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教 案200920610 学年第 2 学期课 程 名 称人力资源管理系 (部)管理系教研室商务管理授课专业08商务管理主 讲 教 师沙其富职 称讲 师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制二十年三月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编号总计:72 学时理论:56 学时实践:16 学时学 分课程类别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践课( )使用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秦志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3版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08商务管理 共 1 个班教学目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与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联系密切,
2、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概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招聘甄选、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绩效考评,工资管理、福利保障、劳动关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及运作规程,结合专业实际,将所学的理论与职业发展、岗位工作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概念、劳动合同、岗位分析方法、招聘方法、培训方法、绩效考评方法、工资管理、福利类型、职业发展路径等。教学难点包括人力资源与劳动资源区别、劳动合同、岗位分析、招聘甄选技术、绩效公平
3、、工资福利体系设计等。主要参考资料1、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张佩云主编,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精品教材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二版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胡君辰,郑绍濂主编,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三版3、人力资源管理,陈伟主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4、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箱(新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系列),邱庆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5、MBA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余凯成等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三版备注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授课方式理论课( )
4、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1次课授课时间第 1 周 第12 节学 时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的形态即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及结构,理解人力资源价值即人力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了解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及资源的含义、分类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的形态即即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及结构。难点:人力资源形态的理解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10分钟)案例引入: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新课展开(70分钟)第一节 人力资源(50分钟)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二、人力资源
5、的形态三、人力资源的价值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20分钟)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知识运用(1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讨论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结构的内容?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途径?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2次课授课时间第 1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
6、要区别,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及任务即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原则与职能,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与价值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难点: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理解及企业性质、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理解。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人力资源的含义及形态的理解新课展开(80分钟)人力资源管理(50分钟)二、人力资源管理含义1、含义2、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五、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0
7、分钟)企业性质二、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三、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讨论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二、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内容有哪些?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二章 劳动关系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3次课授课时间第 2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及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分析、劳动市场的含义、劳
8、动交易的含义,熟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及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理解劳动交易的条件与状况,了解劳动力需求产生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及类型、劳动契约的性质结构及法规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及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分析、劳动市场的含义、劳动交易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及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难点:劳动交易的条件与状况,劳动契约的性质、结构等的理解。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10分钟)案例引入:华为万名员工自选去留新课展开(70分钟)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基础一、劳动市场的构成1、劳动力市场需求2、劳动力市场供给二、劳动市场基本概念1、劳动市场及特点、类型2、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
9、含义三、劳动交易1、劳动交易含义2、劳动交易条件3、劳动交易状况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确立劳动关系基本概念二、劳动契约知识运用(1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讨论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劳动市场的含义及劳动市场构成?2、劳动交易的含义及交易条件?3、劳动契约的含义及特点?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二章 劳动关系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4次课授课时间第 2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
