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农村美术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 田丹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为了民族的振兴,迎接时代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无不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向我们发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与任务的艰巨性。人们也愈来愈明确创造能力的重要、创新教育的价值。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将来才能活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
2、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而是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我们并不是要小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转变观念,采取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观,采取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科教学,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我常常让学生轻松地互相讨论,比较作品,提出各式各样的意见来。在一些美
3、术作业制作时,如树叶、种子的拼贴,树皮、碎布的剪贴等,我允许学生几个人一起协作,共同完成,因此座位也让他们自由安排,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上课积极性很高,而且完成的作品内容丰富,色彩斑斓。如完成的作业丰收的季节,几个学生用粉绿的彩带纸折成一棵棵的石榴树叶,叶下则挂满了用鲜红色的泡沫塑料扎成的石榴。不仅色彩艳丽,形象逼真,而用一对核桃雕刻成的小篮更别有情趣。在平时课堂上,我还运用挂图、投影仪等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不是模仿、重复的操练,而是大胆想象,勇于创造的结晶。在教学我想象中的机器人一课时,有个小朋友针对长江水质被污染的大问题,设计了一个处理污水
4、的机器人,它既能改善水质,滤出纯净水,又能提炼有机肥用于养花种草,浇灌施肥。虽然画得简单,却不愧画出了一个“环保专家”的理想。二、走进生活、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小孩子生活的空间太小,小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太和,这是传统教育所造成的弊端,小鸟关在鸟笼里生活,虽然有吃、有唱、能跳跃、能鸣唱,但鸟笼并不是鸟的世界,大自然才是鸟的世界。小孩子如果只是关在鸟笼式的学校里天天临摹画,是不行的。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多面对真花、真草进行写生,这样便于儿童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常常带学生去田野、去码头写生,让他们与大社会接触,认识大社会,了解大社会,这样他们通过各式各样面对大自然,
5、面对大社会接触中,提高了他们的广博知识,对他们进一步创造绘画也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因此,我主动在美术教学中安排了许多学生课程,我常在春忙、秋收的季节带领学生去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让学生画下农民伯伯种田下地的动作神态,观察同学下课时嬉闹的欢乐;带他们欣赏故乡的古旧民居,画故乡长满青苔的小石桥,看挖掘出来的小化石;假日为孤宸老人送温暖通过实地的观察、操作,使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劳动才能体现美、创造美,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创造也来源于生活!三、注重沟通,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儿童自从开始有了交流意识,语言虽在一定范围内能帮助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6、,但不是全部的,而绘画便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最易接受和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平时我们看到一些儿童在一起边画、边叫、边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幼儿教育的影响,他们的这种表现方法越来越远离他们,所以,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这一特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情绪得到体验。 1、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 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画”的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2
7、、创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作为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情景进行绘画,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先让绘画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已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课堂画廊也引发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尝试,并且不时传出学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语、咕哝。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铸到画面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四、巧妙激趣,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在开展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更大程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
8、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采用了一些高效激趣组合教学方法。 1、主题激趣 教师利用挂图、幻灯或录像片,通过展示,使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或叙述场画,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主题并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其进行规定的创作情境。 2、欣赏激趣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展示优秀作品或美丽景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欣赏,使学生由对画面的构思色彩的想象而产生美的追求。当学生形成了这一良好心态后,再进行创作,学生便会情绪高昂地投入绘画创作。 3、游戏激趣 儿童的各种游戏都可以
9、结合,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的拟人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的或造型设计;从直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以发展舞蹈和音乐;从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而这四方面可以融为一体,即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一体。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教师是启发者、向导的角色,促使游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成艺术的活动。 4、玩做激趣玩做是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途径,故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学生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的
