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出师表》复习全攻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70721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复习全攻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出师表》复习全攻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巩固与提高 【日积月累】 一、重点词语通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帝王死),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果真,实在)危急存亡之秋(时)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恢弘(扩大,发扬)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轻视),引(称引)喻(譬喻)失义(适宜、恰当),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不宜异同(不同)。若有作奸犯科(科条法令)及为忠善者,宜付(交给)有司论(判定)其刑(罚)赏,以昭(显示,表明)陛下平明之理(治理),不宜偏私(偏爱私心),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都)以咨(询问)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 (“阙”通“缺”,缺点,过失)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行为)淑均(善良公正),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队伍)和睦,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此先汉所以(……的原因)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倾覆衰败,兵败)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平民),躬(亲自)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做官扬名)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自枉屈,三顾(拜访)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托付)臣以(把)大事也。受命以来,夙(早)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成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荒凉的地方)。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希望)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攘除(铲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不效(功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以彰(表明,显扬)其咎(过失);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正确)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面对)表涕(眼泪)零(涕零,落泪),不知所言。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如果有作奸邪的事违反科条法律的人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信任他们。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 ….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10、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并翻译。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翻译:略 三、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四、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指品质低劣、下流)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为时,时候,时刻;今义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为痛心遗憾,惋惜遗憾;今义为十分憎恨)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古义为感动奋发;今义为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激动感谢) 5、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奔走效劳;今义:驱使快跑) 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开张:古义为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7、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畅晓:古义为精通,熟练;今义常指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配套使用) 9、猥自枉屈(猥:古义为辱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丈常用为卑鄙下流) 10、后值倾覆 (倾覆:古义为兵败;今义常用为倒下、颠覆) 11、庶竭驽钝 (庶:古义为希望,期望;今义为众多) 12、临表涕零(涕:古义为眼泪:今义常用为鼻涕) 五、一词多义 1、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ei,动词,留给、给予) ②.深追先帝遗诏(读yi,动词,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效: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动词,凑效)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 (名词,效果、成效) 3、论: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判定、评定) ②.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议论) 4、任: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动词,任用、委任) ②.则攸之、讳、允之任也(名词,责任、职责) 5、道: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名词,路、途)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名词,方法、道理) 6、分:①.今天下三分(动词,分开)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名词,职责) 7、行:①.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动词,做)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名词,品德) 8、能: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动词,能够) ②.先帝称之日能(名词,才能) 9、言:①.进尽忠言(名词,话、语言,此指意见、建议,下文“若无兴德之言”中的“言”与此同) ②.不知所言(动词,说) 10、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动词,是)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动词,做) 11、益:①.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②.有所广益有所广益(好处) 12、以:①.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③.受命以来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⑤.以光先帝遗德( 来) ⑥.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⑦.不以物喜 ⑧.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⑨.遂许先帝以驱驰(为、替) 13、于: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欲报之于陛下也(给) 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14、而:①.而中道崩殂 ②.可计日而待也 ③.国险而民附 ④.夺而杀尉 六、词类活用 1、不宜妄自菲薄(菲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2、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示) 4、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 5、北定中原(北:方十主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名词活用作动词,流泪) 七、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用“诚”字表示判断语气)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⑤.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用“为”字表示判断) ⑦.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⑧.此皆良实用(“皆”字表示判断) 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用“悉”字表示判断) ⑩.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⑾.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方,则攸之、讳、允之任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2、省略句 ①.诚宜开张圣听(句首省略了主语“陛下”,翻译时应将其补出)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之前省略了个词结构状语“为之”,可译为“替先帝”) ③.受命以来(句首省略了主语“臣”,翻译时应将其补出,译为“我”)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谓语“受任”、“奉命”之前均省略了主语“臣”,翻译时可酌情将其补出,译为“我”) 3、倒装句 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不懈于内”即“于内不懈”,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②.试用于昔日(“试用于昔日”即“于昔日试用”,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③.躬耕于南阳(“躬耕于南阳”即“于南阳躬耕”,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即“于桓、灵未尝不叹息痛十艮也”,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⑥.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臣以当世之事”即“以当世之事咨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⑦.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即“临崩以大事寄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⑧.不求闻达于诸侯(“求闻达于诸侯”即“于诸侯求闻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整体把握】 一、内容概述:诸葛亮写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第一次北伐之前。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二、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分析当前形势,指明危机,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由此提出 的建议。 第二段:提出 的建议。 第三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的安排。 第四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 第五段:提出 的建议。首句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次句引先帝故事,说明“亲小人”必将导致亡国;末句祉荐贤臣,说明“亲贤臣”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六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先自叙本志(淡泊名利,无意功名),次叙先帝“三顾茅庐”一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首句述白帝城托孤事;接着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再转说目前情况,提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末句补说出师手国内政事的安排,启发后主亲贤纳谏。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全篇主旨。 第八段:归纳各方面的责任。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也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希望。 第九段:表文结束语。 三、全文要点: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1—5段)――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 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1、分析形势:①.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三条建议是: ①.“诚宜开张圣听,……认塞忠谏之路也。”(广开言路)(前提);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关键) 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核心)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5、自述身世的目的: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②.