10、解除、终止和续订的关键条件,理解我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的关键条款,熟悉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续订的相应条款,了解劳动合同中如何规避合同陷阱。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的关键条件。难点:我国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的关键条款的理解以及承担违约责任的对应条件、合同陷阱等。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劳动市场的含义及劳动市场构成;劳动交易的含义及交易条件劳动契约含义新课展开(80分钟)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确认一、劳动契约二、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的订立2、劳动合同的变更
11、3、劳动合同的解除4、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续订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讨论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劳动合同变更书实训练习2、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实训练习3、劳动合同续订书实训练习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二章 劳动关系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5次课授课时间第 3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员工管理制度的内容即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关于劳动纪律的规定、关于劳动程序的规定,理解员工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劳动法中的部分条
12、款、员工管理原则与员工管理方式,了解员工管理制度的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员工管理制度的内容即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关于劳动纪律的规定、关于劳动程序的规定,员工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劳动法中的部分条款、员工管理原则与员工管理方式。难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条件的规定、劳动纪律的规定及劳动程序的规定的理解与运用。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劳动市场的含义及劳动市场构成;劳动交易、劳动契约、劳动合同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发展一、员工管理制度的特点二、员工管理制度的内容1、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2、关于劳动纪律的规定3、关于劳动程序的规定三、员工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劳动法四、
13、员工管理实践1、员工管理原则2、员工管理原则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讨论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员工管理制度的内容有哪些?2、员工管理方式有哪些?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三章 人力规划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6次课授课时间第 2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体系结构,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
14、源规划的任务。难点: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理解。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劳动市场、劳动交易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等案例引入:信达公司的人力资源计划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1、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2、人力资源规划的体系结构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人力资源总体规划2、人力资源职能规划3、人力资源具体方案三、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人力资源的含义?2、人力资源的任务是什么?教学反思:课时教
15、案授课题目第三章 人力规划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4次课授课时间第 2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主线。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即准备阶段、预测阶段、决策与实施阶段、评估阶段。难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的理解。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人力资源的含义、任务及内容体系新课展开(80分钟)参考资料:储备人才好过冬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一、人力资源规划的主线1、人事匹配计划2、人员激励计划3、人才开发计划
16、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准备阶段 2、预测阶段3、决策与实施阶段 4、评估阶段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1、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衔接2、人力资源规划与未来计划的衔接3、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发展的衔接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分几步,每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是什么?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三章 人力规划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5次课授课时间第 3 周 第 12 节学 时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
17、、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即德尔菲法、转换比例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即外部供给分析和内部供给分析,内部供给分析主要包括技能清单、管理人员接替图、人员接替模型,理解人力资源平衡的方法,了解马尔可夫矩阵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供给预测的方法。难点: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如何运用马尔可夫矩阵分析法。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方法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法1、德尔菲法 2、转换比例分析法3、回归分析法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法1、外部供给分析方法2、内部供给
18、分析方法三、员工供求平衡法1、平衡问题2、平衡方法3、马尔可夫矩阵分析法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课后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有哪些方法?如何运用?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有哪些方法?如何运用?3、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如何平衡?平衡方法有哪些?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四章 岗位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6次课授课时间第 3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岗位分析的含义、岗位分析成果即岗位说明书的制定
19、与编写,理解岗位分析的基础、岗位分析的内容与依据、岗位分析的方法及岗位评价的方法,了解岗位分析的作用、岗位评价的含义、岗位评价的实施及岗位分析的意义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岗位分析的含义、岗位分析的7个主要问题,岗位设置的原因,岗位描述的专业术语,岗位分析的内容、重点及其依据,岗位分析的过程。难点:岗位分析的专业术语及主要内容。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案例引入:弘发公司的职责界定困扰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一节 岗位分析概述一、岗位分析的含义二、岗位分析的基础(一)岗位设置的原因(二)岗位的刻画(三)岗位的比较(四)岗位的等级三、岗位分析的作用第二节 岗位分析工作一、岗位分析
