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2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姓名:刘琴
学科:生物
职务:初中生物老师
单位:西安益新中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环城西路铁塔寺
路19号
电话:17791417089
邮编:710082
《2.1.2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西安益新中学 刘琴
一、 教材分析
1. 《植物细胞》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 教材这步分内容写得比较清楚,但有一个明显错误。书第43页有一个手拿滴管滴碘液的图,图中所示的使用滴管的方法明显不规范。
3.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实际的教学安排与教材有些不同。《第二节 植物细胞》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为理论部分(包括讲细胞的结构)。第二课时为实验内容。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二课时实验内容的。
4. 初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比较多。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人血涂片。可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实验统一安排。如:有时可将观察人血涂片合并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这个实验中。
二、 学情分析
1. 很多学生使用显微镜还不够熟练。
2. 初一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愿望非常强烈。
3. 初一的学生第一次制作玻片标本,一上来就完全让学生自己做,有一定的困难。初中生模仿能力较强。
4. 初一学生自制力差,实验课容易违反纪律。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说明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 能力目标
(1)尝试自己制作临时装片。
(2)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 情感目标
(1)观察世界的乐趣,交流观察的体会与感想。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五、 教学重点
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六、 教学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七、 教学方法
实验法、发现法、演示、讨论交流相结合。
八、 教学用具
显微镜、多媒体。
九、 课时安排
《植物细胞》一节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可将这一节的理论部分讲完。本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实验部分的内容。
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交流
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跃跃欲试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气氛活泼。
巡视、查询学生们所做的课前准备,适当地交流。
监督促学,增加
学生积极性。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检测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纠错、表扬。
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作准备。
互查促学,巩固技能,要点设问,扫清障碍。
一、 玻片标本
1. 常用的三种玻片标本
2. 玻片标本的类型
3. 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盖玻片
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策略①: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玻片标片。
策略②:按小组准备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各一。
辨析、思考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从而进一步明确要先制成玻片标
本方可观察。
策略①:观察、识别
策略②:四人一组为单位识别
让学生认识玻片标本的类型、实验器材,为本节实验做准备。
二、制作临时装片
1.示范
准备
擦→滴
制作临时装片
取→展→盖
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板书提示制成的主要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协助“小先生”
疑难之处提供帮助
引导众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注:应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
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
其他学生认真观看,获得感性认识。对其中的不明白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小先生”解答,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若仍有疑问及时申请老师的帮助。
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学导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提示:
①取村: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
②染色剂: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如何?
③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染色剂染色(黄瓜、番茄不必染色)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
要敢想、敢做
让学生了解另一种装片的制作。
3.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及时指导:
发现制作较好的装片,置于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自行选择一种所给材料及相应的染液和方法,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观察临时装片
指导
交流
引导
设疑
使用显微镜观察,初步感知细胞,注意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参考教材和教具)。同时注意观察制片的效果。考虑:有了污点怎么办?细胞、气泡有什么区别?染色剂对细胞有什么影响?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再次制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提示
观察
示范
评价
鼓励
策略①: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构;
策略②:有条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这样更直观
选取其他材料(相应变化染液和方法),制成临时装片,逐渐熟练操作,加深体会,避免不规范操作,力求完善、成功。
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绘图要领: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策略①:边讲解生物图的画 法和注意事项,边在黑板上 画板图示范;
策略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铅笔、图画纸示范,更为真实。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绘图。注意把握绘图要领。
(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线要轻轻点要圆,名称标注要齐全。)
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
技能训练
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测量、计算
学会科学方法,感知细胞的大小。
学科结合,综合能力的培养。
练习(具体内容略)
组织
引导
渗透
协助
可集中讨论课后的练习题,也可在制片、观察过程中留意各种情况的出现,及时思考、尝试处理,再讨论交流,总结。
巩固学习内容。
第二节 植物细胞
一、 玻片标本
1. 以实验材料分
2. 以保存时间分
二、 制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1. 准备
2. 制片
3. 染色
三、绘图:植物细胞结构
十一、 板书设计
十二、教学反思:
因为这是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实验,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其实这实验不难,但要注意的是最好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来看,因为本身洋葱细胞比较大,用低镜看更清晰,这实验我是安排他们用10×的目镜和10×物镜观察。但细胞的结构很多人不会画,最主要是把主要形态和主要结构画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