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32201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评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答题时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第5页答卷表格的相应空格中。1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2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电子层数3日常生活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矿泉水 B冰水混合物 C食盐水 D空气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O BSi CAl DFe5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 B2 H2 C2H DH2O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

2、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 )mg/L。这里的K、Cl、 Mg是指A单质 B元素 C金属离子 D分子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8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9下列事实与氧气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0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园林喷灌、滴灌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口杯接水刷牙 D用流动水为西瓜降温11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宜

3、采用的是 A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B治理工地扬尘,禁止黄土露天C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 D实行机动车分单双号上路12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 B86 C136 D22213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芯片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14 Si硅28.09A原子序数是14 B原子个数是14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0914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铁质菜刀生锈C人的呼吸过程 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15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4、其原因是A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的熔、沸点低16依据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B试管中移近火焰发出爆鸣声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B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C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D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做18现有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C

5、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19鉴别下列各组生活中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A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B白糖和食盐(尝味道)C水和白醋(看颜色) D铁和铜(观察颜色)20依据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木炭消耗氧气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D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21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62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 N2 B H C O D F

6、e23在H2O2、CO2、O2三种物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氧气B都含氧元素C都含氧分子D都含2个氧原子24依据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请阅读下列短文,回答2526小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吗?你一定会说是二氧化碳。但是只有当氧气充足时生成的才只是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来生产碳酸型饮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它有剧

7、毒,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25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A B C D26下列叙述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生产碳酸型饮料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7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 + 氧气氧化镁 B氢气 + 氯气氯化氢 C碳酸氢铵氨气 + 二氧化碳 + 水 D锌 + 硫酸硫酸锌 + 氢气28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过程冷水热水开始红色扩散较慢红色扩散很快长久放置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依据此实

8、验现象,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29依据右图所示,小兰开始自制净水器进行实验,从上口倒入带有红色的水之后,最初下口出现的是黑水,一段时间后,下口出现的是红水,于是小兰改进了自己的净水器。 关于小兰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黑水说明刚做好的净水器需要被洗涤B出现红水说明活性炭没有起吸附作用C小兰应减少净水器中的活性炭D小兰应在净水器中加入更多的石英沙30经测定,某含有C、O两种元素的混合气体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混合物中A一定有CO2 B一定有COC一定有O2 D一定有CO2、CO请将选择

9、题中各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到下表中相应的位置上。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31(10分)(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水和氯化钠。以上涉及的物质中共有 种元素。其中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 ,氯化钠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结合成的,其中阳离子符号为 。(2)根据右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得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3)根据下表中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0、。元素和根的符号FeOCO3化合价+3-2-2 氧化铁 ,碳酸钠 。(4)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分析上述三句话,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 ,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 。32(5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其目的为 。33(6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

11、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用火柴去点白烟;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熄灭蜡烛;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燃着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34(8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12、。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 () ()(2)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5(6分)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1)列举出2种由分子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 。

13、(2)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3)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烧杯A烧杯B现象解释(此处不必填写)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36(5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仪器的名称_;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右图所示: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上

14、升液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结束后的安全操作是先要,然后再。37.(7分)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1)实验过程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

15、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1)实验原理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步骤 ;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 mL“双氧水”;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反思】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等。38(3分)空气对于我们人类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正常体积含量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至0.15%时,会使人感到头晕,此时应换气或开窗通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有一间60m2的教室,其高度为m。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3 g/L,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阅读小资料,计算该教室中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只写出计算式,不计算结果)氧气的质量=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