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作者写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7、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表达感情,点明全篇主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作者回忆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着重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受恩感激(感恩图报)之情。 11、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12、写作特点: ①.以议论为主,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兼记叙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以身许国的经过,字字句句蕴含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②.语言质朴、恳切:提先帝蕴含对先帝知遇之恩德无限感激,提陛下以父辈的真挚感情反复规劝,再三嘱咐。 四、文章重点: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课后题)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 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小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五、重点语句解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表达了诸葛亮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意。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委任,在危难之中我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 ——这一充满感情的话,既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临危受命,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须知到察纳雅言。 【课外知识拓展】 1、出自本文的成语。 ①.妄自菲薄 ②.引喻失义 ③.作奸犯科 ④.优劣得所 ⑤.计日而待 ⑥.三顾茅庐。 2、名句背诵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⑤.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赞颂诸葛亮或《出师表》诗句: ①.“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②.“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④.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陆游 ⑤.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刘勰 4、与诸葛亮相关的名句。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出处:诸葛亮《诫子书》 5、相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 病死五丈原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摆设八阵图 空城计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6、下面是关于诸葛亮的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照示例,写出另外列出来的六项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例:三顾:三顾茅庐。 ①.六出:六出祁山。 ②.七擒:七擒孟获。 ③.东和:东和孙吴。 ④.北拒:北拒曹魏。 ⑤.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⑥.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实战演练】 一、填空题 1、诸葛亮,字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 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2、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出师表》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刘禅) 二、选择题 1、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 A、悉以咨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4.A )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于”字在句中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不求闻达于诸侯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受任于败军之际 5、选出卜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项( 5.A ) A、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今南方已定 是亦不可以已乎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问君何能尔 D.亲贤臣,远小人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三、写山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苟富贵,无相忘 苟全性命于乱世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河曲智叟亡以应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1)如果/暂且 (2)消失/逃跑/通“无” (3)罚/惩罚 (4)责任/效果 (5)对/在 四、翻译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五、用原文填空(理解性默写)。 1、第②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第③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7、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8、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课内阅读】 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 ② ③ 。其中最重要的是 。 参考:①广开言路 ②严明赏罚 ③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2、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 参考:纳谏、法治、用人。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参考: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4、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 ” 的人,该受赏的是“ ”的人。 “使内外异法”一句中“内”指“ ”,“外”指“ ”。 4、“作奸犯科” 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5、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参考: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 6、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参考: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借古鉴今,成败并举。 7、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参考:忠心、品德、才能。 8、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参考: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9、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10、古代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参考:(可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要亲贤远佞”来回答;又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来回答;还可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来回答)。 11、文章⑥⑦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参考:三顾茅庐临崩寄大事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意思对即可) 12、简述作者自述身世(第六段)的目的。 参考: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身份低微,生活淡泊,且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13、作者在结尾写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涕零”的原因。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参考:(示例)诸葛亮因为想到了先帝对自己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临崩寄大事于己的信任,还有怕完不成先帝遗愿的焦虑,百感交集的“涕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 参考: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忧虑。 14、结合课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参考:①报先帝,忠陛下。②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5、请分析下面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参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谏,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 16、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要点:(答任意一点) ①.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 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②.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17、陆游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8、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19、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参考: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20、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参考: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写。 21、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参考: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22、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力而为做好”回答即可。) 23、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答案要点:①.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 ②.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4、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参考: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25、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答案要点: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26、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要点: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7、当今世界变幻莫测,如你是炎黄子孙身处二十一世纪的诸葛亮,你怎么办? 28、作为一名有才智的中学生,你如何为学校献计献策? 29、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参考: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 【阅读精选】 一、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2008 常州市) 【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①.简拔: 选拔 ②.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③.优劣得所: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④.意气扬扬: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 ⑤.名显诸侯: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 ②.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D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参考: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