盐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师)多媒展示:1、向三个小试管中分别加入10%的盐酸各5mL;2、分别向三个小试管中加2-3小片锌、铁、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 同学们在操作中观察到什么?
(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形成组内意见。
(1)现象:锌片、铁片在试管中逐渐消失,并有气泡生成。在铜片在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师)多媒展示:
(2)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从现象中得出结论:盐酸和活泼金属(如锌、铁)反应,但不和不活泼金属(如铜)反应。
(师)多媒展示:
(3)请同学们盐酸与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加深实验印象,加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Zn + 2HCl = ZnCl2 + H2↑
氯化锌
Fe + 2HCl = FeCl2 + H2↑
氯化亚铁
(三)合作探究3:盐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师)多媒展示:在第八单元中同学们学过盐酸可以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Fe2O3),,盐酸和铁锈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呢?
(生)分组实验:1、在盛有稍量盐酸的试管中放一根生锈的铁钉;2、过一会儿取出,用清水洗净;3、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师)多媒展示:
(1) 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
(生)氯化铁和水。
(师)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没在酸中?为什么?
(生)组内讨论,得出结论:不能。因为铁是活泼金属,与酸接触能发生化学反应.
(师)多媒展示:请写出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前面板书:
Fe2O3 + 6HCl = 2 FeCl3 +3 H2↑
氯化铁
(四) 合作探究4: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
(师)在第六单元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我们曾经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小组讨论、回忆、书写: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师)想一想,盐酸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制二氧化碳呢?
(生)小组讨论回答: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
((生)分组实验:1、向一个小试管中加入少许碳酸钠粉末,加入少许盐酸;2、用玻璃棒蘸点澄清石灰水,放入小试管口。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师)结合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生成物,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还能生成什么物质。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前面板书: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
(五) 讲评讲解:
(生)结合盐酸学习过程,提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师)多媒展示:盐酸属于强酸,与弱酸根对应的金属化合物能反应,生成新金属化合物和新酸(弱酸)。化学上这叫强制弱的原理。
(生)交流归纳盐酸的化学性质
(师)讲解:盐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四条
1、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 盐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3、盐酸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aO、MgO、Na2O、Fe2O3、CuO等),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水。
4、盐酸能跟含有CO32-的化合物(如CaCO3、Na2CO3等)反应,生成氯化物、水和二氧化碳。
(生)学生记录
(六)当堂训练
1.在下列物质①CuCl2 ②MgCl2 ③FeCl3 ④AlCl3中,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体胃中胃酸过多引起胃疼,治疗的胃药中常含有碳酸钠,它的作用可用以下的方程式来表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Mg B、Al C、Fe D、Zn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摸索尝试。这堂课突出了“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新理念,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在25分钟的时间内先以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以分组实验为主体的学生实验探究来完成自学的任务,并对自主的学习内容进行检测。教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求各小组认真记录实验现象,之后进行简单交流,做好发言准备。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设计中有四个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中学生探究实验4,把教材中第十一单元中课题1中生活中常见的盐部分内容提到本节教学设计中来,一方面丰富本课时只讲一种酸的内容,另一方面为下单元课题1中的学习,分散下单元课题1过多的学习内容,从而降低下单元的学习难度。
学生完成自测题,可使大多数学生的答案、学习思路完全展示在面前,引导学生优化最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同时可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重新来确定哪些内容该教,怎样教。这样使教学措施和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教”和“学”可有机的互补,使自已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当堂训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为了巩固盐酸性质的知识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人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设计了3个练习题,对知识点练习并不要求面面俱到,第1、2小题是面向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第3小题面向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较高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