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出示复习课件。 让学生回答后,再集体订正。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2、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
2、复习,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例5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桌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 (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 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3)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
3、? 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4、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4)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5、验证解答结果。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4、。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6、整理小结 (1)说一说: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先怎么做的? (2)师生共同小结(板书): 认真审题,发现规律; 找准起点,圈出一组;按照规律,补上珠子; 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三、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课件呈现P88的“做一做” (1)小英
5、也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3颗珠子,你们也来帮帮她,好吗? (2)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的解答步骤来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请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解答步骤,师生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提高练习 :P89练习二十第4题: (1)让学生按照以上的解题步骤去完成。 (2)在说规律时,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黄珠数量不变,蓝珠数量是依次增加的。 3、拓展练习 P91练习二十的“思考题”: (1)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2)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与提高。】 四、小结 1、师生共同梳理: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知识延伸:如果我们能在以后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你们将会发现更多、更有趣、更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对本课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能有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