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南京路一小 刘洁冰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2、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定义。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举例说明什么是比例的前项、后项
2、和比值?2、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3:55/8:1/418:302:80.4:0.21.8:0.95/8:1/47.5:32:89:27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学生反馈、订正(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师:师问:口算完了,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板书:3:5=18:30)师: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发现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
3、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并板书:比例的意义二、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例3(1)学生分别计算出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计算出比值。第一张照片:6.4:4=1.6,第二张照片:9.6:6=1.6(2)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6)师追问:所以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3)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我们可以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板书:6.4:4=9.6:6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
4、书(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4) 从比例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5) 师: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评析:通过教师的质疑提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2、课件再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三、巩固练习教材练习九第3、4题评析: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