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讲座稿伴随着课改中大家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在小学数学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尽管理论基础不一,结构特点略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一种共同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验,展开方法、策略的探究,生成丰富且生动的学习资源,在自主探索、互动研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得到真实的释放。而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的.实施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一种发展和改革,也是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作
2、业等方面探完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方法的策略,以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作参考.问题 1 :什么是小学数学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呢?它有着怎样的特征呢?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 .C .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 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养育
3、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课堂教学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开放式
4、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学校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题材而言,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就课堂例题或练习题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开放题等开放性的题上;就课堂师生关系而言,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
5、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1)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者应是和谐的整合,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情感的体验,在能力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引导情感的升华。如果说以往一直比较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那么开放式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在过程与方法中挖掘与达成能力目标。在目标整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中,课堂就是社会的缩影,课堂就是生活的缩影,学生不仅可以学好数学,更可以数学地思维,更具有数学的思想意识。(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系统论认为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思想、
6、教学方法等要素组成。其中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称为系统的硬件;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称为系统的软件。开放式课堂教学从系统论观点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设备的开放等等。而从教学统一的角度看教学过程的开放除了前面的一系列开放还含有教学活动的开放、思维的开放、学习进程的开放、学习方法的开放。其中: 教学内容是开放的,不为课本所束缚。教学内容的来源除了教科书之外,也可以从课外读物、生活内容、实践内容、时代内容等中选取。从丰富的素材中挖掘知识的产生背景,引导学生探索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开放性的问题,
7、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密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方法是开放的,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和学生选择、调整适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一节课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是开放的,民主和谐。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可以是长者、是朋友、是咨询者、是组织者,是导学者,教师注重角色的转换,以形成自由、开放、愉快的教学气氛。力求将枯燥死板的灌输变为积极活泼的导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震撼。 学习方法与进程是开放的,允许存在差异。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路径差”。
8、解一道题不一定按照统一的方法,对一命题的表述可以是多种。即在教学中不追求任何一种强制的统一、过分的规范。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懂得使用艺术“布白”,给各种不同意见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包括让其他学生对所说的不同看法能有一个理解和评价的机会,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 思维是开放的,不追求大统一。在对问题的认识上,提倡多向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猜想,鼓励学生敢问、能问、善问,向权威挑战、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怀疑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开放思维,激发灵感,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开放的,体现自主性。
9、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协作活动,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学生参与探究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直线式交流向立体式交流发展。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能看出:开放教学内容是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根本;开放教学方法是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手段;开放师生关系是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保障;开放学习方法与进程是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表现;开放思维是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质;开放活动是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施途径。(3)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适时变化的,学生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应成为调整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应该说,开放式数学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尽管备了教材、备了学生,教学设想
10、与实际操作之间仍会存在着不尽吻合之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问题 2 :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进行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呢?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由于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教学中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教学原则外,特别要注重遵守开放性原则、过程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探索性原则。(1)开放性原则这是开放式教学最直接、最本质的原则。在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封闭、非弹性、单一的僵化的状态,努力形成一种开放、弹性、多元的动态状态,体现出它的“开放性”。使得教学目标是弹性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教学方法是多元组合的,教学结果是多样的,学生发展是多种
11、取向、多种可能和多种机会的,教学评价是多维的。(2)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一个原则。在我们的教材中,一些结论都是前人辛勤劳动的结晶。但是我们的学生第一次遇到这些结论的时候也是像前人第一次发现时一样进行推理的。这些己经发现了的数学结论是静态的,而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就是动态的。只有将这些动态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新发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在引导学生参与的活动中,学生通
12、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式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适度性原则由于课堂教学受课时的制约,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开放的程度,开放型问题和封闭型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并存而不是互相排斥。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封闭型问题主要引起同化,而开放型问题则引起顺应。“在认知变化过程中,同化说明成长,是一种量的变化;而顺应说明发展,是一种质的变化。这两种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多次循环,乃是智慧的适应和解决问题能量发展的原因。”(4)探索性原则在开放的条件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适合全体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特点的探索性问题,善于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引
