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惊弓之鸟读写结合.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89330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弓之鸟读写结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惊弓之鸟读写结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惊弓之鸟一文中的三个读写结合训练点三里棚小学:江帆训练点一:初读课文,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训练设计:1、“更羸是( )手。”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更羸是()手。”启发学生: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说出了“射手”“猎手”“能手”等词,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很多答案,如: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也就理解了“手”的意思。2、 “更羸是( )能手.”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具体。有的学生说:“更羸是射箭能手。”有的学生说:“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引导学生越说越具体。3、引导交流古时候射箭能手的故事。教师没有就此刹住,而是来了个急转弯谈起了古代艺术作品里的射箭能手的

2、故事。学生已经看过,说话兴趣应该会很强烈,有的学生自告奋勇讲述李广误将石头当老虎拔弓射箭的故事,有的学生讲述绿林好汉罗宾汉比赛射箭的事,还有的学生提议背诵塞下曲。教师又将学生从故事中拉回到课文中来,比较射箭的不同:李广射箭之猛,罗宾汉射箭之准,那么更羸射箭又怎样呢?从而加深认识: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射箭之神奇可见一斑。解析:说话训练是语文课堂里最常见、最频繁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习惯将之纳入“写”的范畴。由于它简单、快捷,也就成了“读写结合”最青睐的朋友。在这一片段里,老师对学生的说话训练丝丝入扣:一是源于文本的说话训练。教师在学生说话之前就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范式:“更羸是( )手”“

3、更羸是( )能手”,让学生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超越文本的说话训练。由“更羸是射箭能手”引向“古代文艺作品里也有许多射箭能手的故事”,让学生讲述李广和罗宾汉的故事,感受李广射箭之猛,罗宾汉射箭之准;再通过比较上升认识,回归文本。在说话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表达,针对学生表达中的困惑进行调理、下药,使学生的表达愈加完整、规范,达到“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训练点二:复述训练,把握故事训练设计:在了解清楚故事的内容后,教师板书提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就课堂生成相机引导学生把话说简洁明了,引导学生用生动的

4、语调进行复述。1、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2、更羸告诉魏王3、魏王不信,于是更羸 ,果然 。解析:这个过程是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之后,老师安排的又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点。采用填空的形式,层层递进,学生练完一句,老师再加一个填空,亦读亦写亦说,将文本内涵解读得淋漓尽致。透过设计训练学生的几项语言组织能力: 概括。“概括”需要功力,因为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创造,不能全盘照搬。填补。通过设置三道填空题: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 ;更羸告诉魏王 ;魏王不信,于是更羸 ,果然, 。让学生通过填补空白,披文入情,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也为复述提示了顺序,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先一

5、句一句引导学生复述,再将三句连起来完整地复述,使学生对“惊弓之鸟”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转换。“转换”也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它基于文本,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又必须创造。如,把第一人称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这是角色转换。此外还有语言转换、文体转换等。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复述不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程度,而是要让学生在练说中,尝试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遣词、造句、构段等语言技能。从这个目的出发,引导学生的复述一方面要鼓励其尝试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语

6、言表达方法,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将复述等同于背诵。总之,促使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所学语言,既是抓住了复述练习的根本。训练点三:补白训练,课堂练笔训练设计:课文完了,魏王应该还有话说,可文章却没写,你们能不能加一句,用对话的形式写下来。学生当堂练写后,老师请了几位学生上台,教师当“更羸”,学生当“魏王”,进行对话。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魏王听了更羸这一番话,( )地说:“ ”解析:在教学收尾阶段,利用课文留下来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像,猜一猜魏王听了更羸的话后会怎么说,并任意选择一种人物对话的表达形式写下来。这是一种表达训练,有铺垫阅读,有情境补白,有反馈表演,使“读”与“写”不流于形式,达到完美融合的境界。这种结合方式将之称为“分步结合”,即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写作片段或文章,这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形式。由于这种结合方式一般是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或课外时间进行,是学生对课文表达形式充分感悟之后的适度拓展和尝试运用,步子小,且写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