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2189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姓名 班级 成绩_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

2、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域民不

4、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9 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10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

5、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6、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举: (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

7、的指导意义?(3分) 六、(2004年四川遂宁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 , ,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1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2下

8、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1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