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游山西村》教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游山西村》,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了解诗歌描述的情景。
2、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故事导入
2、 知作者
3、 解诗题
二、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
2、 指名读(男女各2人)
3、 学生互评
4、 注意以下几个生字,学生注音,师生共同纠正。
腊 浑 疑 豚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6、古诗除了读正确流利外,还要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节奏)
7、学生自告奋勇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还要有节奏。
8、小组比赛朗读。
二、互助探究
1、学法指导:
同学们,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怎样才能理解诗意呢?我们上节钟学习了拆分法,同学们还有什么好办法?(查资料、反复读、知背景、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结合课文插图等)
2、自学理解
现在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看谁会是最会学习的学生。
3、学习一二句。
同学们理解得如何?那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游玩山西村吧。这就是有名的山西村(课件出示山西村图)
腊月是哪个月?对,农历12月。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了。浑可以组成什么词?(浑浊)。虽然农家的酒有点浑浊,但是香,好喝。莫又怎样理解呢?对,不要。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听同学们说村民们准备好了酒,那还准备了什么来招待客人?鸡和猪。老师从诗句里只看到了鸡,哪里有猪?
鸡肉和猪肉准备得多不多?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从这么丰盛的年饭中可能看出今年是一个丰收之年。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接起来说一说。
4、 学习三四句。
(1)这样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村庄,同学们想去吗?那让我们看看村庄的风景如何?齐读三四句。第三句,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假如是你,应该有怎样的心情?(沮丧、失望)
我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做?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同学,你们很棒!快看,那是什么?(村庄、柳树)村庄景色怎样?用诗中的词形容,就是:柳暗花明。
(2)齐读
(3)理解诗意:
(4) 体会心情 。我们终于看到了美丽的小村庄,此时你的心情又怎样?(快乐、兴奋)把我们快乐、兴奋的感情读出来吧。
(5)从刚才的“疑无路”到现在的“又一村”,你有什么感受?(豁然开朗)
(6)这两句诗都是千古名句,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困境中蕴含着希望。
6、学习五六句
(1)齐读五六句
(2)诗人来到另一个村庄,村庄里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热闹)。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箫鼓 春社)
(3)除了看到迎神的情景,大家从村民的身上还发现了什么?(衣冠简朴古风存)
7、学习七八句
(1)前六句写了外界的情景,如果作是诗人,对此你会有怎样的感触?诗人当然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写道:“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指名解释词语:若许: 无时:
(3)齐读并理解这两句诗意。
8、试背这首诗。
三、欣赏诗朗诵《游山西村》(课件出示视频),跟着一起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