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卷(20分)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喧嚣(xio) 濡染(r) 蝉蜕(ru) 胡诌(zhu)B剥蚀(sh) 嗔怒(zhn) 隽永(jun) 矗立(ch)C老媪(o) 纶巾(gun) 铿锵(kng) 猝然(c)D充塞(si) 谗言(chn) 戍卒(sh) 嗜好(sh)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憾 费尽心机 按捺不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抉择 历历在目 妄自菲薄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萦绕 至高无尚 恪尽职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急躁 汗流浃背 废寝忘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2、的一句是( )A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不喜欢他。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C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理喻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时间的刻苦钻研是成功之母,也是培养独立思考水平的基本条件。B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受到众人钦佩、高出于众人之上并无可非议的东西。C看
3、课外书刊,时间长了,接触面宽了,了解的问题便多了,于是就越看越有趣了,越有趣就越想看,成了良性循环。D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5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每逢望夜, ,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上下空蒙,一碧数顷一轮当空,月亮闪耀于碧波之上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A B C D6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举,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8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9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B以地事秦 C李牧连却之 D而后人哀之10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C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D觉而起,起而归(睡觉)第卷(140分)一、名句默写。(20
5、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大江东去, , 。3、想当年, , 。4、羽扇纶巾, 、 。5、故国神游, , 。6、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7、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9、故不积跬步, ; , 。10、 ,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穷。二、(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2分)横槛( ) 粟粒( )12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不同。B(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也不
7、同。C(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相同。13找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并订正。(2分)(1)不暇:来不及 (2)南亩:泛指农田(3)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4)独夫:孤单的人答:_ 14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_ 15“灭六国(1)者,六国(2)也”“使六国(3)各爱其人”,三个 “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3分)答:_ _ 三、(18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
8、:“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 (唐才子传杜牧)
9、【注】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主司郎为崔郾。译文:_ (2)其人,王佐才也。译文: (3)识者以拟杜甫。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点绛唇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被人弹劾罢职还乡。上阙有一字直接突出了作者的情感,是哪一个字?突出了什么情感?答:_ _ _ 陆游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为什么他“甘愿”放浪山水,做一个潇洒送日月的“闲人”?请作简要分析。
10、答: 18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作者不服老决心为国效力的句子。 _ _ _ 19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的句子。 _ _ 20默写赤壁赋中描写明月的句子。 _ _ 21师说中哪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作用。 _ _ 四、(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让高贵与高贵相遇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的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
11、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
12、/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帖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
13、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想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22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3分)答:两种“高贵”分别指:
14、_说它们“高贵”是因为_ _23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答:自新大陆_清凉的水罐_手拉手_ _24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 _2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3分)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B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C第七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D文章最后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
15、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五、(10分)16阅读下文,用一个词概括天池村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不超过4个字)(2分)天池村,倚着鄂西绵延的群山,在寒风凛冽的呼啸声中颤颤曳动着。我来到这儿的时候,冬天的手指正摇下纷纷大雪。白茫茫,大地变成一张硕大的白纸,没有折皱。我像一只小甲虫,一动不动地站在风雪中,圆睁着两只眼睛,静静等候人影的浮现。雪,不是那种鹅毛的大雪,然而却很快地占据了我的双肩。我不得不走进一座破败的院落。只见屋子很旧,里面也很空荡,我便一直走到深处。答:天池村的特点是。27一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面是他们的对话:(4分)读者:请问有没
16、有现代汉语词典?营业员:卖完了。读者:还有哪一家书店可能有这本字典?营业员:不知道。读者:贵店什么时候再到货?营业员:不知道。营业员的三次回答非常明确,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读者听起来却感受到十分不舒服,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营业员的回答能否换一种说法(可以说得略长些),基本意思相同,却能让读者感到亲切?试着把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换一换。答:A_ B_ C_ 28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每个句子不得超过30字。(4分)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 。六、(70分)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上帝待人是公平的:它给了拿
17、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它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才;它给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赠予他一支生花妙笔。所以,我们不能抱怨上帝,抱怨生活,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请以“上帝公平待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主题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第卷一、1C 2D 3C 4C 5A 6D 7D 8C 9A 10D第卷一、1、弊在戮秦。2、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6、骐骥一跃,驽马十驾。7、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9、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0、悠悠乎与颢气俱
18、,洋洋乎与造物者游。11槛jin;粟s 12B 13(4)错。独夫:指秦始皇。14统治者不爱人民。 15(1)指六个国家;(2)(3)同,指六国统治者。16(1)当时主司侍郎是崔郾。(2)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3)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17(1)“独”字。突出了罢官后的孤独、寂寞。(2)诗人借放浪山水,婉曲地表达了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1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0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1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22两种“高贵”分别指真诚的好书、朴素单纯的音乐和泪水。或: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或:韵、
19、诗、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和泪水。(2分,每点1分)答案:都体现了纯真美好的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238自新大陆是怀念故土的感情。清凉的水罐是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手拉手是珍视童年纯真的感情。(6分,每点2分)24作用是表明“我的泪水”并不是因为“我”脆弱,反衬美好事物的感人力量,突出人心需要美好情感的滋养。(2分,意思对即可)25BD (4分,B项,“说明距离产生美”是脱离了文意,“司仪”是为了应酬,而“路人”则无需做作,因此,说明的应是“我”的泪水是真诚的,不是做作的。D项,最后一句能收束全篇,但和开头一句没有首尾呼应的关系。)26空荡。27(供参考)A刚刚卖完,您来早一点就好了。B对不起,这我不大清楚。C这我说不准。不过书到了我们会在书店门口公布消息的。28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去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各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29(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