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 谈礼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好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要先表扬一下同学们。因为老师每次来到学校碰到同学们时,都会听到一声亲切的问候,那就是“老师好”。短短的一句问候表达着同学们的热情,传递着温暖,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传达着一个消息,那就是同学们都是一个讲礼貌的小学生。所以老师要表扬同学们。那么为了让同学们现在就能表现自己是个懂礼貌的小学生,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现在向我们身后的各位老师大声招呼吧!
2〠我们都是讲礼貌的人,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写:礼貌
3〠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谈礼貌(板书:谈礼貌)
2〠从词入手,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 这篇文章中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也就是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出示词语:礼貌待人 礼貌语言 优良传统 关系和谐 生活美好
3〠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4〠请同学们围绕:“礼貌”用上这些词语说一两句话
5〠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画下来。
6〠指读句子(出示课件)
1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7〠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文章,那么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观点是什么呢?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8〠为了更好的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是怎么做的呢?(板书:举例)
9〠作者举了那些事例来论证他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再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路、踩脚、理发)
3〠学习“问路”,感悟古训
1〠作者分别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事例:问路
2〠牛皋和岳飞分别是怎样问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段,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思考:通过朗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牛皋和一个怎样的岳飞?
3〠感悟牛皋的粗暴无礼
1〠指名读牛皋问路的内容
2〠只这一言一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你能通过朗读表现牛皋的无礼吗?(指导抓住“吼”读好牛皋的语言)
4〠齐读牛皋的语言,进一步感受牛皋的粗暴无礼。
4〠体会岳飞的彬彬有礼
1〠指名读岳飞问路的内容
2〠从这些文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岳飞?从哪里看出的?(动作谦逊、言语文雅)
3〠指导朗读:带着感受,读一读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
4〠岳飞在问路这件小事上能表现的如此谦逊有礼,让人尊敬,你能用一两句话夸夸他吗?
5〠学习“古训”
⑴、岳飞,君子也!我们中国就曾有古训是怎么说的请在文中找到古训,读一读(出示课件: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⑵、指读“古训”,联系上下文思考它的意思
⑶、指名说说对古训的理解(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⑷、齐读古训及意思
5〠再齐读岳飞问路的内容,感受他的君子风范
6、同是问路,牛皋是在马上——吼道,岳飞则是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让我们来演一演,重现当时情形
7、表演,分角色:牛皋、岳飞、老人
8、表演后,教师采访老人:请问老人家,您听了牛皋的话后,您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您就……;当您听到岳飞的话后,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所以您就……
9、小结:同样是问路,牛皋和岳飞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正如俗话所说(出示课件: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作者用这样一个故事说明在请别人帮助时,应该讲礼貌,因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作者给我们两个事例来论证,它们分别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生字指导
嫌:右边部分第五笔要出头
纠: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五、作业设置
1、搜集有关礼貌方面的名言警句
2、留心身边能说明礼貌待人的事例,下节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谈礼貌
问路
举例 踩脚
理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