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要求老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成为一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这几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在争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下面就谈一下我的尝试和体会。一、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全方面了解学生,尽管教师与学生所处的角色不同,但在人
2、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给学生的评语中我们老师经常写到某某同学“尊敬师长”,我也是经常在思考我是否尊重了我的学生。只有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老师推心置腹,这也使得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了铺垫。我班的一位女生学习态度很差,经常说话前后不一致,她的话和其他同学的话也有很大的分歧。于是我就常常找她做一些小事情,让我和她之间渐渐消除那种师生间的距离感,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慢慢通过多次的交谈了解到她亲生母亲已去世,她不喜欢现在的妈妈,而且现在还多了两个双胞胎弟弟,更是觉得很失落。此后我对她是更加的关爱了,有时给她
3、洗洗头,有时送给她一些可口的饭菜吃,也鼓励同学们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她,并告诉她对生活要充满信心,更要自强自立。再与她的爸爸两次交谈后她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她也变得乐呵呵的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本册语文课本中有让学生说出你的烦恼的练习,可是说的同学还是少数。此时我让同学们拿出纸笔,思考好,写出自己的烦恼,不用写自己的名字。只听“沙沙沙”地写字声,十分钟后都收了上来。这时我又很幽默地将纸条打开说现在我来答记者问,教室一片笑声。
4、他们的烦恼各种各样,有的很直白、有的很含蓄,闪电般的思考后,我又用我擅长的幽默方式告诉了他们一些处理方法,给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做到有问必答。还有一些同学课后又找来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地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二、心灵沟通,因材施教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重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老师应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与学生沟通时也应是百分之百的真诚,一
5、个班五六十位学生,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这就要求老师要因材施教。对于内向型的学生,他们不善言辞,但不代表他们心中没数,只是在交流上要更显平等,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敢于在老师面前说话,说真话。我班有几位同学就是这样,不调皮,是很容易被老师同学忽视的那种,如果不经常找他们聊天、谈心,他们也会更加忽视自己的存在,自身的价值。对于那些能说会道、思维敏捷的学生,与他们谈心前一定要有事实根据在手,交谈时寸步不让,一步步引着让他们自己说出真实情况,再循循善诱,告诉其道理,展现出老师比他更聪慧的一面。如我班的一名女生,成绩很好,办事能力也挺强,但有好几
6、次利用自己职务之便将别人的本子上的名字改成了自己的名字,此时我手握证据,拿出她原来的本子和那位同学的本子进行笔迹对比,事实面前她的谎言不攻自破,并告诉她站在那位同学的角度想想如果让你蒙混过关了,那位同学有多冤枉啊。对于那些头脑灵活,调皮捣蛋,没有自觉性的学生,与他们很好沟通,经常觉得他们又可爱又可气,前面讲后面忘,这样的学生与他们交谈的次数肯定是很多的,尽量是鼓励,让他们向榜样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爱,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帮他们树立自信,给他们拟定目标。这些同学往往是班里的后进生,这样的沟通对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是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目标,找到方向。学生的内心犹如广阔的草原,一位好的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去了解、去感受、去领悟他们。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有了沟通,你就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更能进行心与心的交融,让一切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那就让我们教师成为那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