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不仅是学生识记、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鉴赏水平的重要途径。好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能极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总的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有所侧重,其中第一学段,即低年级的朗读目标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据于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就应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做到读音正确,吐字清晰,并且做到“六不”,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从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朋友的朗读能力呢?下面就简单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精彩范读,激发兴趣 有位教育名家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踏上这三尺讲台之后,我才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而朗读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强迫孩子们去读,而是应该使他们喜欢读。为了让学生喜欢朗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我非常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非常富有童趣,有着错落的节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他们朗读水平的好材料。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好好抓住这些材料,以最佳状态
3、,最佳朗读水平进行范读。在老师声情并茂、富有情趣的范读下,定会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他们肯定会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的念头,并且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而有的学生已经在底下小声读着。这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朗读时要学会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进入角色,富有感情地朗读,并注意脸部表情。这样,就能把一篇文章读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我这一番话的鼓励下,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这时,他们都会努力去仿读了。接下来,我又鼓励孩子们自个儿读,并由其他孩子评价,如果有哪位同学认为自己能比前一位同学读得好,我就会请他来读。这样,孩子们的朗读兴趣被充分激起了。 二、花样朗读,体会
4、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读为本,以读代讲,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只顾一味地讲,不求形式的多样,学生们会觉得乏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不能如此。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朗读教学时,就应采取花样朗读。如领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分小组朗读等。 领读,就是带着学生读。在学生刚刚步入二年级时,由于学生的朗读水平比较低,这时就需要老师一句一句领读,特别是遇到一些长句时,我都会把长句分成几部分来领读,然后再领读完整的句子。这时的领读,主要是为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服务的。 个人读,包括自由读和指名读。自由读,就是全班同学在同一时间里就同一内容
5、,自己小声朗读。它能让全班同学都能得到训练,并且能边读边想。指名读是单独让某位同学朗读,这种读法能够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且其他同学也能从中受益。 分角色朗读,就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读文,这是他们较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 表演朗读,即在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的动作,边读边演。这种朗读方式学生很喜欢,“演读”几遍,就可背诵了。如笋芽儿一文中,当笋芽儿钻出地面,睁开眼睛看到美丽的世界时,就有这样的句子:“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在指导这句子的朗读时,我就运用到了表演朗读,边读“桃花笑红了脸”边做动作,即双手腕向内靠,手指向外伸,手心向内,像苗
6、儿状,似乎托着下巴,头部稍偏一侧,眼睛斜视,接着双手左右摇摆,扮柳树摇辫子,最后用手指扮小燕子嘴巴在动。在我这一表演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也跟着我边读边演了起来。 想象朗读,就是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边听录音或教师朗读,边想象。这种朗读方法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方式。在进行这一形式朗读时,有些学生会“滥竽充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次数不能过多。 朗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利也有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时时变换朗读形式,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渗透技巧,提高能力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语言,它是一项口头语言
7、艺术,所以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做到读音正确、吐字清晰外,还得让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即通过适当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速、语调的变化以及轻声、儿化的装饰,力求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一)合理停顿 停顿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声音的间歇。朗读时,有些句子比较短,就按书面标点停顿,注意各标点不同,停顿的时间也不同,还要避免学生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的点读或唱读现象。而有些句子比较长,并且句中没有标点符号,这时候,学生就不易把握了。有的同学会一直读,也不会换气,感觉很累,我们教师听了也觉得累,气不顺,所以此时就可以教会学生做适度的停顿了。 (二)注意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
8、用,在朗读时要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等。在朗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我们就要做到朗读有轻重之分。(三)语速适度 朗读的速度是由内容的表达需要来决定的,不同的内容或体裁,它的朗读语速则不同。同样,语速的快慢在一篇文章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决定。如表达抒情、悲伤、郁闷情绪或行动迟缓等内容的句子,朗读时速度应缓慢些,而表达欢快、激动、兴奋、愤怒等情绪的句子,则应用轻快地语速朗读。 (四) 语调的把握 语调是指朗读时句子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朗读时,如果语调把握得好,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了音乐美,这也能更细致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朗读教学中应注意以
9、下几点: 1、高升调。如果是疑问句、反问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等句子,朗读时用高升调,即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是邻居发现葫芦叶上有虫就劝告种葫芦的人赶快治虫时,种葫芦的那个人说的话。从这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种葫芦的这个人不明白叶子长虫会影响瓜的生长,也不明白邻居为什么叫他治虫,所以他反过来说:“我要的是葫芦”。在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时,我先让学生弄明白了叶子与瓜的关系,了解到要想瓜长得好,就得先给叶子治虫的道理,并让学生了解到种葫芦的这个人不相信邻居的话,接下来再指导朗读。“什么”一词应读出不信服邻居的语
10、气,并且语速稍快;“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是个反问句,应用高升调读,并且“治”字读重音;“我要的是葫芦”表示自信、肯定的感情,应用降抑调读,并且“葫芦”一词读重音,二字之间有微小的停顿,简短而有力。 2、降抑调。如果是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祝愿、悲伤等感情的句子,朗读时一般用降抑调,即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这一种语调一般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悼念等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4、曲折调。表示特殊感情的句子,一般用这一语调朗读,如表示讽刺、讥笑、夸张、强调、惊异等感情的句子。朗读时,由高而低再后高,并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
11、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从这语句中,我们了解到小柳树很骄傲,看不起小枣树,因为在春天到来时,它抽出了嫩叶,而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在指导这一内容的朗读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到小柳树很骄傲,接下来在我的范读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喂”字应读高升调并稍微拖长,表示讥笑;“小枣树”读降抑调;“你怎么不长叶子呀”语调逐渐升高,并且“不长叶子”读重音;“呀”字升高并拖长;“你看我”语速稍微快些;“多漂亮”语速稍减,并且语音重而有力。 另外,轻声、儿化在朗读中也起着装饰的作用。如果在平时的朗读过程中,注意适当运用轻声、儿化的一些技巧,就能使朗读更加完美。 朗读技巧是极多的,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只能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受到渗透指导,并通过教师适当的范读,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朗读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