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2】
“一言一行”表达爱
【教学目标】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动的事情。
2、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懂得报答,学会感恩。
3、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准备照片,回忆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点点滴滴。
2、教师搜集母子或父子情深的图片。
3、为爸爸或妈妈做一件事,表达你对他(她)的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音乐:阎维文《母亲》,出示歌词) 边放音乐教师边叙说歌词。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2、听着这首歌,你一定想起了爸爸妈妈对你关爱的点点滴滴,【出示图】
他们一起为你过生日;妈妈总是那么喜欢搂着你一起看书说故事……就让我们从这温暖的记忆长河中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儿说一说,让大家一起分享那段美好的时光。
(幻灯片: 说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件事。)
3、同学们说得很好,是父母,是家人,是长辈们无私而又无处不在的爱,像细流,柔柔地围绕着我们成长。
4、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出示】:
当然知道,
太阳出来时,雪人就会融化,
心里还是会忍不住难过,
我要赶在雪化之前,热情地拥抱你,
大声告诉你: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二、谈话交流:
1、(出示照片)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这张照片记录下了一个温馨的画面,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幻灯片:说一说)
2、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你就是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送给妈妈一个苹果?当你的妈妈看到这样的情形,会是什么样儿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将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给你的同桌听,并且也请他提提建议。
(幻灯片:展开想象,说清楚事情的经过。)
3、同学们说的真好,每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温暖的过去、美好的回忆。对爸爸妈妈表示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告诉他们:“我爱你!“也可以给爸爸妈妈送上一个甜蜜的吻,为妈妈端上一杯茶、捶捶背,为爸爸洗洗脚、聊聊天等等。
请记录下来,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对着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也可以为他们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应注意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抓住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来写。
(3)能完整地写出整个过程。
写好之后我们再来交流。
三、范文赏析,明确技巧。
1、你的习作完成了吗?老师这里有一篇习作,题目叫做《生日里的“乌龟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习作。
2、指导:
(1)一篇优秀的习作,言之有序是基础。这篇作文所写的事情的起因是要给妈妈送一件生日礼物。
思考:A 为什么要送妈妈生日礼物呢?
B 又是怎么想到要送给妈妈一只小泥狗的呢?
(2)事情的经过则是小作者为妈妈的生日煞费苦心做了一只小狗送给了妈妈,这是这篇文章的高潮部分。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有故事情节,都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我们把事情发展中最紧张、最精彩的部分称为高潮。写好文章的高潮部分,是故事发展的关键。这篇习作有两个细节写得很精彩。
A 做小狗 她是怎么来写的呢?
回忆——抓顺序,尤其用好“先……接下来……最后”
B 妈妈拿到礼物之后的神态,写得很细腻,她又是如何写的?
看—— 表情描写
听—— 语言描写
想—— 心理活动描写
3、这篇文章通过一件小小的生日礼物传达了女儿对妈妈的爱。(出示图)你看,这就是她们母女俩。
情贵在真。正因为小作者付出了真情,心有所想,写出来的文章才感人。正因为小作者抓住了细节描写,才能向读者很好地传递这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文贵情真,这种诚挚的情感并非一定得惊天动地,它往往蕴含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之中,这点点滴滴更能打动人心,不是吗?
四、修改作文: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对照习作重点和要求,结合《生日里的“乌龟狗”》的能成功之处,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让文章更精彩。
板书:
“一言一行”表达爱
★看—— 表情描写
听—— 语言描写
想—— 心理活动描写
★抓顺序
生日里的“乌龟狗”
刘翕然
我无意中走近书柜,一眼瞥见顶层的正当中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个小巧的礼品盒,怪精美的。但我又朝里面望了一眼——唔,那里面的东西只能让人摇摇头苦笑一声。真的不忍心把它称作“礼物”,那只不过是团泥巴而已,但又的确是我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去年暑假的那天,我正盘算着送妈妈一样什么生日礼物,就忽听厨房里妈妈带点责备地问爸爸:“本命年的礼物说买说买,半年都过去了,怎么还没影儿?”我心头一动——对啦,妈妈属狗,又喜欢狗,今年正是狗年,我怎么把这碴儿给忘了呢?不如送妈妈一条……唉!我一想又泄气了,哪儿来的狗哟!思来想去,我决定捏一只小泥狗。
当然,这一切都是背着妈妈干的。第二天她一上班,我就翻出了学校发的紫沙泥,铺开一张报纸,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先是小泥狗的身子,搓一个泥球儿压压扁,很快做好了。四条腿不大好办,做出来那样子像四根长着大脚的柱子。接下来头就比较麻烦了。先戳两个小洞,算是眼睛。狗的脑袋得长一些——至少我见过的狗大部分都是这样,于是捏得尖一些。画一道沟,要向上弯一些,是小泥狗咧开的大嘴,缺个鼻子,安上,缺俩耳朵,挂上。对了,狗也有胡子,赶快一笔一笔画上。一同忙活过后,我又用剩下的一点泥巴做了根狗尾巴。
最后,我七手八脚地用牙签把小泥狗的各个“零件”串了起来。显然这只小泥狗不是很牢固,我也顾不上管这些个,把它的背压压平,像模像样地写上了一个斗大的“狗”字,并附上了一张写有我的祝福的小纸条。
妈妈生日那天,我双手捧着装有小泥狗的礼品盒,轻轻绕到妈妈背后,说:“妈,闭上眼睛,把手伸出来。”妈妈满脸的不解,不过还是照做了。我悄悄把礼物放在了妈妈的掌心里,一溜小跑回了我的小房间,一边大声喊道:“好了,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一边笑个不停。这时只听屋外传来妈妈激动的声音:“姑娘唉,这是什么?!是小乌龟么?”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已经笑岔了气。一会儿,妈妈高兴地走进屋来,抽出了那张小纸条,又惊又喜,脸都微微有些红了,我还从未见过她这么开心地笑过呢,乌黑的瞳仁里闪烁着点点光泽,嘴角边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这到底是什么?”她端详了半天,仍然疑惑地问我。“看上面么。”我装作不满的样子。她这时才注意到那个字:“这是狗?我看是乌龟啊!”我止住笑声,挺纳闷,好端端的一只小泥狗怎么会是乌龟呢?再仔细瞧一瞧——咦?那小泥狗的背被我压得平平的,倒真有几分像驮石碑的大乌龟哩!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我们笑得好开心!她把那只“乌龟狗”连礼品盒一起,像珍宝似的放置在了书柜顶层的正中间——现在正好被我看到了。
回忆起那只“乌龟狗”,我又笑了,这回不是苦笑,而是幸福的笑……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