20、活动(一)岗位分析的内容(二)岗位分析的重点(三)岗位分析的依据(四)岗位分析的操作(五)岗位分析的过程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岗位分析的含义?2、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3、岗位描述的主要术语。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四章 岗位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7次课授课时间第 4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岗位分析成果即岗位描述和岗位规范的制定与编写,理解岗位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教学重
21、点及难点:重点:岗位分析成果即岗位描述和岗位规范的制定与编写。难点: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与编写。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岗位分析的含义、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新课展开(80分钟)第二节 岗位分析工作岗位分析活动二、岗位分析成果(一)岗位描述(二)岗位规范第三节 岗位分析方法一、岗位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2、现场观察法3、访谈法4、关键事件法5、核心小组讨论法6、工作日志法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岗位说明书实训。2、岗位分析调查方法。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四章
22、 岗位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8次课授课时间第 4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岗位分析界定方法、岗位任职资格测评方法,理解岗位评价的含义及岗位评价方法,了解岗位分析的作用、岗位评价的实施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岗位分析界定方法、岗位任职资格测评方法,理解岗位评价的含义及岗位评价方法。难点:岗位评价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岗位分析的调查方法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三节 岗位分析方法岗位调查方法二、岗位界定方法(一)工作成效比较法(二)操
23、作方式分析法(三)业务流程分析法(四)岗位经验总结法三、岗位任职资格测评方法(一)功能性工作分析法(二)岗位分析量表法(三)能力描述问卷法第四节 岗位价值评估一、岗位评价概述二、岗位评价实施三、岗位评价方法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岗位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岗位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五章 招聘甄选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9次课授课时间第 5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
24、三个层次)掌握招聘的含义、甄选的含义以及外部招聘的渠道,理解招聘需求的确认,了解招聘的意义、甄选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招聘的含义、甄选的含义、以及外部招聘的渠道。难点:招聘需求确认等。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案例引入:上海通用汽车的招聘策略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一节 招聘甄选概述一、招聘概述(一)招聘的含义(二)招聘工作的意义二、甄选概述(一)甄选的含义(二)甄选的意义第二节 招聘甄选程序一、招聘需求确认(一)招聘需求的产生(二)招聘需求的确认二、招聘范围选择(一)外部招聘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
25、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招聘的含义?2、甄选的含义?3、外部招聘的主要渠道?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五章 招聘甄选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10次课授课时间第 5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招聘的含义、甄选的含义、招聘甄选的程序即招聘需求确认等,理解招聘甄选的方法即初步筛选、面试办法、评价中心等,了解招聘与选拔人才工作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招聘的含义、甄选的含义、招聘甄选的程序即招聘需求确认等。难点:招聘信息的制作、应聘人员登记表的制作、面试问题设计与评价指标表等。教
26、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招聘甄选的含义、外部招聘的渠道新课展开(80分钟)第二节 招聘甄选程序一、招聘需求确认二、招聘范围选择(一)外部招聘(二)内部招聘参考资料:什么是“好”的招聘途径三、招聘信息发布(一)外部信息发布(二)内部信息发布四、应聘人员甄选五、员工录用手续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内部招聘的主要渠道?2、招聘信息发布主要方式?3、员工录用手续主要有哪些?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五章 招聘甄选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
27、他( )课 次第11次课授课时间第 6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招聘的含义、甄选的含义、招聘甄选的程序即招聘需求确认等,理解招聘甄选的方法即初步筛选、面试办法、评价中心等,了解招聘与选拔人才工作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招聘的含义、甄选的含义、招聘甄选的程序即招聘需求确认等。难点:招聘信息的制作、应聘人员登记表的制作、面试问题设计与评价指标表等。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外部招聘、内部招聘的渠道、员工录用手续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三节 招聘甄选技术一、初步筛选(一)应聘人员登记表(二)简历筛选(三)电话筛选(四)
28、笔试筛选二、面试办法(一)面试目的(二)面试准备(三)面试偏见(四)面试提问三、评价中心(一)评价中心含义(二)评价中心应用(二)评价中心方法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初步筛选的主要程序?2、如何避免面试偏见?3、评价中心的应用及方法?教学反思:课时教案授课题目第六章 员工培训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12次课授课时间第 6 周 第 34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培训的含义、培训工作的内容,理解培训
29、工作的主要形式及性质,了解员工培训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培训的含义、培训工作的内容以及培训工作的主要形式及性质。难点:培训工作内容的理解。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案例引入:多尔博公司的培训计划新课展开(80分钟)第一节 培训工作概述一、培训工作的含义(一)员工培训的性质(二)员工培训的意义二、培训工作的内容(一)传授知识(二)提高技能(三)引导态度(四)塑造习惯三、培训工作的形式知识运用(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提问、讨论、演示等对本次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运用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培训工作的含义?2、培训工作的内容?教学反思:课时教案
30、授课题目第六章 员工培训授课方式理论课(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其他( )课 次第13次课授课时间第 7 周 第 12 节学 时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培训设计如何实施,熟悉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路,了解培训效果的评估。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培训设计如何实施,熟悉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路。难点:培训设计如何实施。教 学 过 程方法及手段课程导入(5分钟)回顾:培训的含义、培训工作的内容及形式新课展开(80分钟)第二节 培训工作实施一、培训需求确认(一)培训需求的性质(二)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路(三)培训需求分析的常用技术二、培训设计实施(一)培训的目标(二)培训内容和对象安排(三)培训者(四)培训时间(五)培训地点与设施(二)培训方法与经费三、培训效果评估(一)员工角度的培训评估(二)企业角度的培训评估知识运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