13、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探索,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思考的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见解、体会和看法。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备课中的策略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改善教学过程的个环节,调整教学机制,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变为多边活动,增加课堂教学交流的开放程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多年来,我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质疑、解疑的教学策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1.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
14、出问题的方法,如“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新知与旧知进行联系、比较”等。例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学生提问:“约数与倍数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呢?为什么我们以后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不包括0呢?今天学的倍数与过去的几倍一样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渐渐地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少到多,甚至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学生提的问题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难点怎么办突出重难点,增补质疑。 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最不容易理解;而这些也往往正是教学的重难点,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提出的12个问题中,多数都是关于单位“1”的,这正说明学生首次认识单位“
15、1”,最想知道单位“1”的含义。同时单位“1”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学生提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 对于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往往也不一样。有时对较难理解的教材,在解疑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实在当堂解决不完,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也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很愿意去质疑、解疑,那么他们的收获要远比教师讲十遍百遍大得多。 4.学生提的问题意思不明怎么办广开言路,相互补充。 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爱问为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课堂
16、高度开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措不及防的情况,有些问题,教师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例如,有学生在回答“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关系”时这样说:“真分数和假分数是类种关系。”这时教师可引导其说得再明确一些,或者请其他同学来说说这个同学的意思,因为同龄人之间最容易沟通,说不定其他同学能听懂他的意思并能叙述得明白一些。 5.学生提的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实事求是,课外引申。 有些问题教师意料不到,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一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在有意刁难老师。二要民主。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他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想找机会验证一下;
17、有的可能是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广开言路”,不搞“一言堂”。三要谦虚。学生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讲不清楚或一时答不上来,不妨明确表态,课后再寻找答案。 总之,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观上,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师生观上,实现了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操作者、观察者、讨论者、交流者和猜测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它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
18、学进一步开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记录指导时间:2013年5月14日指导地点:办公室指导形式:个别指导指导教师:吕志华被指导教师:周丽红指导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1、课堂课堂要实行民主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要以自己为中心,只爱自己说,不让学生讲,要建立一个伙伴性的师生关系,问错的可以重问,答错的可以重答不同见解可以争议,老师错了允许学生提出意见。2、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话插嘴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洗耳恭听,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先举手,允许后才可以发言,不经允许视为“接话”和“插嘴”这样学生的心里没有一点自由,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允许“接话插嘴”。3、要让全体
19、参与原则。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教师思考的力量。课堂教学学生提出各种各样问题是学生的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要不拍学生提问题,要随时做好回答学生问题的准备。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记录指导时间: 2014年11月26日指导地点:办公室指导形式:个别指导指导教师:吕志华被指导教师: 周丽红指导主要内容: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就要学会面对学生,有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能真诚地交流;面对教育,有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有不息的能量。一个被家长和学生认可的教师必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20、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享职业幸福, 一、具有人格的魅力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教育界的人格,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人格化,通过人的个性来体现这种道德规范。这种人格化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教师人格的潜在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独具风采的魅力。二、具有走进学生心灵的魅力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就要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
21、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他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去亲近学生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不会因为学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观的,或经常批评、指责,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尊重、理解、信任去唤醒激励学生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尤其是能尊重那些犯过错的学生和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尽管教师也会批评。但至少不会体罚和污辱学生的,而是很婉转地让学生接受,以致于学生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三、具有学识魅力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22、古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说,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能适应新课标。 “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作为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这个道理。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教师,懂得发展自己。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而阅读可以滋养底气。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让书橱和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能做到: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知而有得。教师不仅以忙碌、奉献为荣。还以追求人生的质量,并在创