10、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可以实现。例如教学可爱的鸟(想象画)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彩色纸让学生用撕、粘、贴的方法先设计一片树木,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最后把小鸟放在树林中。当我看到富于想象的线条,我领悟到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艳丽的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美好的愿望。五、突破定势,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各种创新的念头都是从头脑中涌现出来的,其实,他们绝非无中生有,而是对头脑中已有经验的调遣、重组过程,有时以从未有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在儿童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太空”、“海底”是儿童经常表现的题材,他们可以在海底造宫殿、游乐场,在太空和外星人做游戏,但画中的形象又是
11、现实生活中形象的深化。如怪诞的建筑物、人物的活动、服装、游戏等,都是儿童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接触过的事物,只不过比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更先进、更多的渗透了儿童的主观意识、更具有创新因素而已。如果说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的创新思维的核心,那么可以说人的想象力则是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这表明,只要注意丰富和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特别是创新性的想象能力,就不担心自己的创新得不到发展了。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真正源泉。”想象力是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新离不开想象,并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力才能
12、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异想天开”,不断创新进取,经常创作出连教师都感到惊讶的优秀作品。六、启发联想,丰富学生创新想象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1、类比训练,培养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并且在教材的编排上也充分体现了阶段性归类特征。因此,教师应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或形式的联系,以某一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式特征为联想触
13、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串联起来,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成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教学小学美术动物装饰-鸡一课时,教师就应抓住动物装饰-鱼和动物装饰-虎的装饰方法,利用虎、鱼与鸡在装饰手法上都必须经历变形这一图案装饰方法的一致性和相似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虎、鱼在简化、添加、装饰的处理方法,从而演变为鸡的装饰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动物装饰的一般方法,即通过对动物原形体的变化(或简化,或添加,或装饰),达到图案装饰的艺术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就能举一反三地学到
14、新知识。2、转化训练,培养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指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即是说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如教学铅笔淡彩-静物一课,要使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的技法特征,教师不能一味地从铅笔淡彩的技法特征和绘画步骤进行讲述,而应引导学生将铅笔淡彩这一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素描明暗知识和未学习过的水彩画知识,通过展示同一静物的铅笔淡彩作品、素描作品和水彩作品,让学生从用线和用色上对比研究。从静物素描中分析出铅笔淡彩的用笔较轻、用线简略且只用疏松的线条将暗部略加调子。从水彩作品中分析出铅笔淡彩的用色是只把颜色用水稀释、淡淡渲染或根据物体明暗略加变化。通过两组作品的对
15、比分析,学生便可归纳出铅笔淡彩在用线、用色上的独特技法特征,从而理解了这一新知识。3、反向训练,培养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是指从具有相反的事物想起。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冷色,学习在画面中大面积地运用冷色,要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结合温暖的阳光一课,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和认识暖色,以暖色为主想象创作一幅画。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他们已能掌握红-橙-黄为暖色,并能体会到暖色使人感觉热烈、欢快、激奋、刺激。所以教师在教学新课海底世界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色彩感觉暖色谈起,同时通过出示大面积的蓝、绿、青与红、橙、黄的色彩对比,使学生本能地体验到蓝、绿、青具有给
16、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有了这种心理感受,学生对色彩的冷暖就有了初步的接触,他们就可凭直觉经验辨认、鉴别、分析色彩了。4、推理训练,培养因果联想美术创作教学的形式既包括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在这五种美术创作教学形式中由于作品题目与作品的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包含有因果关系,作品的题目制约着作品的内容。因此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合乎规律地思考,判定出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这样经常的推理训练,学生的因果联想能力就会提高。如教学“诗配画”时,其教学目的是初步使学生掌握插图的基本要点和方法。根据这
17、一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原因(文字),仔细研究文字所表现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重点抓住文字内容中的典型、主要的情节及形象,然后运用造型手段将分析出的典型的主要情节及形象描画出来,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应扣住原因(文字),从文字中揣摩、合理地分析色彩因素,这样通过造型和色彩两方面的分析与表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插图即结果就产生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由结果(画面)求证原因(文字),看画面是否准确、形象地表现出了文字的内容与思想。这样,学生通过多次推理训练,强化了因果联想能力。5、发散训练,培养自由联想要善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能有效地培养
18、学生自由联想能力。如教学去太空旅行,本课教学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太空、幻想太空是什么样子,发挥其创造能力,大胆想象飞往太空的工具。由于太空的极限无人知晓,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样遨游?人类开发太空,建造怎样的建筑物在卫星与星球间运转?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想象能力不同,他们所描述的太空世界各式各样、多姿多彩。教师应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在此基础上或要求学生以观看星星、月亮为主创造画面,或要求学生以观看行星为主创造画面,或要求学生以造型各异的太空船为主创造画面。这样进行一题多画的训练,学生的发散型自由联想能力必然得到提高。七、改革评价,建立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
19、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活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
20、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恶习。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