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i) 窠巢(k) 憔悴(ci) 拆散(chi)B一霎时(sh) 脸颊(ji) 匿笑(n) 菡萏(dn)C静谧(m) 菜畦(w) 难堪(kn) 确凿(zu)D优雅(y) 酝酿(yn) 黄晕(yn) 应和(h)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怪诞 消耗 芙蓉 畏罪潜逃B怅然 余晖 松弛 神彩奕奕C滑翔 府冲 怂恿 妄下断语D迷罔 虐待 窗棂 大相径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
2、雪。B春华秋实,没有那温暖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班主任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我。B不知细叶谁
3、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C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D长城仿佛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ABCD7、经典诗文默写。(1)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3)知之
4、者不如好之者,_。(十二章)(4)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春)(5)轻捷的叫天子(云雀)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_ 。(纪念白求恩)二、文言文阅读。(15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饭疏
5、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夏日池塘羊白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便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
7、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有时池
8、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便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选自西安日报)1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文
9、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从孩子的爷爷身上,
10、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
11、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高楼遍地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
12、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1)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
13、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2)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按照要求作文。进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
14、写一篇作文。要求:要突出一个“新”字;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参考答案:一 BADBAC(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回乐烽前沙似雪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5)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6)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二 (1)吃饭;胳膊;忠实,坚守。 (2)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我选择他好的方面来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3)D三 1采野生的菱角玩;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偷看翠鸟捕鱼;找来竹竿逗蛇。2引用;作者引用朱熹的诗句
15、,既形象地说明了池塘的清澈,又说明池塘四周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采。3“稀里哗啦”一词本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用在这句话中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爽朗、清脆的笑声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4表达了作者对夏日池塘的留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1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答对三点,可得满分。)2(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3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点明文章的主旨。4年纪大但身体硬朗;热爱乡村生活;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5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好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四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