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标题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嬉闹( ) 觅食( ) 驱除( ) 雍( )旧茬儿( ) 戳破( ) 撩逗( )2查工
2、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厚实: 嬉闹:觅食: 驱除:回应: 撩逗:歇斯底里: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 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在孤独的背景中展开的,人物的语言并不多,请同学们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2 从杜小康的这四句话中,分析杜小康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性格有了怎样变化?3、 课文中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五、 延伸拓展 短短的四句话就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当我们陪着杜小康的成长,你认为怎样才算是长大了。归纳总结:六、 课堂小结。七、 布置作业1、 收集整理有关“磨难”的名人名言。2、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成长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