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连 加 连 减
一(2) 陈 美 君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
2 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连加连减算式。
难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1、师:星期天,小明打算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一大早,妈妈就带着小明一起乘上“口算号”汽车出发了。来,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2、出示课件,学生口算:
4+1 5+2 5-2 8-3
5+3 7+2 3-1 5-2
3、师:一路上,小明看到车外的橘子黄了,地里的辣椒红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不一会儿,他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呢!小明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 探究新知
(一)探究连加题
1、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小明喂鸡图)
(1)、说图意
数一数,有几只小鸡?(5只)
动画演示 又跑来2只小鸡。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完整地说说吗?
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2只小鸡。
(2)、提问题
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3)、列式计算
师:怎样用算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5+2
2、课件演示第二副情景图
(1)、说图意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有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强调用词“原来有……先来了……又来了……)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
(2)、合作研究,讨论列式解答
师: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吗?
跟同桌或者前后桌小朋友讨论一下,在练习本上把算式写下来。
指名汇报交流列式情况
板书 5+2+1
(3)、对比
师:对比一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5+2是由两部分小鸡合并起来的,5+2+1是由三部分小鸡合并起来的……)
(4)、探究连加
像5+2+1这样由三部分合并起来的加法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
板书 连加
(5)、读算式 这个算式怎么读呢?(5加2加1)
(6)、探究算法 (小组探讨算法)
板书计算过程 5+2+1=8
(7)、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8)、总结连加的计算步骤
板书 从左往右
(二)探究连减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动态演示 )
1、说图意
观察图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8只小鸡,先跑了2只,又跑了2只。
2、提问题
师: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几只小鸡?
3、列式计算
讨论:怎样列式解答?
板书:8-2-2
4、探究连减
师: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连减)
5、读算式
6、探究算法(小组探讨研究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板书演算步骤 8-2-2=4
7、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两个“2”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8、小结连减计算步骤
板书 从左往右
三、联系情境,巩固应用
1、看图,说图意,填算式。(课件出示动态图)
(1)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先飞来3只,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
(2)岸上原来有9只鸭子,先游走2只,又游走4只,还剩几只?
2、口算比赛: 连加连减(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延伸:
你能举一举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