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执教:明德雨花实验中学 马珊珊
教
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一
课
题
自由落体运动
课时安排
10分钟
学 生
分 析
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这种运动并不陌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提出问题,不断引发矛盾,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 材
分 析
整体
分析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规律.这种运动有其广泛性和 特殊性,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教学 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教学 难点
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素养水平一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素养水平二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素养水平三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课堂
资源
多媒体课件、牛顿管、塑料圆片、圆纸片、金属片
教 法
演示、置疑、讲解、启发与实验探究并举
学 法
引 导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实验探究、数据分析、总结和反思并学会联系生活。
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概念: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具
设计意图
引
入
新
课
(1min)
1.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电影《十二生肖》中成龙做下落运动片段。
2.演示实验:落体运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老师在讲台演示:粉笔与纸片的下落。让同学们观察谁下落的要快些。
3.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物体下落快慢的不同?
1、学生反应:惊险与刺激
2、 学生经观察得到:粉笔下落要快。
3. 学生提出:质量,空气阻力等因素
1.苹果
2.塑料圆片,纸圆片
1.引导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激发求知欲。
2.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落体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总结能力。
3.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疑问来进行实验探究。
验证质量是否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原因
(5min)
1.师:同学们有认为质量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原因。那么请同学们自己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给出的器材,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思考如何利用桌面上的物品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巡查、指正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展示设计的实验。
4.对实验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质量不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并板书。
1.给予学生研究的问题,学生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 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合理设计实验,验证质量是否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原因。
3.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质量相同但一个展开与一个揉成团的纸片的下落情况(两纸片质量相同,展开的下落慢些)。分析得到结论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探索结果,总结得出结论。
纸圆片,塑料圆片,羽毛
1. 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互动的教学氛围,和动手能力。
1、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2、
3、
培养学生的总结与语言组织能力。
验证空气阻力是否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原因
(3min)
老师演示实验:利用牛顿管验证空气阻力是否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原因。
1. 师:大家仔细观察我手中的牛顿管,玻璃管中的空气已经被我用气泵抽走了,同学们仔细观察管中的金属片与羽毛下落快慢。
2. 师:现在我把牛顿管下面的阀门打开,让空气进入玻璃管。同学们再观察羽毛与金属片下落情况。
3. 教师总结:
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
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的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4.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并说明生活当中的很多落体运动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但当空气阻力对运动影响较小,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1.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到在真空情况下,金属片和羽毛是同时落到
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到在非真空情况下,金属片比羽毛要先落到底部。
3. 学生总结得出结论: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4.学生结合所学习的内容联系实际情况,区分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
牛顿管
1. 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真空环境下(无空气阻力)的落体运动特点。
2.让学生在感受真空环境下落体运动后对比存在空气阻力时的落体运动。强调出空气阻力对物体做落体运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点及语言组织能力。
4. 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自然界的物理规律。
总结
1min
总结得出:
1. 自由落体运动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做自由落体运动。
2.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及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及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以及关心环境。
教
学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