23、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指导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要我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谈不上,只好凭着本人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周丽红老师是一位积极向上,有努力进取精神的教师,但因以前从事数学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欠缺,为了能让年轻的她在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上能快速成长,我本学期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指导:一、指导工作方法:年青教师干劲足,具备年轻的优势。但教学方法不够妥当,或者缺少教学的针对性,会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够显著,课堂的常规组织便成了上好课的前提,如何解决好新教师好常规,便成了指导进步的关键之一。因此要指导她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工作,在常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
24、生的思想动向及各项表现,这样便使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常规问题解决好,并且在几次学校组织的听课中都收到了好评。二、指导听课、备课在理论上加以指导。把二期课改的理念转换在课堂教学上,尽可能地提高教学的效益同时能积极参加加强备课组内的互动和教学研讨。利用年轻人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制定硬性任务:每两周听小周一节课,并进行详细讲评,指正不足之处;使之课堂教学日趋完善。并注重给她上好示范课,让其每周听一节课,并给我的课做出评价,通过听课,评课能有所收获,不断进步。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能备好教材的同时更能备好学生,写好教学反思。力争师徒在教学上能做到作业统一,上课的进度同步,重难点的同步,
25、课件统一,测试同步;互通信息,共同解决面对学生或教材出现的问题。三、指导与师和生融洽相处: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备课组的老师年级组的老师融洽显出。我除了要教会小周如何进行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外,更要教会与带班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及其与家长的沟通,借助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有爱一个老师才会爱上这门学科。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和指导,周丽红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和授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已经完成本学期的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经过该同志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他课堂教学中组织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得到全校的认可。这体现了她尽心尽力、
26、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师徒结对协约有一年的时间保证,在这段时间里希望师徒俩能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既要德才兼备,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地提高学科成绩;又要能在一年后独立地备课,上课,成功地开好公开课,在教学上迅速地成长为一名不可多得的教学骨干。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吕 志 华摘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信息技术课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作为独立
27、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字:问题、创新、实践、自由空间、分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教学中的实践方法。一、鼓励质疑,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
28、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想法,提供多思独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我都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把握住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Windows画图板作图技巧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生同时上机画出八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迅速而认真地画着
29、,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显示器上的图形,生怕不符合要求,尽管学生非常仔细认真,但所画出的三角形还是大小不一,比赛结果是我领先于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学生感到很惊讶,这时我告诉学生:我先画好一个三角形,然后运用复制的方法完成了另外七个三角形的绘画工作。于是学生提出了质疑:能不能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呢,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给予了表扬,但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组织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得出了结论:可以运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孕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30、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的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情绪高涨取决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据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他们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如:我在教学指法时,一上课,我就和学生进行了一场指法比赛,结果是我远远领先于学生,学生有些不服
31、气,我告诉学生老师事先并没进行练习,而是老师掌握了键盘操作指法,如果你们掌握了键盘操作的指法,打字速度一定比老师快得多,我的话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学生们睁大眼睛,等待新知识的学习。2、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和承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要多给一些关爱,让他们时刻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才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其次,注意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异想天开的问题,也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他们
32、敢说、敢想的一面,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所任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李楠的小女孩,在一次创作中以黑色为背景色画了一个房子,我发现后并没有阻止她,而是看她画下去,接下来她又画了星星和月亮,等她画完了我向她微笑着点点头,并在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此后每次课上她都大胆创作,进步非常快。第三,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3、营造展示自己的氛围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天真活泼,这种欲望更为
33、强烈,特别是在他们自己感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表现的十分突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节课上,我都给学生足够的创作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创作后让学生展示作品,说明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学习迁移,激发创新意识迁移是指运用自己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或将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后继学习,在我教学退出画图板窗口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然后从纸牌游戏中退出来,并让学生说说怎样退出纸牌窗口,学生由此得到启发,
34、并从中产生联想和创新的欲望,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退出纸牌窗口的方法。这种迁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能够由于迁移而不断的掌握知识,这就为“教为不教”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不觉的被激发出来。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迁移、创造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四、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同一个问
35、题,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如我在教学图形的删除时,先出示一个画面,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删掉其中的一个图形,怎么办?学生说出了四种答案:用橡皮擦;用放大的橡皮擦;用清除图象的方法删掉;先将要删除的图形选中,然后单击删除选定区域。答案出来后,不管对与错,我没有下结论,而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上机操作逐一进行验证,第答案比较简便,这样使那些疑惑的同学顿时思路开朗了。如果我只是拘泥于一种画法,势必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小学时期是学生思想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最富想象力的时期,因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主宰者和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善于从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寻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立脚点,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