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中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30082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中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中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中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年化学中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审题时“关键词”切勿疏忽1、选择题:是否要求选“正确”“不正确”;选“是”“不是”;选“能”“不能”;选“最高” “最低”; 选“一定”“不一定”;选“最好”“最合理”。选“可能”“一定”。2、填空题:是否要求填序号、名称、化学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活动性由强到弱、由弱到强。3、化学方程式:是否要求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是否要用题中给定物质;反应是否要条件,如点燃、高温、加热,是否生成沉淀或气体;是否有反应类型的要求。4、实验题:仪器的连接顺序是否填装置编号、仪器编号、接口编号;加入药品的量,是否用适量 、过量 、足

2、量 、少量 ;加溶液还是加溶质。二、计算题解题过程务求规范1、解-设-答要全,切不可少;一些能先计算出的,要先计算出来;求算质量设为:某某物质的质量为x;2、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正确,如:H2SO498,HCl-36.5,2HCl73,Na2CO3106,NaCl-58.5,NaOH40,Na2SO4142,,CO244等;(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以:35.5)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列关系、有比例式。带入计算的量要是参加反应的纯物质的量或换算成纯物质的量。每步计算要带单位。结果题目如无要求,在小数点后两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三、常见物质的颜色要记清楚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四氧化

3、三铁-Fe3O4、铁粉Fe、二氧化锰-MnO2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溶液为紫红色,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色)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或氯化亚铁溶液-FeCl2 ;黄色(棕黄色)溶液:氯化铁溶液-FeCl3,硫酸铁溶液-Fe2(SO4)3 碘水(或碘酒)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Cu(NO3)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 ;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白色沉淀:AgCl BaSO4 BaCO3 CaCO3 Mg(OH)2 Al(OH)3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HNO3)的是BaSO4 或AgCl

4、红色固体:铜、氧化铁(铁锈)Fe2O3、氧化亚铜Cu2O四、重要物质的名称俗名不能混淆生石灰-氧化钙-CaO-氧化物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石灰水中溶质、石灰乳主要成分也是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属于碱纯碱(苏打、口碱、食碱、面碱)-碳酸钠-Na2CO3-属于盐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CaCO3)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盐。 盐酸-氢氯酸-HCl-酸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属于盐五、酸碱盐溶解性要应用灵活盐的溶解性: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碳酸盐一般不溶。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只有BaSO4、

5、AgCl;加入BaCl2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因为还可能是Ag+。能与稀HCl形成沉淀的物质只有硝酸银-AgNO3,沉淀是AgCl能与稀H2SO4形成沉淀的物质只有BaCl2、Ba(NO3)2或Ba(OH)2-沉淀是BaSO4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有AgCl、BaSO4、KNO3、NaNO3六、实验基本操作要驾轻就熟1、干燥气体-液态:浓硫酸(盛放在洗气瓶中,长进短出。不可干燥氨气) 固态:生石灰、烧碱(不可干燥二氧化碳、氯化氢等酸性气体)、碱石灰2、有关气体的检验和除杂: 气体经过溶液(除浓硫酸)会带出水蒸气,所以要检验水分,应在通入溶液

6、之前,一般放在第一步;而要除去水分,则一般放在最后一步。 CO2对CO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CO前要除尽CO2 H2O对H2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H2前要除尽H2O HCl对CO2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CO2前要除尽HCl 洗气装置中气体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CO2:吸收一般用NaOH溶液;检验用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O(气):吸收用浓硫酸;检验一般用无水硫酸铜,现象: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一般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并可根据生成的产物进行检验说明 HCl:吸收用NaOH溶液或水;检验用AgNO3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浑浊 H2 CO3、除杂:可溶性固体(不溶性固体)-溶解-

7、过滤-蒸发结晶,如碳酸钠(碳酸钙)。不溶性固体(可溶性固体)-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如碳酸钙(碳酸钠)。KNO3(NaCl)-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滤液仍为低温饱和还有KNO3、NaCl)NaOH(Na2CO3)-溶解-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发HCl(H2SO4)-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KNO3(CuSO4)-溶解-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蒸发4、量取液体:量筒放平、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俯视大于实际值,仰视小于实际值)5、滴管使用:滴管不能伸入容器中,要垂悬于容器中上方。滴管不可平持或倒置,取液后应洗净放在洁净的小烧杯内;滴瓶上的滴管不要清洗,放回原处。6、托盘天平:一般只能称准到0

8、.1克;干燥的药品,天平两盘应放一相同质量的纸; 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7、加热:可直接受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烧杯要垫一个石棉网; 应使用外焰加热;试管要干燥,要先均匀再集中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1/3。8、把固体放入试管:试管横放,放在管口,慢慢竖起,滑到管底。9、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手松开后水回流,则装置不漏气。10、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外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1、蒸发: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取下热的蒸

