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新年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2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教材分析: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
2、年的欢乐气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教具准备:过新年的其他音像资料,过新年的歌曲录音,伴奏音乐录音,歌谱,节奏谱,儿童打击乐器(小鼓、小钹),彩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活动:师生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一起进入教室,落座。教师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辞旧迎新的节日,我们国家民间对春节也叫“过年”,今天我们就在歌声中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过年的喜庆气氛。二、学唱新歌(一)欣赏歌曲1播放过新年的配乐录像,学生听音乐并观看画面。教师将写有“过新年”美术字的条幅挂在黑板上。引导:看过了热闹的节日景象之后,老师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曲,请你感受
3、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播放过新年歌曲的录音,并以自己的体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引导:谁来说一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欢快热烈)3提问:刚才的录像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民俗活动?(耍狮子、舞龙、扭秧歌)4引导:你能不能随着过新年的音乐模仿这些有趣的民俗活动?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说一说、练一练。5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并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试着模仿耍狮子、舞龙、扭秧歌等民俗活动。6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同学表演的“扭秧歌”,请大家随着音乐拍拍手为他们伴奏。7为表演的同学分发道具彩带,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学生一组同学在教室的中间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扭秧歌”,其他同学随着音乐轻轻拍手并观看表演。8
4、我们再请一组同学为我们表演“耍狮子”,请大家边欣赏他们的表演边轻声地用“la”跟唱歌曲的旋律。为表演的同学分发“耍狮子”用的道具狮头,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学生一起轻声唱歌曲的旋律。一组同学在教室中间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耍狮子”,其他同学用“la”轻声跟唱歌曲的旋律。9我们刚才进行的活动一直有音乐伴奏,你们能记起刚才听过、唱过的旋律吗?请你唱一唱。学生用哼唱的方式唱出自己记住的旋律片段。对于学生演唱正确的地方予以肯定,对于学生演唱中不正确的地方予以纠正,并用规范的口型及演唱方法示范学生记住的音乐片段。10同学们记住了这首歌曲的大部分旋律,下面请大家认真听琴,我们用“la”这个音完整地练唱
5、一遍歌曲的旋律。用比较慢的速度弹奏歌曲过新年的旋律,用准确的演唱口型和状态给学生以示范,和学生一起练习演唱歌曲的旋律。学生跟琴练习演唱歌曲的旋律。(二)学唱歌词1.引导: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这首歌曲,请你仔细听一听歌中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过新年(有歌词演唱的录音)。学生聆听歌曲,仔细听辨歌词。2.自主、主动学唱歌词。提问:好,歌曲听完了,谁来唱一唱,你听到了什么歌词?学生回答听到了什么:如:(演唱)“过新年呀,咚咚咚咚咚呛。”“喜洋洋呀,咚咚咚咚咚呛。”教师用琴弹奏出这两个乐句。师生一起演唱。学生回答我听到了(演唱)“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教师用琴弹奏出这两个乐句。师生一起演唱。学
6、生回答我还听到了“咚咚咚咚呛”。教师引导:你还听到了“咚咚咚咚呛”,那这个“咚咚咚咚呛”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呀?(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是锣鼓点儿的声音。)引导:请你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认真听一听“咚咚咚咚呛”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你可以用手指做鼓距在自己的腿上敲一敲。你也可以小声地跟着音乐唱一唱。播放歌曲,教师以手势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唱出“咚咚咚咚呛”的地方随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并小声哼唱。3师生合作共同演唱歌曲导语:请大家与老师合作,我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演唱到“咚咚咚咚呛”的地方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将歌曲过新年的歌片挂在黑板上,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教师范唱歌曲。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师生合作共同演
7、唱歌曲教师语: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自己唱一唱。三、歌曲音乐文化扩展(一)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过渡语:这首歌曲唱的是过年的情景,在过年的时候哪些打击乐器最能表现热烈喜庆的气氛呀?(锣、鼓、镲)2教师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按照节奏谱来演奏。3教师展示大鼓、小鼓、小镲,把节奏谱展示在黑板上。4教师语: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演奏大鼓,第一组的同学演奏小鼓,第二组的同学演奏小镜,老师和其他同学演唱。5分发打击乐器,播放伴奏音乐,与学生一起演唱。6教师语:老师想给大家提个问题,在歌曲的结尾我们怎样表现喜庆热闹的气氛?老师设计了几种办法,第一种是越来越弱,在渐弱中结束(教师示范);第二种是
8、越来越强,在最强音上结束(教师示范)。请你选择一种。7播放伴奏音乐,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并演唱。(二)展示与过年相关的文化活动1播放春节序曲的录音,作为背景音乐。教师语: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人们用欢乐的歌声、用动人的舞蹈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还会用一些特别的东西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祈盼与祝福。2课件出示搜集到的窗花,中国结挂件,“福”字,春联,鞭炮模型,灯笼等物品互相交换欣赏。教师语:在过年的日子里,我们用窗花带来春天的温暖,用中国结寄托团圆的心愿,用春联和福字表达对新年、新日子的美好祝愿,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用这些象征美好与吉祥的饰物把我们的教室装扮起来,我们一起来过新年!3用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祝福。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与学生一起活动。学生背唱歌曲,边唱边表演自己创编的秧歌步。四:课外延伸布置课外上网寻找各地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和过新年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