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八)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南昌调研)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1~3题。
1.图中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导致( )
A.①增强,②增强 B.②减弱,③减弱 C.③增强,④增强 D.⑤减弱,④增强
3.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②强,④弱
★4.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M地。N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14·浙江五校联考)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5~6题。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6.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4·杭州模拟)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9~10题。
项目
气候区
年平均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平均热
岛效应
亚热带
0.24 ℃
0.14 ℃
0.39 ℃
温带
0.54 ℃
0.80 ℃
0.25 ℃
高原区
1.03 ℃
1.70 ℃
0.45 ℃
热岛效应≥1.0 ℃城市比例
亚热带
15.38%
15.38%
23.08%
温带
25%
33.33%
0.0%
高原区
50%
75%
50%
9.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1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014·银川一中月考)阅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hPa。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_。(8分)
(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3年7月在此旅游的王先生发现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16分)
14.(2014·杭州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年平均风速每10年减小0.12 m/s。
材料二 下图为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材料二中情况应出现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时段)。(8分)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8分)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12分)
答 案
1.D 2.C 3.D 第1题,由图可知,④代表大气逆辐射,①代表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第2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增强。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被大气层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4.选A 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5.A 6.A 第5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图可判断,图中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O、P分别对应位于N、M上空;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至O。故A项正确。第6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则A项正确。
7.选A 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选A 从气流运动方向可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9.B 10.D 第9题,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了风速,增加与郊区热量交换的难度,故①说法错误,由此可知B选项正确。第10题,1月份我国为冬季,温带地区和高原地区需要采暖,故热岛效应较强。
11.B 12.D 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13.(1)22 西北风(或偏北风)
(2)巴斯海峡的延伸方向与西风风向一致,风浪较小,库克海峡延伸方向与西风风向不一致,风浪较大。
14.(1)8~16时
(2)变小
(3)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