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9.《夜色》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7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在学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做《胆小先生》。
2、 这个故事里的人胆子很小很小,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他的胆子也很小很小,这篇课文就叫做《夜色》。
3、 出示课题,让学生齐读。并解释“夜色”指的是夜晚的景色。
4、 出示一些夜景图,让学生体会夜晚景色的美丽,夜晚的景色美吗?你们害怕漆黑的夜晚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带读课文(2遍)。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先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指名让学生读,之后去掉拼音再指名学生读.师:谁愿意来担任小老师教同学们读?(愿意的同学举手)再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
3、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师带读,指名读,分小组读,齐读。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齐读一遍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分几个小节?(两节)
2、 学习第一节
A.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小朋友怕黑的 ,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B.师:"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 ?这里运用了一个省略号,想想这时"我"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
C.师:为了让我不害怕,妈妈做了什么?有用吗?
我是不是一直都是这样胆小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
3、学习第二节
A.师:小朋友这么害怕,他的爸爸又是怎么做的?
B.师:"偏要"是什么意思?
C.师: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请你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用曲线标出来。
D.师:你平常看到的花草好看吗 ?他们是什么样的 ?
E.师:这里又运用了一个省略号,你能想象一下小朋友在和爸爸出去散步时还能看到什么景色吗?
小结:这篇课文里的小朋友从害怕-不害怕,从胆小-勇敢,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夜晚的美景,都不会再害怕漆黑的夜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