9、发皿应用坩埚钳,放在石棉网上冷却。1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后不可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13、氢气验纯: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不纯,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是纯净的。若不纯,要再用排空气法收集,应用拇指堵住试管中一会儿,再收集、再检验。14、酸碱中和:应先倒入NaOH溶液,滴入1-2滴酚酞,变红,然后逐滴加稀盐酸,同时振荡或搅拌,到溶液刚刚由红色变为无色为止。(回滴1滴NaOH溶液 又变红色)。15、pH试纸的使用:用玻璃棒蘸1滴在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试纸不能事先用水润湿 )16、粗盐的提纯:溶解

10、、过滤、蒸发、结晶。17、稀释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一般是吸收水蒸气。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缓缓沿烧杯壁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18、用石灰石、水、纯碱来制取氢氧化钠的过程:CaCO3 高温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19、溶液的配制: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玻璃棒搅拌、引流) 或:计算-量取-稀释-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玻璃棒搅拌、引流)20、烧碱变质:验证:加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均可。(不可用酚酞) 除杂:溶解-加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11、 证明未完全变质:将样品溶解于水,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或硝酸钡、氯化钙、硝酸钙)溶液,过滤,再在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看是否变红。七、化学常识要记忆犹新运用自如1、常见物质: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水是纯净物;碘酒、石灰水、石灰石、饮用纯净水、天然水、空气、合金(生铁、钢)、复合材料是混合物。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O、Si、Al、Fe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天然气的主要成份),酒精-C2H5OH、淀粉、葡萄糖(C6H12O6)也是有机物。最轻的气体是氢气;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4、大气污染物:粉尘、气体。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5、燃

12、烧发出白光的有:木炭在氧气中、石蜡在氧气中、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有:氢气在空气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有:硫在纯氧中。燃烧有白烟的是:磷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有:一氧化碳、甲烷、氢气。(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有白雾的是:浓盐酸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CH4、石蜡、C2H5OH。6、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纯碱-Na2CO3 -(盐)-联合制碱法。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7、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煤的主要元素是碳,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8、酸雨的形成: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以形成酸雨。pH小于5.

13、6的雨水称为酸雨。9、容易出现的判断题: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NO! 如酸性氧化物和碱、碱性氧化物和酸。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NO!如铵盐不含有金属元素,-NH4Cl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NO!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无晶体析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要浓。NO! 条件-相同的温度。关于水的说法:(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5)电解水产生氢气(负极)和氧气(正极)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10、注意:溶解度有单位,-克,不可少。温度升高但溶解度降低的有

14、:氢氧化钙和各种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11、常见的复合材料有:机动车轮胎、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碳纤维;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陶瓷、玻璃、水泥。合成材料包括:塑料【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E)(有毒)、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2、羊毛(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燃烧有烧纸的气味。 13、鉴别淀粉用碘水或碘酒(变蓝色);鉴别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至沸(出现红色沉淀);鉴别蛋白质可用浓硝酸(变黄色)。 14、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属不可再生能源。燃烧化石燃料存在着浪费自然资源、产生

15、大气污染物和能量转化率低等问题。(酒精是可再生能源) 15、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 16、血糖含量过低会患低血糖(检查血液),过高会患糖尿病(检查尿液);蛋白质摄入不足会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维生素摄入不足会患营养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易患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易患败血症;维生素D缺乏易患佝偻病、软骨症、骨质疏松症等;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患佝偻病;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等。钙吸收过多白内障、动脉硬化;过量的硒致癌。八、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的运用要确切规范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

16、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4、催化剂-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5、化合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负价比零价更低)。6、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化的是(1)原子的种类即元素的种类(2)原子的个数(3)原子的质量(元素是质量)(4)物质的总质量。 可能变化的是分子的个数。7、决定元素种类的

17、是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证明Fe 、Cu 、Ag活动性:用铁片、银片、硫酸铜溶液;或用铜片、硝酸银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金、盐、金或盐、金、盐);对于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有时也可以用稀酸溶液,根据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来判断活泼性(越活泼的反应越快)相同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的稀酸反应放出氢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铝、镁、铁、锌9、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O2 SO2 SO3 P2O5 ) 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但CO、H2O不能。10、化学符号及表示的意义: H2-氢气、一个氢分子; 2H2-两个氢分子;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H-两个氢原子;亚铁离子-Fe 2+ 、铁离子-Fe 3+、铝离子-Al3+、氢氧根离子OH -、硝酸根离子-NO3-、硫酸根离子-SO42 -、 碳酸根离子-CO32-、铵根离子NH4+ 、硫化亚铁-FeS 硫酸- H2SO4、硝酸-HNO311、置换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有改变,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改变,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有改变。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