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巩义市紫荆实验学校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主 题:观察物体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张 辉/小关镇中心小学
张粉荣/小关镇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辨认从不同的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空间与图形”中新设置的一块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观察物体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小正方体拼摆成的立体图形进行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而形状不变的观察学。
3.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掌握左、右、前、后的知识,并有了二维的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的物体形状。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多个物体,能辨认出从哪个方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个方面看到的形状不相同。
评价任务:
活动1:完成对目标一的评价
活动2:完成对目标二的评价
活动3:完成对目标三的评价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及习题,让学生思考并作答。课件显示(如图)
小狗看到的是图( );
小猴看到的是图( );
小猫看到的是图( );
小鸟看到的是图( )。
活动一:学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将相关知识点链接出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引导作用。
评价要点:学生能准确说出从不同方面看的的图形。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师用课件出示P13页例1:摆一摆、连一连、看一看
提出问题:你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学生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课件显示主要的分析思路,以及详细的解 题过程。
提示:从某一方向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就是观察到的这个物体的面的平面图形。
3.完成P13“做一做”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批改。
评价要点:学生能说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的样子。
4.利用课件出示例题2,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左面和前面呢?
活动三:小组活动,用手里面的正方体木块摆成课本上的三种形状,并分别从左面、上面和前面来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记录下来并讨论。
①前面看:
②左面看
③上面看:
选择一个,分别画出3个物体从同一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归纳总结,课件显示主要的分析思路,以及详细的解题过程。
评价要点: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多个物体,能辨认出从哪个方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个方面看到的形状不相同。
环节三: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有的相同、 有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7.完成14页“做一做”
环节四:尝试练习学以致用
课本15页练习四的1、2、4题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
评价要点:全班至少90%的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做题。
环节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