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色课教学设计比热容第一课时 钱庙中学 李勤来源:邹平教育信息网(作者:tianfeng原文: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 二、设计思想 比热容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那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先根据预习思考题自学,体会并感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头脑中对本节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展示预习题等环节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最后深化应用知识。三、 教学目标 1、知识
2、与技能: a、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a、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世界观:a、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b、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五、 教学难点 比热容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六、 教学准备 a、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温度计、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水和食用油、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等
3、,投影仪b、完成预习思考题,并搜集有关热污染的资料。七、 教学过程 环节一:小组展示,建构知识1、展示预习思考题:烧水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鼓励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生活,从中发现问题,养成自主质疑的学习习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相同条件下,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长;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所用时间长,即烧水所用时间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教师对善于观察的学生提出表扬。)学生得出并板书结论:水的质量越大,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所以烧水所用的时间就越长。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也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
4、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陌生,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 2、展示预习思考题:质量相等的任何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都一样多吗?预习课本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明确将要探究的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后,小组成员交流评估方案,讨论出科学、安全、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器材,装置图,实验表格和实现变量控制的方法: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用规格相同的热源等。然后,各小组按最优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这一步是扫清障碍,解决难点的关键,所以要求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合理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安装实验装置,观察,读数,记录都由专人负责,这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
5、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动手并适当引导,选一组数据投影在屏幕上,让其他组评估,找出优点和不足,使同学们一起借鉴,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同学间的交流评估,汲取每个人的亮点,找出最佳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取长补短,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小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展示预习思考题:尝试得出探究结论,并且要理解为什么要引进比热容的概念。学生分析信息并板书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不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
6、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既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分析:为了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我们引入“比热容”这一物理量。(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新的物理量至关重要。)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领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思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4、展示预习思考题:什么是比热容?其单位是什么?为什么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学生板书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分析: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所以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这是新课
7、程目标之一。所以课堂上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只有自己经过深入思考获得知识才是最有效的。5、展示预习思考题:分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中的数据看有哪些发现。“水的比热容大”什么意思?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性,并尝试分析。学生板书并补充各自的发现、(哪怕学生只能发现一条,也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教师也应该加以表扬,并鼓励他要善于根据信息发现问题和结论。)水的比热容及其物理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表格、图片、实物等方面获取有用的信息,是新课程注重的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有所发现,尤其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要点,不只要让学生知道,还要深刻理解,为后面学习
8、比热容的应用打好坚实基础。环节二:走进生活,拓展应用1、课本132页“想想议议”。2、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C,而夏天将降低2C?3、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4、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5、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等加以运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通过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